郊姓

郊姓,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周穆王屬下正公郊父,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郊姓
  • 讀音:jiāo(ㄐㄧㄠ)]
  • 第一個淵源:姬姓
  • 第二個淵源:己姓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郊[郊,讀音作jiāo(ㄐㄧㄠ)]
郊姓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據史籍《穆天子傳》中記載:“丙寅,天子屬官效器。乃命正公郊父受敕憲,用伸八駿之乘,以飲於枝洔之中,積石之南河。”周穆王姬滿在執政時期得到一種珤(寶),覺其美,便問堂下百官:“這玩意兒從何而來?”王庭下眾人皆不知,唯有三公之首郊父回答:“此寶乃出自西天,為西王母所傳。”周穆王大感興趣,又問:“西天何在?”郊父回答:“遠著哩,要向西行萬餘里。”於是,周穆王就命郊父受敕令,準備由造父找來的八匹駿馬為乘,去拜會西王母。當時那八匹駿馬分別為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華騮、綠耳,放養在金成河(今山東成武、金鄉一帶)。郊父依旨建造了華麗的車乘,由八駿轅之,命由造父執馭……之後,便有了“造父馭八駿萬里西行,穆天子會西王母,徐侯起兵謀番,周穆王瞬間萬里回弛,粉碎徐侯叛亂”的歷史傳說。
郊父,即為郊氏鼻祖,其後裔子孫以其名字為姓氏,稱郊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郊氏族人大多尊奉郊父為得姓始祖。

第二個淵源

源於己姓,出自西周時期莒國王族後裔莒郊氏,屬於複姓避難省改為氏。莒,原為古地名,始自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國學大師郭沫若曾在《中國史稿》一書中記述:“伯益是早期融入華夏的又一支夷人分支,傳說中伯益的後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十四個民族。”在商朝時期,莒為姑幕侯國。至周朝時期始為莒國,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稱莒國為“嬴姓,少昊之後也,周武王封茲輿其於莒,今密州莒縣是也。”而據史籍《世本紀》中則記載,莒自紀公以下為己姓,故在《左傳》中莒女稱“戴己”、“聲己”。因此學者王革勛指出:“莒國無論嬴姓,或己姓,都屬顓頊之後,而非少昊。”
在史籍《史記·楚世家》中記載:“簡王元年,北伐滅莒”,時當周考王姬嵬十年(楚簡王熊中元年,公元前431年)。在史籍《漢書·地理志》中記載,莒國傳“三十世為楚國所滅”。由於莒國之地距離楚國實在太遠,在管理上鞭長莫及,楚國只好放棄,其地就自然歸了齊國。莒國的王族貴胄有居於都城之郊者,時稱莒郊氏。在楚簡王滅了莒國後,莒郊氏族人遂去“莒”簡改為單姓郊氏,以避亡國之禍,世代相傳至今。
至周赧王姬延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國大將樂毅率軍破齊,連下七十餘城,只有莒城、即墨城高大堅固而攻不下來。漢朝時期先置莒縣,後又改為城陽國。

