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龍華村

邢台龍華村

龍化村隸屬邢台縣太子井鄉,距離邢台市區20多公里。從市區出發,沿著邢(台)左(權)公路西行,到石坡頭村口南下,然後順著平展的鄉間柏油路一直前行即可到達本村。前段路程還是遼闊的大平原,一過石坡頭映入眼帘的便是山區丘陵了。遠遠望去山坡下那綠油油的梯田非常壯美,路兩邊是山民拓墾的狹窄農田,高粱、玉米、棉花、穀子、芝麻、豆子、花生、向日葵等即將成熟的秋作物競相比美,一派欣欣向榮的豐收景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邢台龍華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邢台縣太子井鄉
  • 距離邢台市區:20多公里
邢台龍華村歷史,文化古城,武學古城,革命老區,建築風格,弟子規的搖籃,

邢台龍華村歷史

文化古城

據史志記載,龍化村始建於北齊,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村史。在村西南的沙河北岸有“西堅固古瓷窯遺址”,出土了北齊~隋唐時期的瓷窯殘壁、石臼、石碾、石槽等窯具及瓷碗,證實這一帶曾是著名的“邢台白瓷”發源地。
村裡的梅姓居民,據家譜記載,於明朝初期一戶遷居於此,至今已發展到近千人,其中有一部分還遷移到河北邯鄲永年、沙河、山西、內蒙等地。
一進村口就看到一座關公廟,廟前有一通刻於同治三年(1864年)的石碑,記錄了建廟的由來。特別是村西的龍化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廟,始建於元代,至今寺廟遺址前豎立著四通字跡斑駁的《重修龍化寺碑記》石碑,其中有一塊為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所立。

武學古城

清末,邢台梅花拳人張正學(1835~1913,邢台縣郭村人),少年時曾跟龍化寺的“三和尚”學過少林拳法最有觀賞價值的是村里現保存較為完好的石頭街道、石頭房子。

革命老區

如今多數村民搬出古村,在附近的地方蓋起了嶄新的磚房,老村里更顯得古老又淒涼。龍化村是革命老區。抗日戰爭年代,村民踴躍籌糧支援八路軍。為了配合津浦線保衛徐州作戰,一九三八年五月四日下午,陳賡率129師三八六旅七七二團在完成5.1夜襲邢台勝利之後進駐龍化,其任務一是破壞敵人交通運輸,二是成立農會,肅清漢奸,籌糧。此間糧食甚困難,一般連小康之家均采樹葉及糠殼為食,生活甚苦。五月七日移居沙河煤礦(陳賡日記)。
1937年10月中旬,胡震(邢台縣先於村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邢工作期間,曾任邢台抗日縣長、先遣支隊二大隊隊長。建國後任太行軍區一、六軍分區司令員、沙市市長、河北省政協常委等職)帶領抗日武裝上山打游擊經過龍化,與盤踞在該村的國民黨軍潰兵申國棟部交戰。
至今在村西的深山處還保留著一排排“戰備洞”,那是一所為預防戰事在50年代建的一所後方醫院,只是後來國家和平,也就沒被利用上。“戰備洞”很有特點,可以成為旅遊參觀的項目。騎車去戰備洞遊覽,沿途的山體景色非常的美,又很有特點,無論山體多大都好似是一體的,布滿著乳白色的石頭。

建築風格

龍化村地處太行山淺山區,以往的歷史年代交通不便,很是閉塞,如今也只有近幾年新修的村村通公路與外界相連,因而至今保存著非常原始的明清古建築。當地流傳著“祁村的瓦房、龍化的樓,要看平房石坡頭”的俗語,說明龍化的石樓很有特色。
村中四五條南北向的街道,道路為白石所修,石質堅硬,百年的磨擦使石頭稜角圓潤光亮,長期的雨水沖刷石頭上留下深深的坑壑,但這石路光而不滑,乾爽潔靜,走在上面,腳下發出輕輕而有韻律的“噠、噠”的聲響,讓人心中泛起一股寧靜、幽遠的情思;路兩面全是石頭四合院,沿街多為高高的2層石樓,一層多為很大的石洞,用於餵養牲畜、存放飼料,還有廁所,這在我走過的許多古山村是第一次見到,別具特色。在村中間還有一處明代地主的院落很有氣派,建築精緻,印證著當年的繁華。更為值得讚嘆的是石頭房子門口的石雕、木雕裝飾,幾乎沒有重樣,很是精緻細膩,巧奪天工。

弟子規的搖籃

如今,古老的山村煥發了生機。在村委的帶領下,龍化村加強水利建設,修建兩座小水庫;植樹造林,將荒山變成經濟溝。這裡是邢台棗仁的重要產地,滿山的野酸棗也果實蕾蕾,豐收在望。全村2600多人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不僅物質文明有了大發展,村里更注重精神文明建設,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方面成為遠近聞名的“國學村”,邢台市的學習典型,多次見諸報端及網路。
從2004年開始,村里就請教師,組織村民學習《弟子規》等書籍,先是在村戲樓學習,如今村民自發興建了一處專門用來學國學的“新成學堂”。每天上午,都會有老少村民集中到學堂里背誦《弟子規》、講自己的理解。逢周末,臨近村趕來聽國學課的人也不少,有時人多要站在院子裡聽。在村中遊走,到處可以看見村中的牆壁上,刷寫著“父母呼、應勿緩”“務生本”“謙受益”“為民說”等道德教化的標語。
在人人追逐物質利益、缺少信仰的當今社會,並不太富裕的古老的山村不忘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倡導“仁義禮智信”,的確難能可貴。通過學習,村民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仁美、溫良、寬恕、禮讓、誠信”的內涵,孝悌之心、誠實之心培養起來。如今村里家庭和睦的多了,婆媳不和的少了,孝順好學的孩子多了,鄰里吵架的少了。一個古老、古樸的村風形成了,村容村貌整潔了,經濟發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充滿著希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