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府

邳州府西北四百五十里。古徐州地。夏為邳國春秋時為薛國地。戰國為齊地。秦屬薛郡。漢屬東海郡。東漢永平中,改臨淮郡下邳國,治於此。晉因之。宋、齊俱為下邳郡。後魏因之。孝昌初,置東徐州梁中大通五年得之,改為武州。後周曰邳州。隋初,廢下邳郡。大業初,廢州,復為下邳郡移治宿豫縣。唐初,仍曰邳州仍治下邳。貞觀初,州廢,改屬泗州。元和中,改屬徐州。宋太平興國七年,置淮陽軍。金復曰邳州。元因之,屬歸德府。明初,改今屬,以州治下邳縣省入編戶四十七里,領縣二。今仍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邳州府
  • 地理位置:西北四百五十里
  • 別名邳國
  • 歷史由來:明初,改今屬
古書記載
邳州府西北四百五十里。西至徐州百八十里,北至山東沂州二百八十里,東北至海州三百五十里。 古徐州地。夏為邳國。春秋時為薛國地。戰國為齊地。秦屬薛郡。漢屬東海郡。東漢永平中,改臨淮郡下邳國,治於此。晉因之。宋、齊俱為下邳郡。後魏因之。孝昌初,置東徐州梁中大通五年得之,改為武州。後周曰邳州。隋初,廢下邳郡。大業初,廢州,復為下邳郡移治宿豫縣。唐初,仍曰邳州仍治下邳。貞觀初,州廢,改屬泗州。元和中,改屬徐州。宋太平興國七年,置淮陽軍。金復曰邳州。元因之,屬歸德府。明初,改今屬,以州治下邳縣省入編戶四十七里,領縣二。今仍之。
州北控齊魯,南蔽江淮,水陸交通,實為衝要。春秋時,謂之淮北地。《戰國策》:蘇代謂齊王:有淮北,則楚之東國危。蓋淮南襟要,恆在上游也。漢室紛更,徐、淮最為多事。曹操得之,遂以控扼東南。及晉室之衰,縱橫馳逐,下邳幾無寧歲。劉裕之平南燕也,帥舟師自淮入泗,至下邳,留船艦步進。及盧循逼建康,裕還至下邳,以船載輜重,自帥精銳,步歸建康,則下邳實水陸之沖矣。故後魏尉元亦云:宋人向彭城,必繇清泗過宿預,歷下邳,趣青州,亦繇下邳沂水經東安。此數者皆宋人用師之要。今若先定下邳,平宿預,鎮淮陽,戍東安見山東沂水縣,則青、冀諸鎮時冀州治歷城,可不攻而克。蓋爭淮北,必爭下邳也。歷梁、陳之季,下邳嘗為戰場。後周取邳、徐以臨淮南,朱溫爭邳、徐以阻行密唐光化二年,楊行密攻徐州,不克,引還,汴人追之,及於下邳,殺千餘人,亦其證也。蓋南北爭雄,得失之機,常視淮、泗,下邳豈非必爭之地歟?