第三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兩周時期諸侯國之郊,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郊,一般來說距諸侯國都城或邑城城牆百里範圍之內稱之為“郊”,在典籍《爾雅·釋地》中即有記載:“邑外謂之郊。”郊內分割有鄉、縣。不過,這時的“縣”並非是一級行政建制,只是郊區土地不同用途的統稱。實際上,在城外五十里範圍內稱作“近郊”,近郊里分割有“鄉”;五十里至一百里就稱作“遠郊”,遠郊里分割有“縣”而一百里之外就稱作“遂”,“遂”有大有小,面積不等。各諸侯國有大有小,許多小諸侯國的國土僅五十里方圓,因此就沒有“遠郊”,更沒有“遂”。而大諸侯國不但有遠郊、遂,而且將實在太遠的邊境之地稱作“鄙”。比如,魯國在開國之時就有三郊、三遂,而宋國不但有三郊、三遂,還有北鄙、南鄙。這在典籍《周禮·地官·載師》中有記載:“近郊、遠郊。《注》五十里為近郊,百里為遠郊。”在典籍《尚書·費誓》中記載:“魯人三郊、三遂。註:國外曰郊,郊外曰遂。天子六軍,則六鄉、六遂。大國三軍,故魯三郊、三遂也。”
在近郊內的住民多為貴族分支、平民等,而在遠郊、遂內居者多是奴役,是為君主執役之民,沒有氏,便多有以所居之地名稱為姓氏者,稱郊氏、遂氏、北鄙氏、南鄙氏、東鄙氏、西鄙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東周時期楚國大夫郊尹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官吏建制中有“郊尹”一職,先時多由斗氏家族承襲。這在史籍《左傳·昭公十三年》中有記載:“王奪鬥韋龜中犨,又奪成然邑而使為郊尹。”杜預對其有注釋:“郊尹,治郊竟大夫。”郊竟,就是郊境,指都城的郊區。楚國自楚康王執政末年,不安的情緒已籠罩著全國。楚康王逝世後,其長子立,是為楚郟敖。到了楚郟敖四年,老二(羋子圍)殺之而自立,是為楚靈王。
周景王十六年(楚靈王羋圍十二年,公元前529年),楚靈王領兵出征圍攻徐都,老三(羋子平)、老四(羋子晰)、老五(熊棄疾)聯合發動了宮廷政變。圍攻徐都的楚師撤離,眾人按年齡長幼推老三為王,是為楚初王,老四為令尹,老五為司馬,但因靈王去向不明,郢都人心不穩。熊棄疾從中得到靈感,決定利用這個動盪時機置老三羋平、老四羋晰於死地,自己獨掌楚國。到了農曆5月己卯之夜,熊棄疾派屬下人等繞城大呼,說是楚靈王返駕回來了,結果滿城為之騷動。當即熊棄疾的親信、斗氏家族的蔓成然奉熊棄疾之命進宮,故作驚慌地對楚初王羋平、令尹羋晰說:“靈王回來了,國人要來殺二位了,司馬也快要進宮來了,二位要早作打算,以免受辱,眾怒如同水火,可觸犯不得呀!”蔓成然剛說罷,又有蔡觀從受熊棄疾的指使,跑進宮來說:“不得了啦,外面靈王的大隊人馬就要衝進來了!”羋平、羋晰都惶惶然,以為自己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便舉劍自殺了,熊棄疾陰謀得逞。次日,熊棄疾自即王位,改名熊居,是為楚平王。楚平王即位後,大賞功臣,封蔓成然為令尹,讓蔡觀從自選官職。蔡觀從十分明智,不要實權,就自薦為沒人競爭的卜尹(巫師)。蔓成然後來居功自傲,貪得無厭,還帶領斗氏家族與當時楚國的巨富養氏一族爭利,甚至兩家刀槍相鬥。楚平王覺得蔓成然對自己是一個潛在的威脅,便於當年找個由頭殺了蔓成然,還滅了養氏一族。事後,楚平王收回了賜給蔓成然的封邑,改任蔓成然的兒子斗率為鄖公,擔任郊尹,以示不忘斗氏家族的功勳。既安撫了元老,又收攬了人心。郊尹,就是專職管理都城郊區行政事務的官員,主要負責生產、商業、戶籍、治安、交通、防災等事務,戰時還有維護京畿安全的守土之責。
在郊尹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郊尹氏,後多省文簡改為單姓郊氏、尹氏,皆世代相傳至今。羋姓斗氏家族之郊姓族人皆尊奉楚鄖公斗率為得姓始祖,且不與姬姓郊氏合譜。

第五個淵源

源於新羅族,出自唐朝時期高麗國君主王健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公元前後,朝鮮半島的斯盧部落以金城為中心,聯合六部組成了一個部落聯盟,史稱新羅國。從公元四世紀中葉起,新羅國王位由金氏家族世襲,王權逐漸得到加強。到公元四世紀末期,新羅國經常受到倭奴國的侵擾。晉安帝司馬德宗元興元年(新羅實聖尼師今金堤元年,高句麗広開土王即好太王高談德十二年,公元402年),高句麗國出兵驅逐了倭軍,將新羅國置於自己的庇護之下。
南朝梁武帝蕭衍天監四年(公元505年),新羅國仿漢制實行州、郡、縣制。到了北魏孝明帝元詡正光元年(新羅法興王金原宗六年,公元520年),新羅國頒布律令,始定有尊卑差別的百官服色,實施嚴格的身份制度,進一步完善國家體制。北魏孝武帝元修太昌元年到北周武帝宇文邕保定二年(公元532~562年),新羅國先後統一了弁韓人的加耶部落,完全占有洛東江流域。為與高句麗國爭雄,新羅國與百濟國結盟,於西魏文帝元寶炬大統十七年(新羅真興王金深麩十七年,公元551年)占領了漢江上游地區,西魏廢帝元欽二年(新羅真興王十九年,公元553年)又攻占了百濟國的漢江下游地區,後乘勢沿東海岸北上,將其勢力一直伸延到今韓國鹹鏡南道的利原地方。新羅國的擴張,招致了高句麗、百濟二國的聯合進攻。到唐朝時期,新羅國處境危急,籲請唐王朝出兵干預,唐高宗李治發大軍至朝鮮半島,在新羅國的配合下,於唐顯慶五年(新羅武烈王金春秋七年,公元660年)滅了百濟國,再於唐總章元年(新羅文武王金法敏八年,公元668年)滅了高句麗國,新羅國藉此統一了大同江以南地區。從公元四世紀末起,新羅先後與中國的前秦、南齊、梁、北齊、陳、隋、唐通交,大力吸收中國文化。使用漢字並創造了用漢字標音的吏讀文。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新羅國設立國學,讀《論語》、《禮記》等書,包括當時僧侶在內的新羅留唐學生很多,其中學有所成者不少。唐朝晚期即新羅國末期,新羅國的王族之間因爭奪王位,引起國內戰亂頻繁,民不堪命,紛紛起義。唐昭宗李曄乾寧三年(新羅真聖女王金曼十年,公元896年),新羅赤褲軍曾攻打到王都西部。新羅王族弓裔、軍官甄萱等也加入到起義軍之中。唐光化三年(新羅孝恭王金嶢四年,公元900年),甄萱在完山州(今韓國全州)建後百濟國。
唐天復元年(新羅孝恭王金嶢五年,公元901年),弓裔氏族在松岳(今韓國開城)建後高句麗,形成朝鮮半島的後三國分立的局面。一直到後梁末帝朱友瑱貞明四年(新羅景明王朴升英元年,公元918年),弓裔部將王建取代了弓裔家族,正式創建高麗王朝,史稱王氏朝鮮,或王氏高麗、高麗王朝。後唐末帝李從珂清泰二年(高麗太祖王建十七年,新羅敬順王金傅八年,公元935年),金傅讓國於王建,新羅國至此徹底滅亡。高麗太祖王建將自己的長女樂浪公主許給金傅為妻,封金傅為觀光順化衛國功臣、上柱國、樂浪王政丞,食邑八千戶,位在太子之上,居於神鸞宮,仍以新羅舊都慶州交其治理。到了後晉高祖石敬瑭天福元年(高麗太祖十八年,公元936年),高麗太祖又出兵滅了後百濟國,遂統一朝鮮半島。高麗太祖王建建國之後,有後裔出任管理京畿開京(松都,今朝鮮開城)的郊區之官員(今南北韓軍事分界線北韓一方,包括著名的板門店),仿漢制亦稱郊尹(교윤),並以其為姓氏。一直到明朝時期的李氏朝鮮王朝,郊尹一職皆存,其後裔中都有以為姓氏者,亦稱郊尹氏(교윤성)。
到了清朝中葉,有郊尹氏族人不堪災荒,違禁遷入中國東北長白山地區,後按漢族習慣,將其姓氏省文簡改為漢字單姓郊氏(교성)、尹氏(윤성),世代相傳至今,成為朝鮮族郊氏、尹氏的先民,其特徵是以開城為本貫。

