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江蘇興化古鎮)

邊城(江蘇興化古鎮)

邊城,這座南距泰州、北距興化各約30公里的古鎮,偎依在西唐港沙和茅山河懷抱里的古鎮,在歷史長河裡,確實風光過,發達過,併名副其實的是一座縣城的所在地,甚至一度為州城(郡治)建制,這在江蘇乃至全國也是十分少見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邊城
  • 地理位置:江蘇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開放時間:不限
  • 景點級別:無
  • 門票價格:無
歷史典故,古鎮動態,

歷史典故

據《晉書·地理志》《隨書·地城志》《宋書·州郡志》《讀史方輿紀要》《大清一統志》《嘉慶重修揚州府志》《嘉慶東台縣誌》《續篡泰州志》《興化市志》等史籍記載及相關專家學者的考證和歷史來邊城及其周邊村莊出土文物表明,東晉義熙七年(公元411年),由於原設於西漢時期,位於今江蘇沭陽境內的建陵縣(隸屬東海郡)被北燕軍隊攻占,東晉政權遂在今邊城一帶設定僑置建陵縣。1598年前,邊城一帶就成為縣治所在地,這個歷史,比五代十國時期“楊吳武義二年(公元920年)析海陵北境招遠揚”(《太平寰宇記》)設定的興化縣還早509年。僑置建陵縣先屬山陽郡(今淮安),後屬海陵郡(今泰州)。南北朝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因戰事需要,海陵郡由泰州移治建陵,今邊城一帶又成為海陵(今泰州)。隋文帝開皇元年(公元581年)統一中國,廢海陵郡,建陵縣併入海陵縣、郡所在地,前後延續了170年之久。
元朝末年,張士誠率領義軍在攻打泰州途中,曾在此構築土城禦敵,因該地處在與元軍對峙的前哨地區,故名“邊城”。從此在邊城這方神奇而又古老的土地上,一幕幕撼天動地的歷史大劇上演;一曲曲悲壯山河南省樂章在奏響;為邊城的厚重歷史的積澱譜寫著數不盡、道不完的篇章。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張士誠率領的義軍駐紮在邊城北郊一個四面環水的村莊上,準備招兵買馬,以便日後南渡長江攻占富甲天下的蘇州以成大業。一天,張士誠得知鄰近13個村舍的13位農民兄弟好漢前來投奔義軍。張士誠大喜,立即在此擺下筵席宴請他們。席間,張士誠對13位好漢說,你們幫我打江山,日後我給你們大官做,從今日起,你們各所在的村莊都是管莊,並以你們各自的姓氏命名。因為13位好漢分別姓蕭、倪、唐、郭、施、仇、童、張、馮、王、陳、劉、胡。於是在邊城的西北郊就產生了蕭官、倪官、唐官、郭官、施官、仇官、童官、張官、馮官、王官、陳官、劉官、胡官等13個官莊。據《大樹堂馮氏族譜》記載,馮官莊始祖馮整(又名九一)是13好漢之一,張士誠兵敗之後,馮整攜妻楊氏及兒子馮諒(字永福)、馮端(字永壽)、馮勝(字永昌)等秘密返回興化定居,其中一支遷居丁溪(今屬大豐)。
後來,當地村民將張士誠在此設宴招待13好漢的地方叫做“擺宴垛”(今大同村)。同時,將張士誠離開“擺宴垛”時手書墨寶“等我來”三個大字製成木匾懸掛在村中古寺“清華庵”大殿內。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塊保存長達610年之久,躲過無數次劫難的珍貴木匾,終究沒能逃過“十年浩劫”。“文革”期間被一造反村民以“破四舊”為名,拿回家去做了雞窩的後壁板。幸虧當時被有心人秘密將匾上張士誠的手跡以1:1的比例用紙拓描下來,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才重見天日。如今此匾已按原樣複製,仍然懸掛在重建後的古剎清華庵正殿東側二梁之上,讓世人去回味那一段令人盪氣迴腸的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邊城的東周莊(城東)、西周莊(城北)和三周莊(顧五巷一帶)的村名,都是以張士誠“大周”國號中的“周”字命名的。張士誠於元至正13年(1353年)5月攻下高郵後,便自稱在高郵誠王,建大周政權。因“周”源於張姓,“張”屬天下二十八宿之一張星,按古代星象學說,天上所對應的地域為周(今陝西安一帶)。用“周”為地名,其用心之良苦,著實令人欽佩。
朱元璋滅了張士誠,建立明王朝之後,仍對他的老對手耿耿於懷。為了報復張士誠,朱元璋對張士誠家鄉百姓和擁戴過他的地方,都予以沉重的賦稅和殘酷的統治,這就更加激發擺宴垛和十三官莊張士誠餘部後裔及其親屬對朱明統治的強烈不滿,並以拒不繳納錢糧國稅來反抗。因此,經常與官兵發生衝突。為了對付官兵的迫害,村民們每家每戶都養著一條無比兇狠的大狼狗,同時用身穿明朝官兵服飾、內揣肉包子的稻草人,作為飢餓狼狗攻擊目標進行馴養。當發現有人前來催繳錢糧國稅,村民便家家放出狼狗衝上前去,一時官兵落荒而逃。後來,海陵縣衙報請上司掉來高郵、揚州衛戍軍隊對擺宴垛和十三官莊百姓進行血腥鎮壓。至今仍保存在邊城安息堂西側,掩埋無數屍骨的累累墳丘——“高墳頭”遺址,便是明廷官兵一次次血腥屠當地村民的鐵證。
十三官莊和擺宴垛的村民在與官府抗爭過程中,還運用自己的聰明智慧,用幾人甚至幾十人成雙分列在船倉兩側同時撐篙,駕著一條條快船,與官船周旋於莊前村後的大河小盪溝溝汊汊之間。為更加有效地對付官兵,他們又在每根竹篙下端安上鐵制的尖頭篙鑽(方言讀轉),在追擊敵人或者轉移陣地時,當撐船的篙子用;和官兵對陣時,以長矛利劍用,一時使官兵喪膽。