○下邳城州治東,古邳國也。《左傳》昭元年,趙文子曰:商有姺、邳。此即邳國矣。應劭曰:邳在薛,後徙此,故曰下邳。薛瓚曰:有上邳,故云下。《春秋》定元年傳云:薛祖奚仲遷於邳。或以自北遷此,故謂之下邳。秦置下邳縣,屬薛郡。二世二年,項梁西渡淮,軍下邳,是也。漢初封韓信為楚王,都下邳,後為縣,屬東海郡。後漢建武四年,董憲等保下邳,既而去下邳,還蘭陵。五年,帝徇彭城、下邳。永平十五年,東巡,耕於下邳。十七年,改置下邳國於此。建安初,先主為徐州牧,屯下邳,呂布襲取之。三年,曹操破斬布於下邳。四年,先主取徐州,留關羽守下邳,尋為操所敗。魏晉皆為下邳國,嘗為重鎮。晉永興二年,琅邪王睿監徐州軍事,留守下邳。大寧中,沒於石勒。永和五年收復。太元三年沒於苻堅,堅使揚州刺史戍焉。九年,謝玄取下邳,秦人遂棄彭城,玄進據之。義熙五年,劉裕伐南燕,自下邳步進。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燾南寇,分遣拓跋那自青州趣下邳,泰始二年下邳,為魏所取。梁天監五年,張惠紹攻下邳,不克,還軍宿預。魏孝昌初,置東徐州於此。永熙二年降梁,梁置武州,改下邳曰歸政縣。太清二年又降於東魏,復曰東徐州。陳大建六年,復得之。十一年,為周所取,亦曰下邳郡,兼置邳州。隋郡廢州存,大業初,復置郡於宿豫縣,下邳縣屬焉。唐初置州,尋復為下邳縣。宋置淮陽軍。金元皆為州治。明初省。《宋武北征記》:下邳城,凡三重,大城周十二里半,其南門曰白門。中城周四里,呂布所築,南臨白門。漢建安三年,廣陵太守陳登為曹操先驅,至下邳,攻城,呂布拒之,操引泗、沂二水灌城,擒布,斬之。白門樓下又有小城,累甓堅峻,周二里許,相傳石崇所築。州城西又有一小城,周三百四十步,相傳亦崇所築也。宋嘉定十六年,李全欲攻金邳州,州四面阻水,不能進而還。蓋州嘗恃水為險雲。《志》云:今州東三里有土城故址,即下邳舊城。今城金人所置,明初修築,周五里有奇。
武原城在州西北八十里。漢縣,屬楚國。後漢屬彭城國。晉因之。宋初廢。泰始二年,薛安都以彭城降魏,宋將張永等進軍,逼彭城,軍於下磕,分遣別將王穆之守輜重於武原,為魏將尉元所破,即故縣也。魏仍為武原縣,屬下邳郡。東魏武定八年,復置武原郡治焉。後周郡縣俱廢。下磕,見徐州。
良城州北六十里。春秋時邾地。昭十三年,晉侯將會吳子於良,水道不可,吳子辭,乃還。哀十五年,楚伐吳,陳侯使公孫貞子吊焉,及良而卒。《史記》:越王無強謂齊威王使者曰:願齊之試兵南陽、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常即良也。南陽,齊西境邑。漢置良成縣,屬東海郡。後漢屬下邳國。晉曰良城縣。宋仍屬下邳郡。後魏亦為良城縣。蕭梁嘗置武原郡於此。高齊及後周因之。隋郡廢,仍曰良城縣,屬下邳郡。唐屬邳州,貞觀初省。○郯城,在州東北八十里,漢郯縣城也。《通典》下邳縣北有故郯縣。《志》云:城在沂、武二水間。今見山東郯城縣。或雲在州北五十里,恐誤。