得姓始祖

郊父、郊尹、王建。

遷徙分布

郊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天水、襄陽、開城為郡望。
今吉林省的長春市、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甘肅省的蘭州市,河南省的漯河市舞陽縣,天津市的靜海區,河北省的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等地,均有郊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天水郡:亦稱上邽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襄陽郡:東漢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陽兩郡各一部份置襄陽郡,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縣、宜城縣、當陽縣、遠安縣等一帶,治所在襄陽(今湖北襄樊襄城區)。晉朝時期入為荊州治所。南北朝時期梁國置為南雍州,西魏改為襄州。隋朝時期改為襄陽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淵平定王世充後,改為襄州,因原隋朝舊名而領襄陽、安養、漢南、義清、南漳、常平六縣。州置山南道行台,統交、廣、安、黃、壽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酇州,以陰城、谷城二縣來屬於。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罷行台為都督府,督襄、鄧、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貞觀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廢重州,以荊山縣來屬於。唐朝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廢都督府。唐朝貞觀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廢鄀州,以率道、樂鄉二縣來屬於。又撤常平入襄陽,撤陰城入谷城,撤南津入義清,撤漢南入率道。唐朝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為襄陽郡。唐朝天寶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禦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復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節度使,領襄、鄧、均、房、金、商等州,自後為山南東道節度使治所;轄領襄陽、鄧城、谷城、義清、南漳、樂鄉諸縣。以後襄陽為歷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開城府:開城是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直轄市。在朝鮮半島的中西部,距江華灣約二十公里。開城曾是高麗王朝(王氏高麗,公元918~1392年)的首都,王氏高麗是朝鮮半島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由於開城的松岳山上松林茂密,因此,開城也一直被朝鮮人稱作“松都”。開城擁有眾多的歷史遺蹟和文物,有王陵、故宮等。開秤最有代表性的歷史遺蹟有二:一是高麗國的王宮“萬月台”,二是廣為人知的長達二百四十一公里之朝鮮半島軍事分界線(有一千二百九十一個黃色醒目界碑),著名的板門店就在開城附近,距離開城市僅八公里。板門店原來是開城與漢城之間一座小村莊的名字,據說,很久以前,為方便來往於開城與板門店之間的過客,曾在這裡用木板建過一個小店鋪,板門店的名字便源於此。板門店是韓戰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一方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聯合國軍一方在1953年7月27進行停戰談判、以及《朝鮮停戰協定》簽字的會場所在,軍事停戰委員會的會議室、中立國監督委員會的會議室也位於該地,因此亦稱其為“停戰村”。板門店的軍事分界線兩側,正對有朝鮮、韓國的一系列軍事哨所。

堂號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稱上邽堂。
襄陽堂:以望立堂。
開城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