為紀念被明廷官兵屠殺而埋在“高墳頭”一帶英雄前輩及沒留下姓名的死難同胞們,當地村民在每年清明節這一天祭祀祖先亡人時,總是搶先(黎明時分)成群結隊地撐著快船到“高墳頭”及其四周亂墳葬去灑水飯,以祭奠那些犧牲在明廷官兵刀下的亡靈和孤魂野鬼。年深月久,民間的這一做法,逐漸演變成清明節撐會船的習俗。在邊城和周邊的茅山、顧莊、沈倫、戴南、溱潼、俞垛、葉甸以及這些鄉鎮所屬大小几十個村莊,都有清明節撐會船的習俗,其根脈則源於邊城擺宴垛和十三官莊。
明清以來,邊城及周邊村舍紛紛建廟祭祀張士誠。為了避免官府的迫害,他們將張士誠打扮成“金容大帝”模樣,偽托於都天大帝張巡,供奉在都天廟裡,並於每年9月16日張士誠生日那一天舉辦都天廟會。這一習俗至今未變。
歷史上,邊城民間藝人在舉辦都天廟會及平時節慶活動中,用二胡、高胡、琵琶、三弦、竹笛、簫、笙、古箏、嗩吶絲竹樂器和鑼、鏜鑼、缽、鼓、板鼓等打擊樂器自編自演的一首民樂古曲《蒼龍出來了》一直流傳至今。民間樂師們將民族英雄張士誠比喻為一條橫空出世、咤吒風雲、駕馭一切、為他們趕走元廷暴虐統治,普降甘霖,讓他們過上揚眉吐氣好日子的蒼龍。張士誠兵敗以後,邊城百姓懷念他,通過演奏《蒼龍出來了》的樂曲來抒發內心對明廷的憎恨和對張士誠的崇敬。由十多人組成的樂隊在演奏此曲時,時而如怨如訴,委婉淒涼,時而慷慨激昂、奮發向上的絲竹聲中,夾雜著抑揚頓挫、鏗鏘有力、氣勢磅礴的鑼鼓,讓人既感到心靈上的撫慰,又感到心靈上的震撼!此曲曾一度失傳,後經1991年恢復成立的邊城民樂隊領銜人物周裕聖先生挖掘整理記譜,而成為該樂隊所有演出節目單中惟一原生態保留曲目。
邊城鎮上有許多尋常巷陌,其中位於鎮東、距今已有近600年歷史的顧五巷古民居建築群,卻並不尋常。
始建於明初的顧五巷,並不是一條巷子的稱謂,而是五條東西排列(東西長約七、八十米)、南北走向(南北長約八、九十米),南北兩頭各與一條東西走向的小街相連的古民居建築群的總稱,占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這與“州建南唐、文昌北宋”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泰州西倉街上東依稻河(今稻河街)、西傍打牛汪(今工人路),由頭巷、二巷、三巷、四巷、五巷,皆東西排列、南北走向的“五條巷”古民居建築群相比較,其建築年代和構築風格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在泰州四市兩區及其所轄上百個集鎮中是絕無僅有的,其來龍去脈和歷史淵源還有待我們去考證。
古鎮南街東側當鋪巷內有一處周氏家族的深宅大院。這座具有明代建築特色的居民建築,現存前後兩進,一大庭院,占地約200平方米。上屋“明三暗五”,東西一順5間。朝西大門對著庭院東側高大影壁牆中有一磚雕神龕,標誌著主人原先的顯赫。此屋主人,年近八旬的周裕舜老先生在回憶家族史時說,邊城周氏家族是宋代理學周敦頤的後裔。這個家庭至今傳承著“細柳勛名傳百代,蓮溪理學著千秋”的家訓。據《愛蓮堂周氏族譜》記載,明洪武初年,周敦頤後裔中的一支由蘇州閶門遷居興化荻垛蔣家莊。後來,周氏立公再遷邊城,以行醫為業。如今周裕舜家仍保存有明代的海綿八仙方桌和書卷式琴桌等物。
繁榮的商業是支撐邊城悠久歷史的頂梁大柱。清末民初,邊城的商業得到空前的發展。鎮區壩口中心街、東大街、北街、新生街、當鋪街、小河北以及鎮四周沿河地帶,門類齊全的大小商鋪、商行、手工作坊星羅棋布、鱗次櫛比,計有近200家之多。此外,民國初年,無錫多家棉紡廠在邊城設點收購棉花,一時邊城四周泊滿了鄰近四鄉八鎮及外地糧船、棉花船。鎮上茶館、飯店、旅社、浴室及各大商號人頭攢動,一派繁榮景象。
歷史上邊城有許多中醫名家,其中潘氏中醫喉科最負盛名。據《潘氏家譜記載》,邊城潘氏家族始祖潘秋(字福慶)官江西指揮使。因仕途不順,於明洪武七年(1374年)攜全家從原籍贛州馬安村遷居邊城伍張村。
此前,潘氏得到贛州清寧寺住持濟民法師所贈喉科醫籍數卷。第九世潘日榮潛心研究秘藏醫籍後深得要領,遂開始為人診治。世代相傳的潘氏喉科以丸、散藥物治療為主,輔以物理療法,同時堅持“體天道而行醫道,法古人以濟今人”和“十世青囊治杏雨,三春紅錦燦桃林”為祖訓,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影響頗大。
第十代傳人潘野城(字聲源),醫術高超,著有十萬字的《秘本潘氏喉科十世醫潘聲源經驗集》兩冊。據了解,蘇州雷允上藥業有限公司曾幾度想以重金購買潘氏喉科秘方未成。邊城潘氏喉科已成功申報泰州市物質文化遺產,收入《名錄》之中。
邊城不但是一座千年歷史文化古鎮,而且還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對革命事業作出過巨大貢獻的地方。 1939年8月,興化農村第一個黨支部在邊城東滸垛成立。為了控制頑偽政權,掩護黨的活動,東滸黨支部根據上級指示,派地下黨員盛弼臣、倪亭良明里出任偽保長、暗裡為黨建立地下交通情報站。1943年,蘇中區黨委先後派周柏林、儲江等同志到東滸垛建立二地委和三地委的秘密交通聯絡站。1944年10月,東滸垛黨支部已有十多名中共黨員,是當時里下河地區黨員最多、力量最強的一個農村黨支部,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古鎮動態