○葛嶧山州西北六里。古文以為即《禹貢》之嶧山,似誤。俗名距山,謂與沂水相距也。今亦見山東嶧縣。○半戈山,在州西三里,迴繞州治,形如半戈。又羊山,在州西南六里,即睢寧縣之陽山也。昔在大河南岸,今河經山南,遂為州境。州西九里,又有青羊山。
艾山州北百里,接山東沂州界。魏收《志》:武定八年,置艾山縣,屬武原郡。蓋以此山名也。縣旋廢。或以為沂水所出,誤。○憂路山,在州東北百四十里,峰巒峻險,行者崎嶇,因名。又磬石山,在州西南八十里。《禹貢》:泗濱浮磬。《志》以為此山所產石也。山北去泗水四十里,蓋洪水時近泗濱矣。
○泗水在州南二里。自山東泗水縣,流經徐州,又東入宿遷縣界,下流至清口合淮。今為大河經流。《志》云:州東南二十里有匙頭灣,在大河北岸,又有張林浦、沙坊諸處,俱掃灣要害也。又郭灣,亦在州東。又東近宿遷縣界,為直口、磨兒莊口、劉口,俱為險溜。又東則董家溝矣。今詳川瀆異同。
沂水在城西一里。自山東沂州西南流經州北,分為二:一繞城北,西南流入泗。一繞城東,至城南,亦注於泗,謂之小沂水。水上有橋,張良遇黃石公處,所謂圯橋也。圯音夷,曹操攻下邳於此,壅沂、泗灌城。《元和志》:下邳沂水一名長利池。《邑志》:古圯橋在今州治東南,亦謂之圯上,今堙。
泇河在州西北九十里。源出山東嶧縣,合蛤、?曼、連汪諸湖,東會沂水,從周湖、柳湖,接州東之直河,又東南入宿遷縣境之黃?郭湖、落馬湖,從董、陳二口,入於黃河。《河防考》:隆慶中,河臣翁大立議開泇河濟運,不果。萬曆三年,巡漕御史劉光國等,復請從沛縣夏鎮馬家橋,經州北葛墟嶺良城侯家灣入泇口河,至清河縣大河口入黃河,計五百三十里,以便漕。議者謂泇口穿葛墟諸山,皆沙石不可鑿,南北大湖相連,不易堤,非計。乃止。二十一年,舒應龍挑徐州北境韓莊中心溝,鑿山劃石,通彭河水道入黃河,而泇口始辟。二十五年,劉東星因韓莊故道,鑿良城侯遷莊及挑萬莊,繇黃泥灣至宿遷之董家口,試行運,而泇脈始通。三十五年,李化龍復循舊跡,起自夏鎮,迄於直口,凡二百六十餘里,避黃河險者三百餘里,中間開李家港以避河淤,開王市田家口以避湖險,鑿郄山以展河渠,建良城台莊、侯遷頓莊、丁廟萬莊、張莊、德勝等閘以節宣水利,而泇河之利始備。崇禎七年,漕臣揚一鵬複議浚之,上言云:泇河上自沛縣李家港,下至直河口,計長二百六十里,今新挑之河,避彎取直,實二百四十里,宿遷至趙村約百二十里,趙村至嶧縣萬家莊約九十餘里,萬莊至夏鎮亦約九十里。自李家港至劉昌莊、全挑新河八里,建閘一座。劉昌莊至萬家莊,計長八十里,內除韓莊等處二十里六分舊渠外,全挑新河十六里,浚舊河四十四里四分,建閘一座。萬家莊至黃林莊,計長四十里,內浚舊河三十八里三分,全挑新河一里七分,建閘三座。黃林莊至直河出口,計長一百三十一里,內除梁家、紀家、田家集共七十里舊河深闊免挑,並王市東新河三十里派山東助挑外,實浚舊河四里五分,全挑新河二十六里,建閘三座。自是東南之漕,皆取道於此。
直河州東五里。《志》云:蒙、沂諸山之水,匯為沭纓湖,又分派而南,至州東南六十里,為直河口,入於泗河。萬曆十五年,濁流倒灌,河口遂塞,諸山水俱繇落馬湖經董家、陳家二溝出大河,議者謂築直堤於直河東岸,近北閻家集口,遏諸山水,不使東入落馬湖,直河口可不淤也。二十九年,分黃開泇之議定,運艘皆繇直河而達於泇河矣。
