輜重

輜重

輜重是一個漢語辭彙,拼音是zī zhòng,最開始是古代軍事中的用語,表示運輸部隊攜帶的軍械糧草被服等物資,後擴用於社會方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輜重
  • 讀音:zī zhòng
  • 詞義:行軍時由運輸部隊攜帶的軍械
  • 詳細解釋:外出時攜載的物資
漢語詞語,詞語信息,基本解釋,引證詳解,概述,道德經,原文,釋義,輜重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猜想四,猜想五,

漢語詞語

詞語信息

【詞目】輜重
輜重輜重
【讀音】zī zhòng
【詞義】 行軍時由運輸部隊攜帶的軍械、糧草、被服等物資。
【示例】今曹家~車輛無數,你們欲得富貴不難,只就今夜三更,大家砍將入去,把曹嵩一家殺了,取了財物,同往山中落草。—— 《三國演義
參考資料: 《現代漢語詞典

基本解釋

  1. [impediments;suplies and gear for troops]∶行軍時由運輸部隊搬運的物資
  2. [baggage]∶運輸中的(或可以運輸的)設備
    軍隊的輜重。
  3. [luggage,baggage]∶外出的人攜帶的包裹行李
  4. 後勤以前在中國古代一直被稱為輜重,後來在近代才逐漸改為後勤

引證詳解

1、外出時攜載的物資。
老子》:“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
史記·蘇秦列傳》:“ 蘇秦為從約長,並相六國。北報趙王,乃行過雒陽,車騎輜重,諸侯各發使送之甚眾,疑於王者。”
袁枚《新齊諧·喀雄》:“一日周女忽至,帶來輜重甚富,雄驚且喜。”
輜重輜重
2、指隨軍運載的軍用器械、糧秣等。
《孫子·軍爭》:“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
新五代史·唐臣傳·王建及》:“﹝建及﹞即呼眾曰:‘今日所失輜重皆在山西,盍往取之!’”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一回:“原來國歸父、小子憗二將殺散楚兵,據了大寨,輜重糧草,盡歸其手。”
楊朔《征塵》:“隊伍通過我們身旁,長長的一列,最後是輜重隊。”

概述

古代軍事中的用語,後擴用於社會方面。
古代:輜重,軍隊一切軍用物資,生活物資。糧草,衣被,武器,裝備等(實際上也包含裝載運輸軍用物資的車輛,工具)。運送軍用物資的部隊稱為輜重部隊。
現代:輜重,軍隊一切軍用物資,生活物資。包含運輸車輛工具。糧可能還在內,草可能不算了。現在也不再稱輜重部隊了吧,稱後勤部隊了。
輜重部隊,是古時候的說法,最主要的功能是為前線的將士提供營帳和食物等等,按現在的說法就是後勤部隊。

道德經

原文

第七十章 輜重(26
重為巠根,清為趮君①。
是以君子眾日行②,
不離其甾重③。
唯有環官④,
燕處則昭⑤。
若若何萬乘之王⑥,
而以身巠於天下⑦?
巠則失本,趮則失君⑧。

