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氟沙星乳膏

那氟沙星乳膏,尋常性痤瘡、毛囊炎、膿皰瘡。

基本介紹

  • 外文名稱:Nadifloxacin Cream
  • 規格:10g:0.1g
成份:,所屬類別:,性狀:,適應症:,規格:,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兒童用藥:,老年用藥:,藥物過量:,藥理毒理:,藥代動力學:,貯藏:,包裝:,

成份:

本品活性成份為那氟沙星
化學名稱:(±)-9-氟-6,7-二氫-8-(4-羥基-1-哌啶基)-5-甲基-1-氧代-1H,5H-苯並〔i,j〕喹嗪-2-羧酸

所屬類別:

化藥及生物製品>>抗微生物藥>>抗細菌藥>>喹諾酮類

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軟膏。

適應症:

尋常性痤瘡、毛囊炎、膿皰瘡。

規格:

10g:0.1g

用法用量:

本品適量,1日2次,於清潔患處後塗於患部。

不良反應:

本品不良反應較少,少數病人有皮膚瘙癢、刺激感、潮紅、丘疹、面部發熱、接觸性皮炎、皮膚乾燥,上述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小於1%。

禁忌:

1、對本品過敏者;2、不能用於角膜、結膜。

注意事項:

1、為防止出現耐藥菌株,本品在治療痤瘡4周內,治療毛囊炎1周內無效時應停用;另外在痤瘡、炎症性皮疹消失後也應停止使用。
2、本品只限皮膚使用,眼角膜、結膜請勿使用。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妊娠及相關人群用藥的安全性尚未明確。

兒童用藥:

未成熟兒、新生兒、嬰兒、幼兒用藥的安全性尚未明確。

老年用藥:

未進行該項實驗且無可靠參考文獻。

藥物過量:

未進行該項實驗且無可靠參考文獻。

藥理毒理:

藥理作用
那氟沙星為DNA拓撲異構酶抑制劑,通過阻礙細菌DNA的複製而起殺菌作用。本品對痤瘡丙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及厭氧菌有較強抗菌活性,且抗菌譜廣;本品對MRSA耐藥和不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有同樣抗菌活性;對產β-內醯胺酶的細菌有良好抗菌活性;本品與已有的新抗菌藥間未發現有交叉耐藥性。體內試驗顯示,本品對皮下感染表皮葡萄球菌等細菌的小鼠模型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毒理研究
遺傳毒性:本品組氨酸缺陷型傷寒沙門氏菌和大腸桿菌回復突變試驗、CHL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結果均為陰性,小鼠微核試驗結果為陽性。
生殖毒性:雄鼠於交配前63天至整個交配期,雌鼠於交配前14天至妊娠第7天皮下注射本品劑量達75mg/kg/天,除局部刺激、雄鼠體重增長緩慢和盲腸重量增加外,未見對親代生育力及胎仔存活、內臟和骨骼發育等產生明顯影響。
雌性大鼠妊娠第7-17天皮下注射本品75mg/kg/天,可使胎仔體重減少、胎盤重量減輕,無毒性反應劑量為15mg/kg/天。
雌性大鼠在圍產期皮下注射本品劑量達75mg/kg/天,未見對母鼠及子代產生不良影響。

藥代動力學:

在健康人背部用本品10g單次塗抹後的最高血漿濃度為1.7ng/ml,半衰期為19.4小時。塗抹本品後48小時,尿中的排泄率為0.09%。本品5g一日2次,連續7日反覆塗抹後的血漿濃度在第5日以後基本保持不變,最後1次塗抹後的血漿濃度在塗抹後8小時達到最高血漿濃度為4.1ng/ml,半衰期為23.2小時,第7日尿中的排泄率為0.16%。

貯藏:

室溫(10~30℃)、乾燥處保存。

包裝:

聚乙烯/鋁/聚乙烯複合管包裝,10g/支/盒(10g:0.1g),15g/支/盒(15g:0.15g)。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