武河州西北五十里。源自山東嶧縣馬旺山許家泉,流經州西北二十五里,匯為蛤湖。州西北二十里又有?曼湖,亦武水所注也,引流五十里,繇乾溝口注於泗河。《志》云:州北百里有營河,自沂州流入境,注於武河。又城子河,在州西北五十里,自沂州蘆塘湖流注營河。○洪河,在州東南三十里。又有曲呂河,在州東二十里,自壩頭入洪河,合直河而入泗河。
○泇口鎮州西北九十里,亦曰泇口集。又州北八十里有郭家莊。正統中,劉六等作亂,官軍敗之於泇口集,又敗之於郭家莊,是也。○源雀鎮,在州東北。《金史》:保大中,棄山東地,惟戍守邳州之源雀鎮,以拒蒙古。蓋其地當山東衝要也。或曰:即故良城矣。
焦墟在州東。宋泰始三年,沈攸之奉詔攻彭城,至焦墟,去下邳五十里,是也。又州境有高遷亭。後漢桓帝延熹中,以誅梁冀功,封尚書令周承為高遷亭侯。《十三州志》下邳有高遷鄉。
直河鎮州東南三十五里。《志》云:直河驛在州東南六十里。《會要》云:嘉靖四十五年,改置直河巡司於此。又有新安驛,在州西四十里,嘉靖四十五年改巡司。皆濱大河。○余行鎮,在州北七十里,《志》云:其地有餘行省城,元末沂州將王信所築。
宿遷縣州東南百二十里,東南至府城二百四十里,西南至鳳陽府虹縣百四十里,西北至山東郯城縣百八十里。春秋時,鐘吾子國也。《左傳》昭二十七年,吳公子燭庸奔鐘吾。又三十年,吳執鐘吾子,即此。秦為下相縣地。漢為蹂猶縣,屬臨淮郡。蹂、仇同。後漢縣省。東晉義熙中,置宿豫縣,屬淮陽郡。宋仍之。泰始中,沒於魏。魏置南徐州治焉。齊永元初,魏南徐州刺史沈陵帥宿豫之眾來奔,魏人因廢為鎮。梁天監中得之,改置東徐州。太清三年,東徐州刺史湛海珍降魏是也。東魏改置東楚州,仍曰宿豫郡。陳大建五年,伐齊,克之,改置北齊州,尋改安州。後周改曰泗州,仍置宿豫郡。隋初郡廢。大業初,又改泗州為下邳郡,仍治宿豫。唐初,復置泗州,治宿豫。開元二十三年,州移治臨淮,以宿豫屬之。寶應初,以代宗諱,改曰宿遷,尋隸徐州。五代因之。宋屬邳州。元初,省入邳州。至元十二年,復置,屬淮安軍。十五年,還屬邳州。縣故無城,今城周四里,編戶五十四里。
○宿豫故城在縣東南。杜佑曰:故泗口也。晉明帝大寧中,兗州刺史劉遐自彭城退屯泗口,即此。義熙初,始置城邑,其地東臨泗水,南近淮水,自後常為重鎮。義熙五年,南燕將慕容興宗等寇宿豫,拔之,大掠而去。宋泰始三年,魏將孔伯恭攻宿豫,宿豫戍將魯僧遵棄城走,自是沒於後魏。梁天監五年,張惠紹侵魏徐州,拔宿豫,執城主馬成龍,未幾,魏邢巒圍宿豫,敗梁兵於清南,惠紹棄城南走。七年,魏將成景雋殺宿豫戍主嚴仲賢以城來降,魏將楊椿將兵攻之,不克。普通六年,蕭綜以彭城降魏,魏乘勝取諸城戍,至宿豫而還。侯景作亂,為東魏所取。承聖三年,齊宿預民東方白額以城降梁,梁遣將杜僧明助之,齊將王球來攻,敗退。尋復入於齊。陳大建五年伐齊,魯廣達克南徐州,詔以廣達為北徐州刺史鎮其地。十一年,又為後周所陷。隋大業中,下邳郡治焉。唐廢郡,尋改縣曰宿遷。《志》云:春秋時,宋遷宿國之人於此,因名。歐陽泇曰:晉元帝督運軍儲於此。以為邸閣,後因有宿預之名。宋白曰:故城在邳州東南百八十里。近《志》在縣西五里,恐誤。