保存長達610年之久的手書“等我來”在“文革”中被毀
邊城(江蘇興化古鎮)
26日,“草根英雄”張士誠銅像在興化市周莊鎮社區邊城廣場落成。這尊銅像高3米,是蘇北地區第一尊張士誠銅像。
銅像花一年時間構思
興化市文廣新局副局長李勁松是邊城人,是這尊銅像的設計者。
“為了設計這尊張士誠像,足足花了一年的時間來構思。”李勁松說,張士誠是位“草根英雄”, 銅像既要表現人物的英雄氣概,又不能雷同於岳飛等英雄,人物的性格特徵比較難把握。
記者看到,這尊張士誠銅像高約3米,底座高3米。刻畫的是一位頭戴盔甲、身披戰袍、手拔寶劍的英雄形象,很有動感。
“這尊銅像很好地展現了先祖的風采,很傳神。”張士誠的19代孫吳元大說,知道邊城為先祖塑像的訊息,心裡也很開心。揭幕當天,特地和84歲的叔父一起到興化邊城社區參加活動,並帶了13層斗香來祭拜祖先。
“邊城”得名張士誠
張士誠,字確卿,乳名九四。元英宗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出生於興化白駒場(今屬大豐)的一個貧苦鹽民之家,是元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
“起義期間,張士誠率領義軍在攻打泰州的途中,曾在興化邊城構築土城禦敵。因該地處在與元軍對峙的前哨地區,故名‘邊城’。”邊城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文祥說,張士誠駐紮邊城時,曾在邊城擺席宴請投靠他的13位義士,並以13位義士的姓氏命名了13莊。後來當地村民將張士誠設宴招待13位好漢的地方叫做 “擺宴垛” (今大同村)。同時,將張士誠離開“擺宴垛”時,手書墨寶“等我來”三個大字製成木匾,懸掛在村中古寺“清華庵”大殿內。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塊保存長達610年之久的珍貴木匾,在“文革”中被毀。
張文祥說,邊城得名於張士誠,張士誠對邊城人有著特殊的意義,豎立銅像,也是想讓更多的後人了解這段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