釋義

  • 第一句
    ①巠:甲本作“巠”,修真學異取之字,象意體內特殊結構。巠與輕又通假而用。輕: 《說文》 :“輕車也。”與重相對。乙本及通行本作“輕”。後句同。 清:明也,淨也,靜也。 《重訂直音篇》 :“清,澄也,潔也。又情、靜、淨三音。”音同者,多有通假。乙本及通行本作“靜”。 趮:修真學異體字,象意人體內的變化,與躁通假。躁:《說文》:“疾(病,急速)也”。有不安靜、急躁、煩躁、暴躁等義。 君:君主,心君(一身之主)。
    段義:後天肉身濁重而先天精氣神輕盈,但命體肉身卻又是先天精氣神的載體。先天清微的精氣神,卻又是產生趮動、憂患的這個命體的君王,真正的主宰者。
  • 第二句
    ②君子:通行本作“聖人”。此處指人的神和修真者的身外身。 眾:修真學取用之字,含雙重內義,與終通假。終:乙本作“冬”,相通。
  • 第三句
    ③離:離開,遠離。乙本作“遠”。 甾:修真學取象意用字,缶曰甾,象形。凡甾之屬,皆從甾。甲骨文金文甾,象意人體修真甚形象。甾與輜通假。輜:古代一種有帷蓋的大車。又稱“輜車”。 《釋名·釋車》 :“輜車,載輜重臥息其中之車也。”輜重:1.行軍時運輸的物資;2.出外時帶的行李。此處甾重喻指“命體”。
    段義:所以人之神或身外身即使整日遊行在外,也不會輕易地長期離棄他所寄宿的命體。
  • 第四句
    ④唯:只有,雖然。乙本作“雖”。 環:環繞,圍繞。又為玉璧類。 官:吏,事君也。通“館”。房舍,館舍。俞樾 《諸子平議》 :“官乃館之古文,閒官即閒館,謂館舍之空虛者。”《象》曰:“官有渝,貞吉。”註:官有渝,館舍有變。 通行本作“雖有榮觀”。
  • 第五句
    ⑤燕:《說文》(大徐本):“玄鳥也。籋(小箝,鑷子)口、布翅、枝尾。”體小翼大,飛行力強,尾長,分叉呈剪刀狀。背黑腹白,腳短。常用來表示美好、吉祥之義,如燕巢,燕室。又假借為“安”,安逸,安樂。燕坐(安坐,閒坐),燕居(退朝而處,閒居)。
    昭:本義明亮。《說文》:“昭,日明也。”彰顯、顯示,明白事理等義。
    段義:只有圍繞命體這個館舍,不遠離這個生息的根基所在,似燕護巢愛惜命體,就會保持長期自燃明亮。
  • 第六句
    ⑥若:順也。《詩·魯頌·闕宮》:“萬民是若。”如,同。若何:如何。若若何:強調語氣,通行本作“奈何”。 乘:此處音同剩,量詞,古時計物以四為乘,計算車子的數量。 王:通行本作“主”。
  • 第七句
    ⑦句義:如何呀,知道嗎?聖神可是萬乘之尊,不要因為命體之身而外求於天下,把它給輕視慢待了。
  • 第八句
    ⑧本:通行本作“臣”。
    段義:性命一體,不可偏執,只修性不修命,就會丟失命體這個借假修真的根本;只修命不修性,就會失去性體系統這個真主宰。〖注音〗
    躁:zào音造;輜:zī音資;乘:shèng音剩;巠:jīng音經。

輜重船

輜重船
2007年12月,“南海Ⅰ號”在陽江市海陵島附近海域被成功打撈出水,並順利進入“水晶宮”。此訊息引起眾多專家學者的關注,並成為萬眾國人和各大媒體的興奮點。圍繞這艘深沉海底數百年的古沉船,有關它的來歷去向,它豐富的文物寶藏,它考古學上的重要價值等等均引起各界的熱議和爭論。大多數人認為,“南海I號”是800多年前南宋初年航行於中國至印度乃至中東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貨船,但也有人猜測:“南海I號”可能是 720多年前,為躲避元軍追剿而流亡到現江門市新會區崖門海口的南宋末代海上行朝的輜重船。這一觀點引起了筆者的關注,為此查探了有關的史料,也認為不排除有這種可能性,試提出以下猜想和疑問供有識之士參考。

