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中送別

《邊中送別》是明代軍事家、詩人袁崇煥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是袁崇煥在遼東戰場上送同鄉親友南回的詩。首聯點明親友和自己離家的時間,又點出送別邊中。頷聯寫親友回鄉,不必掛念自己的安危留去。頸聯表白了自己守衛遼東的目的,收復失地的決心。尾聯表示自己功業未立失地未復,感到慚愧。此詩借景抒情,不雕不典,骨格豪邁,意象闊大,有別於普通送別詩寫離愁別緒的俗套。全詩氣勢雄渾,音節清亮,對仗工整,詩意高遠,不落俗套,稱得上是邊塞詩中的精品。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邊中送別
  • 創作年代:明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袁崇煥
  • 作品出處:《袁崇煥詩選》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邊中送別
五載離家別路悠,送君寒浸寶刀頭。
欲知肺腑1同生死,何用安危問去留?
策杖2只因圖雪恥3,橫戈4原不為封侯5
故園6親侶如相問,愧我邊塵7尚未收。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肺腑:比喻內心。白居易《代書詩一百韻寄微之》詩曰:“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羈。”
  2. 策杖:執馬鞭,謂策馬而行。魏徵《述懷》詩曰:“杖策謁天子,驅馬出關門。”
  3. 雪恥:雪洗恥辱。《淮南子·泛論訓》載:“大夫種(文種)輔翼越王勾踐,而為之抱怨雪恥。”
  4. 橫戈:橫握戈矛,對敵作戰。形容將士威風凜凜,準備衝殺之雄姿。陸游《長楊賦》詩曰:“忽記橫戈盤馬處,散關清渭應如故。”
  5. 封侯:指班超萬里封侯的故事。《後漢書·班超轉》載:班超“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
  6. 故園:對往日家園的稱呼。柳宗元《零陵早春》詩曰:“憑寄還鄉夢,殷勤入故園。”
  7. 邊塵:指邊境戰事。戴叔倫《送耿十三諱復往遼海》詩曰:“野迥邊塵息,烽消戍壘空。”

白話譯文

離家已經5年了,分別時間長思親心切,一言難盡。在秋冬寒冷的季節送別從家鄉來探訪我的親友,寒氣浸透了寶刀頭。
如果想了解我的想法,只要一同守邊並肩戰鬥就會知道,難道還用得著考慮我的處境是安全或是危險,而問我是回家還是繼續留守邊關?
策馬沙場在邊關浴血奮戰,是為了使國家不再遭受外族的恥辱。扛著兵器對敵作戰,不是為了升官封候。
如果家鄉的親友如果問到我,怎么還不回去?就告訴他們,我很慚愧自己尚未能結束邊關戰事。

創作背景

明思宗朱由檢登基改元崇禎後,任命被排擠而告老還鄉的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使,總督薊遼、登、萊、天津軍務。約在天啟六年(1626年)前後,家鄉親友到邊關探望袁崇煥,此詩為送別親友返鄉之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劉熙載《藝概·詩概》曰:“詩要避俗,更要避熟。古往今來,書寫離情別緒之作,可謂汗牛充棟。然而《邊中送別》堪稱一首別具一格的送別詩。此詩既無離愁別緒,無卿卿我我,更沒有纏綿悱側的依依不捨。高適《別韋參軍》詩曰:“丈夫不作兒女別,臨歧涕淚沾衣巾。”作為明朝擎天一柱的遼東重臣,袁崇煥借送別賦詩之際,表達了自己為社稷安危不計個人榮辱得失的英雄氣概。
首聯切題,點明了送別的時間、場景、氛圍。起句中一個“悠”字,含有無盡悵惘:其一,悠思,思念親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詩經·鄭風·子衿》)聯想到詩人在《憶母》詩中所言:“夢繞高堂最可哀,牽衣曾囑早歸來。”令人不忍卒讀。其二,悠遠,故土遙遠。“山川悠遠,維其勞矣。”(《詩經·小雅·漸漸之石》)詩人此時率眾鎮守遼東,而故鄉卻遠在廣西藤縣,鄉關遠隔,路途遙遠,其三,悠久,離家五載。詩人離開家鄉已經很久了,古訓曰:“父母在,不遠遊。”而現在詩人的親友要返鄉與家人團聚了,當此情境,感慨良多。
接下來詩人用“寒浸寶刀”一語,對自己身著戎裝送行,做了進一步的描述。一個“寒”字,點明時令是秋冬時節。寶刀為寒氣所浸,凜凜然而有殺氣,不禁令人想起荊軻的“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李商隱《杜工部蜀中離席》詩曰:“人生何處不離群,世路干戈惜暫分。”看來,詩人身著戎裝送別親友的行為的確有點異乎尋常。
至於詩人戎裝送別的原因。頷聯兩句對此作了詮釋:“想要知道我的真實想法,只有在生死關頭才會明白,何必從一己的安危來討論去留的問題呢?”原來,詩人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一個“何用問”,態度堅定果敢,不容置疑。是啊,在社稷危難之際,個人的去留生死都不算什麼了。“杖策只因圖雪恥,橫戈原不為封侯”,則是對上聯“留”字的深入開掘。“留”下來,橫刀立馬血戰沙場。圖的是為國雪恥,而不是為自己封侯。岑參送李副使赴磧西官軍》詩曰:“功名只向馬上取。”自古以來,“一將功成萬骨枯”成為某些人謀取爵賞的重要途徑。“橫戈原不為封侯”則是對這種社會風氣的否定。世人津津樂道的“封侯”,儘是將士血染成袁崇煥在《偕弟煜夜坐有作》詩中,也表達了同樣的情懷。民族英雄戚繼光《韜鈐深處》詩曰:“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二人可謂意氣相投。可見,衛國、反戰、和平,這才是詩人“杖策”、“橫戈”的終極目標。這兩句詩,擲地有聲,將詩人的愛國情思推向頂峰,成為全詩畫龍點睛之筆。
繃緊之琴弦,在奏出憾人心魄的強音之後,會有一段間歇,使激情稍緩。如此方顯得張弛有致,跌宕多姿尾聯的前句“故園親侶如相問”,不僅語調舒緩,而且還暗用了“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的典故。詩人有家不歸之原因,詩人自己作了回答:邊塵未淨,心懷慚愧,豈能歸鄉?其報國之志,如同玉壺冰心,純潔且堅貞這兩句詩用典使事,不露行藏,把言外之意、象外之景、弦外之音盡付讀者自思。

名家點評

現代作家程步濤:這首詩可謂慷慨激昂,氣勢磅礴。送別,古來都有一種悲戚的意味。但作者沒有寫親友之間的纏綿,而是藉此將自己的滿腔抱負,江河流瀉般傾訴出來。既然已經以身許國,何必再問什麼去留。這些表述,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若再以將軍蒙冤,身陷圖圄,被處以撕裂肢體的極刑,回觀這首詩,撼天感地的同時,便就是欲哭無淚了。(《軍旅詩詞》)

作者簡介

袁崇煥(1584—1630),明軍事家。字元素,廣東東莞人。萬曆進士,曾任福建邵武縣令、兵部職方主事。天啟二年(1622年)單騎出關考察形勢,還京後自請守遼他築寧遠(今遼寧興城)等城,曾先後擊退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親率的後金(1636年改國號為清)軍的進攻,升授遼東巡撫。崇禎帝即位,授他兵部尚書銜,督師薊遼。崇禎二年(1629年)後金軍繞道自古北口入長城,進圍北京。他星夜馳援,因崇禎帝中反間計,以為他與後金有密約,被冤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