下相城在縣西北七十里。秦置下相縣,項羽下相人也。漢亦為下相縣,屬臨淮郡。應劭曰:相水出沛國,流至此,故曰下相。後漢屬下邳國。曹操攻徐州,屠男女四十餘萬口於下相,泗水為之不流,即此。晉屬臨淮郡。後魏亦曰下相縣。孝昌三年,置盱眙郡。東魏武定八年,改臨清郡治此,尋廢。
角城在縣東南百餘里。《宋志》作甬城。晉安帝義熙中,土斷,立為淮陽郡治。宋因之,常為重鎮。泰始二年,徐州刺史薛安都舉兵應晉安王子勛,詔以申令孫為徐州刺史,令孫進據淮陽,降於安都,既而魏將孔大恆攻淮陽,淮陽太守崔武仲焚城走。齊建元二年,角城戍主舉城降魏,魏遣將封延等出角城應之。三年,魏主寇淮陽,圍軍主成買於角城,買敗死。永明六年,角城戍將張蒲因大霧,乘船入清中采樵,潛納魏兵,戍主皇甫仲賢拒卻之。梁天監三年,角城戍主柴慶宗以城降魏,徐州刺史元鑒遣淮陽太守吳泰生將兵赴之。五年,將軍蕭炳擊魏徐州,圍淮陽,魏將趙怡等救淮陽,按魏將高閭云:角城蕞爾,處在淮北,去淮陽十八里,是角城與淮陽有二城也。東魏亦曰角城縣。魏收《志》:武定七年,改梁臨清、天水、浮陽三縣置,仍為淮陽郡治。高齊改為文城縣。周又曰臨清縣。隋省入淮陽縣。淮陽,今見泗州。○柵淵城,在縣西南。魏收《志》:下邳郡有柵淵縣。武定八年,分宿豫縣,置屬下邳郡。陳大建六年,樊毅克齊下邳、高柵等六城。高柵,蓋即柵淵也。
凌城縣東南五十里。漢縣,為泗水國治。後漢屬廣陵郡。晉屬下邳國,宋省。應劭曰:凌水所出。《水經注》:水東流,徑縣城東,又東南入於淮,縣以此名。○泗陽城,在縣東南八里。漢縣,屬泗水國。後漢省。或謂之魏陽城,蓋曹丕時所改。
司吾城在縣西北。漢縣,屬東海郡。後漢屬下邳國。應劭曰:古鐘吾國也。晉屬臨淮郡,後省。梁普通五年,魏東海太守韋敬欣以司吾城來降,是也。今縣西北有司吾鄉。舊設鐘吾驛,在縣西南。
濟岷城在縣北。東晉時,以蜀西、濟北流人,置濟岷郡。鹹和三年,濟岷太守劉?等殺下邳內史夏侯嘉,以下邳叛入後趙,郡尋廢。沈約《宋志》:淮陽郡晉寧縣,本屬濟岷郡,宋改屬淮陽。○樊階城,在縣東。南北朝時,為戍守處。宋泰始三年,魏將孔伯恭造火車攻宿豫,沈攸之退保樊階城。齊建元三年,遣將桓康敗魏人於淮陽,進拔樊諧城,樊諧即樊階之訛也。又縣有高平城,漢臨淮郡屬縣也,後漢省。又漢武封欒大為樂通侯,表在高平。即韋昭曰:在臨淮之高平。
○馬陵山縣北二里。高十五丈,周十二里,陵阜如馬。其岡脈曰靈傑山,前阻運河。○峒?吾山,在縣北七十里,上有石洞,泉流不竭。宋紹興中,首領張榮屯此,以拒金人。《志》云:縣西北七十里又有司鎮山,高五十丈,周十五里。又二十里有塔山,高數丈,周數里,上有土城,相傳五代時郭彥威屯兵其上。
○黃河在縣南。又東南經廢陵城南,入桃源縣界,即泗水故流也,亦謂之清水。梁天監五年,將軍藍懷恭與魏將邢巒戰於睢口,敗績,巒進圍宿預,懷恭復於清南筑城,巒等攻拔之。時張惠紹守宿預,遂棄城南走。
睢水在縣東南十里。自睢寧縣流入境,俗謂之小河,至此合於黃河,謂之睢口,亦謂之睢清口,今亦曰小河口渡。宋泰始三年,沈攸之與魏人戰,敗績於此。今詳見大川睢水。