猜想一

“南海Ⅰ號”與南宋海上行朝輜重船沉沒年代和沉沒海域有吻合?
目前,“南海I號”出水了1萬多枚的古代銅錢,其中最晚代的是宋高宗趙構“建炎”銅錢。許多學者據此認定南海I號應為南宋初年(公元 1127-1131年),即距今800多年前的出口商船,但也有學者認為,僅憑出水最晚代的銅錢對“南海I號”妄加斷代是不可靠的,因為眾所周知“建炎” 銅錢的使用期限不但覆蓋整個南宋朝代,且延用至元朝初年,而且宋代是嚴禁銅錢和白銀出口的,可是“南海I號”僅一個破倉中就有上萬枚古銅錢和為數不少的白銀金飾,船上未破的船艙中可能還有南宋其他紀年的錢幣,因而現在就為南海I號斷代為時尚早。只有等待南海I號所有遺存物清理後,其斷代才是最準確的,但就目前來判斷,南海I號是南宋沉船卻是可以肯定的。至於與南宋末代海上行朝是否有關聯,我們拭目以待。
有一信息值得關注,那就是南海I號沉船所在陽江海陵島附近的海域,與南宋末年海上行朝活動的海域高度一致。據《宋史》、《續資治通鑑》、《崖山志》、《宋季三朝政要》、《經世大典序錄·政典·征伐》、《二王本紀》等史書記載,1276年楊淑妃陳宜中、陸秀夫、張世傑等南宋文武大臣在福州擁立趙昰,即位景炎帝,尊淑妃為楊太后。隨後在1000多艘戰船和輜重船護駕下建立海上行朝,沿海岸南下直至廣東,曾先後駐蹕汕頭南澳島、惠州甲子門、香港九龍、珠海官富場等地,後又經新會崖門、陽江海陵島,來到湛江雷州灣上的硇洲島,準備轉去現屬越南的占城,試圖召集勤王兵力,反擊元軍,恢復宋室。期間因颱風突襲,景炎帝失足墮海致病不治,楊太后及眾臣才不得不擁立其異母弟趙昺接位為祥興帝。後宋軍攻打雷州失敗,元軍占領海南島,截斷了宋行朝往占城海路,南宋行朝只好回航再經陽江海陵島海域撤至新會崖海之濱的崖山上,建立與元軍崖海最後慘烈決戰的南宋行宮(朝),期間兩經南海I號沉船的海域。
崖海決戰以南宋全軍覆沒、丞相陸秀夫負帝昺蹈海殉國而告終。宋帥張世傑率殘兵駕16艘戰船突出元軍重圍,並待元軍撤出崖門後,尋到並護衛楊太后重返崖山。楊太后確悉帝昺死後,奮身投海而歿。張世傑等草草砌建蚝殼陵安葬太后,率剩餘戰船和輜重船撤至陽江海陵島附近海域(即南海I號沉船海域),最後遭遇颱風船毀人亡。
綜觀以上史實,南宋海上行朝及宋敗軍均曾三經“南海I號”沉沒海域,且多次遭遇颱風侵襲。經過長途航海,負載較重的輜重船是很有可能曾在此沉沒的。

猜想二

沉船狀況有吻合?
“南海I號”是怎樣沉沒的?是天災還是人禍?根據相關的報導稱,“南海I號”沉船所處海域的情況比較簡單,水下沒有暗礁,海底平坦,航線也是靠近海岸線行駛。國家博物館水下考古中心主任、負責本次“南海I號”水下考古的主要負責人張威(曾先後兩次率隊赴新會崖門進行宋元崖海大戰水下考古勘察)認為:基本可以判定“南海I號”不是迅速翻沉,而是傾斜著沉沒的。所以船上很多東西都滾落在沉船一側。這些狀況符合裝載重物、遭遇颱風傾側入水致沉的特徵。
筆者翻查史籍,證實南宋海上流亡行朝和敗軍途徑“南海I號”沉船海域的時段中,曾多次遭遇颱風,而更令人遐想的是,迄今為止,“南海I號”及其周圍一直沒有發現古人骸骨。專家表示,“南海I號”是一艘木船,當時沉沒速度比較慢,而且整船長約30.5米、寬9.8米,船身並不算龐大,門窗也不高。沉船事故發生時,船上人員是可以逃離的,但有疑問的是逃出沉船後,如何逃上頗遠的岸上(見 2007年12月21日《南方都市報》的報導)。可以肯定如果沒有同行船隊的施救,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有學者猜測認為,正因為“南海I號”可能是南宋末代海上行朝的輜重船,當它沉沒之際,船上的船員有可能被同行的船隊救起。