白洋河縣東南三十五里。即小河之支流也,亦流入於大河。《河防考》:小河口之通塞,乃歸仁堤之關要也,而縣東北耿車、時兒灘一帶,上自高卓,下至時灘,皆應接築長堤,使睢水不得漫入於埠子等湖,則河口常通,而歸仁之防益固。蓋歸仁堤所以束睢湖之水,併入於黃河。睢利,則臨、睢、宿三縣,皆無沮洳之患矣。
落馬湖縣西北四十里。又西即黃塾湖。縣西二里有陳溝口,又西二十里曰董溝口,即落馬湖,南通大河之口也。繇湖口至邳州直河東岸馬頰口,可五十里,中有河可因者二十里,壅塞宜通者三十里。天啟中,議開新河於此,避磨兒莊、劉口等處七十里之險,自是運艘皆繇陳溝口達於泇河。崇禎八年,河臣劉榮嗣以落馬湖阻運,自宿遷至徐州開河注之,黃水遷徙,不可以舟,遂獲罪。
倉基湖縣東南三十里。《寰宇記》:湖周四十五里,舊為石崇積貯之所,有閘曰石崇閘,其水導流為崇河,入桃源縣界。○白鹿湖,在縣西南五十里,繇小河入泗。又有上泊水湖,在縣南三十里,繇武家溝入泗。《志》云:縣西北八十里,有諸葛湖,又侍丘湖,在縣東北五十里,水繇新溝口入泗,潘季馴曰:侍丘與落馬湖相連,山東蒙、沂諸水,俱繇侍丘、落馬諸湖入於大河,湖外有馬陵諸山,蜿蜒環抱,為天然遙堤雲。
孫溪渚在縣東。胡氏曰:在淮陽之北,清水之濱。齊建元三年,魏人圍角城,不克而退,齊將李安民等追之,敗魏兵於孫溪渚。
○峒?吾鎮在峒?吾山下。五代漢乾?初,南唐遣將皇甫暉出沂、泗,招納淮北群盜,漢徐州將成德欽敗之於峒?吾鎮,唐兵引還,即此。或曰:即故司吾縣也。《志》云:縣東北百二十里有劉馬莊關,一作劉家莊,有巡司,又東北百八十里而至海州。
睢寧縣州南六十里。西北至徐州二百里,西至宿州二百四十里,東南至泗州二百里。本宿遷縣地。金興定三年,以宿遷縣之古城置睢寧縣,屬泗州。元改屬邳州。今土城周三里余,編戶二十六里。
○新城縣南五十里,相傳宋韓?胄所築。
○陽山縣西北五十里。上有五層石台,亦謂之羊山。萬曆中,潘季馴於羊山、龜山土山相接處,創築橫堤數十里,以防大河泛溢,是也。又有劉胡山,在縣西北七十二里。山周數里,相傳昔有劉胡將軍屯此而名。
○黃河縣北五十里,與邳州接界。《志》云:縣西北七十里為馬家淺,東至邳州新安淺二十里,西接靈壁縣之雙溝,亦二十里。河南岸又有王家口、白浪淺等處,皆河防要地也。又黑山口,在馬家淺,西接徐州界,亦為大河東決之口。
睢水在縣治北。自宿州靈壁縣流經此,又東北流四十里,引芹溝湖水入宿遷縣界。《志》云:芹溝湖在縣東十五里,周八里,流入睢河。
峰山湖縣東北四十里,周十二里。萬曆中,河臣潘季馴築雙溝遙堤,恐河漲直至峰山湖,分流旁決,因築羊山橫堤以備之。又合湖,在縣西北七十里,一名葛湖,流合沂水,南入大河。
○高作鎮縣東十五里。又縣西三十里有子仙鎮,縣北六十里有本社鎮,縣西北六十里為新安鎮,皆居民商旅萃集之所也。
附見:邳州衛在州治東南,洪武十三年建。 (《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二 南直四 清·顧祖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