猜想三

“南海Ⅰ號”出水的大量瓷器珍品與南宋宮廷用品吻合?
根據國內有關媒體報導,目前,“南海I號”已初步打撈出金、銀、銅、鐵和瓷類等器物6000多件。這些器物據估算僅為全船所載總量的極少部分,但僅此就足以給專業研究人員和民間愛好者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其中許多人認為只有商貿出口船才會有如此品類多樣、數量巨大的裝載,而且還根據個別出水器物帶有西域特徵,推斷“南海I號”為駛向印度或阿拉伯的中國商船。
可是也有人作了更大膽的猜想,認為船主可能是南宋末代的楊太后及最後兩位皇帝趙昰和趙昺。
據史書記述,早在1275年南宋謝太后率帝顯在臨安(即現杭州)降元之前,楊淑妃攜同其子吉王趙昰和宋度宗另一子信王趙昺,帶著全部家財離開臨安,可見楊淑妃和二王還保有大部分宮廷用品和珍寶財物的。謝太后與帝顯降元後,陳宜中陸秀夫張世傑等護衛楊淑妃及二王經寧波,由舟山登船入海,其所有輜重家財和宮中用品肯定裝上輜重船隨隊出發。從現今“南海I號”已出水的數千件瓷器中,我們看到其中匯集了德化窯、磁灶窯、景德鎮、龍泉窯等宋代著名窯口的陶瓷精品,品類超過30種。據專家考證,這些珍瓷多數可定為國家一、二級文物。如果不是高級的商貿船,那么只有貴為皇家才可擁有和收藏。
無獨有偶,1996年,在新會崖山南宋行朝草市咫尺相連的古井官沖一個土名叫“皇帝碗碟山”的地方,廣東省和新會市的文物專家,僅在兩個探方內就考古發現了4000多件成排成疊放置的各類古瓷陶器(見廣東文物考古研究、新會市博物館《廣東新會官沖古窯址》)。這些瓷陶器物與“南海I號”出水的部分瓷器一樣,有些底部分別刻有疑為人名的文字(見廣州日報2007.12.23 A3版)。另外,兩地出土(水)的陶瓷種類多同為盤、罐、碗、盞、碟等。兩者是否有關聯,抑或反證新會沿海地區也可能是“海上絲路”中的一個小港口,對此有待進一步研究和考證。

猜想四

“南海Ⅰ號”出水的金銀飾品、女性化妝品與南宋楊太后等皇室用品有吻合?
“南海I號”目前出水的眾多珠光寶氣的金、銀飾物和女性化妝器物令人驚訝。首先是金器,這是令人最注目最為氣派的物品,其中有長達1.7米、由四股八條金線精編而成、表面飾瓔珞紋的鎏金腰帶,有粗如拇指、徑過碗口、重逾四兩、鑄有龍紋的鎏金手鐲,還有豪氣十足的金戒子等黃金飾品。這些首飾足可佐證主人的身份非富則貴,顯赫非常。有人猜想“南海I號”的僱主為身材異常高大、腰貫萬金的外國人,但也有人質疑,假如如此,為什麼“南海I號”至今未發現任何外國貸幣和外國其他生活用品。外國商人出海貿易不帶本國貨幣和生活用品是不可能的,所以有學者和愛好者指出,龍紋是皇族至高無尚的象徵,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就算是富商巨賈或是朝中重臣,大多不敢潛越,在其手鐲上飾上龍紋的。從以上金飾反映的信息來看,這些飾物不排除屬於南宋末代的楊太后或帝昰、帝昺。
更令人詫異的是,“南海I號”出水還有銅鏡、五彩絲綢、胭脂盒、宋代篦梳、硃砂等女性化妝用品。寧夏考古所原副所長、海上絲路研究專家杜玉冰女士指出,在中國沿海,攜帶女性不利出海的觀念自古相傳,因此中國民船出海一般不會有女性隨同。如果“南海I號”沒有女性,為何又有如此多的女性用品?有人推測是外商的女眷,更有人推測,南宋末代海上行朝,不但有楊太后和陪侍的宮女,而且還有大量的文武大臣女性家眷。隨船載有如此多的女性用品是毫不出奇的,這一點似乎為“南海I號”可能是南宋末代海上行朝的輜重船增加了猜測的想像。

猜想五

出水銅錢與新會出土古錢吻合?
眾所周知,廣東新會是宋元崖門海戰,最後導致宋朝徹底滅亡、元朝興起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1995年12月25日,在新會縣城南面振興路一建築工地上出土了數以噸計的古銅錢(見2005年12月28日《新會報》頭版和2006年1月3日的《羊城晚報》)。這一考古發現曾鬨動一時,這些古銅錢計有49個幣種,除宋代紹興、乾道等紀年銅幣外,還與本次南海I號出水的10000多枚銅錢一樣,不但同有建炎紀年的銅錢,而且同樣有漢代的五銖錢和唐代的開元、乾元通寶等。當時就有學者提出,新會出土古銅錢的地點,700多年前是與崖海相連的銀洲湖邊,這批銅錢可能是南宋末代王朝撤至新會崖門,潰敗時匆忙中堅壁埋藏在離崖門不遠處的這一海灘中的。
如果兩批銅錢同出一源,那么南海I號的來歷真的令人頗費思量了。
以上5種猜測,可能有些牽強,也可能是偶合,特提出供有識之士參考,以對南海I號的研究有所幫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