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起源於阜新煤礦學院的礦山測量專業,1958年招收第一屆本科生,截至2014年,測繪學科辦學歷史超過60多年,是中國測繪領域內成立時間較早、專門從事測繪科學高級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的單位,在中國東北乃至全中國測繪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
  • 外聘兼職院士:1人
  • 博導:8人
  • 教授:12人
學院簡介,歷史沿革,學院歷屆領導,現任院長(截至2014),前任院長,教授,外聘教授,專業介紹,測繪工程,測繪工程專業(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合作辦學,

學院簡介

20世紀90年代以後,伴隨著測繪科技的發展,測繪學科大膽進行專業改造和課程體系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融合當今GPS/RS/GIS等高新技術,進行了全面的專業改造和擴充,發展到擁有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專業·資源環境城鄉規劃管理四個本科專業,測繪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在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三個二級學科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其中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學科是遼寧省重點學科,測繪工程專業是遼寧省首批、我校唯一的省級示範專業。地理空間信息與技術實驗室是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擁有先進的GPS接收機全站儀、全數字攝影測量工作站、三維雷射掃描系統、多種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和城市規劃平台軟體,實驗條件處於國內先進水平。
學院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教學和科研團隊,其中外聘兼職院士1人,博導8人,教授12人,副教授14人,形成了以衛星大地測量數據處理、數位化測圖技術、GPS與智慧型交通、三維工業測量、變形監測與預報、土地利用態監測、專題地理信息系統、國土資源規劃、遙感影像處理、露天礦虛擬開採、儲氣(油)庫鹽穴測量等較穩定的科學研究方向。近年來(截至2010年),共承擔國家和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餘項,有30餘項科研項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目前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已成為我國測繪與地理學科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在國內外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師資隊伍情況師資隊伍情況
學院積極擴大與國內外的學術交流與項目合作,與企事業合作科研項目200多項,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和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等合作科研項目達10多項,並承辦12屆國際礦山測量大會,擴大了在國際上的知名度。
2006年4月,學校黨委決定在原測量工程系的基礎上成立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為學科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學院堅持“以人為本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爭創一流”的工作理念,為把測繪學科建設為國內一流學科而努力奮鬥。

歷史沿革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起源於阜新煤礦學院的礦山測量教研室,從1950年招收專科生、1958年招收第一屆礦山測量專業本科生,截至2014年已有超過60多年的歷史,2006年成立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學科專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根據國家專業目錄的調整,1996年開始招收測繪工程專業,1998年起招收地理信息系統專業,2002年開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專業,2008年開辦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現在擁有4個本科專業。測繪工程專業是遼寧省示範專業、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中國)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隨著社會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經過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幾代人的努力,不斷凝練學科方向,充實學科內涵,實力不斷增強,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已經成為中國國內主要的測繪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基地。

學院歷屆領導

現任院長(截至2014)

職務:測繪學院院長
徐愛功(1963.9-),男,漢族,山東省日照市人,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年畢業於山東礦業學院礦山測量專業,獲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於阜新礦業學院礦山測量專業,獲碩士學位;1994年至1998年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專業攻讀獲博士,獲博士學位;1999年至2000年在同濟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研究領域為智慧型交通系統;2001年至2003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衛星定位導航中心擔任研究員;2005年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
歷任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阜新礦業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以及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測量工程系)副院長(副主任)、學科規劃發展處處長、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院長等職。
1994年以來、多次赴新加坡、香港、泰國、加拿大、美國、法國、奧地利、澳大利亞、保加利亞、匈牙利、瑞士、加納、智利、巴西、阿根廷、厄瓜多古巴、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合作研究、學術交流和學術訪問。主要從事衛星導航與定位(GNSS)、位置信息服務(LBS)、智慧型交通系統ITS)、地理信息系統、數字礦山等研究。主持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課題2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3項。出版學術專著和規劃教材5部,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其中三大檢索30餘篇次。
現兼任國際礦山測量協會(ISM)專業委員,國際礦山測量協會(ISM)第六專業委員會主席辦公室負責人,全球華人導航定位協會(CPGPS)會員兼華北地區召集人,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IEEE)會員,中國測繪學會大地測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測繪學會測繪教育委員會委員,遼寧省測繪學會副理事長。
指導博士後2人,外國留學博士研究生3人,博士研究生7人,碩士研究生60人。主持承擔教育部留學歸國基金“基於GPS/GIS的動態路段行駛時間推算與自適應預測方法研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高精度GPS單點定位關鍵技術研究”、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GPS/GIS集成環境下的道路行程時間預測模型研究”、遼寧省教育廳高等學校科研項目“GPS/GIS在智慧型交通系統ITS)中套用研究”、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項目“高精度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單點定位關鍵技術研究(2008T085)”、遼寧省重點實驗室項目“城市全球衛星定位連續運行基準參考站的穩定性研究(2009S049)”、遼寧省優秀人才計畫項目“高解析度雷達干涉和GPS數據融合及其套用研究(LR201018)”、遼寧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人類工程活動與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時空過程模型研究”( 201102087)、國家測繪局測繪基礎研究基金資助項目“GPS與高解析度SAR數據融合在地表沉降監測中的套用研究(10-01-03)”等縱向課題和一批橫向課題的研究工作。

前任院長

宋偉東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院長,1986年畢業於原阜新礦業學院礦山測量專業並留校工作,1997年晉升副教授,2001年破格晉升教授,2005年獲得工學博士學位,是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校級管理學術帶頭人,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的立項學科帶頭人,博士生指導教師。
宋偉東主要從事地理信息系統和遙感套用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教學中,他大膽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把測繪新技術和自己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學內容中,教學效果好,深受學生歡迎,多次獲學校優秀教師稱號。他始終瞄準測繪新技術前沿,刻苦鑽研,努力拚搏,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他主持參加多項科研項目,其中工程測量可靠性分析與套用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面向GIS的礦圖繪製與管理系統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土地資源信息系統的研究與設計榮獲2003年煤炭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三等獎,遼河洪水災害監測與損失評估研究獲2004年度遼寧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近5年來,他撰寫論文近20篇,分別在國際會議上宣讀和國內著名期刊上發表,其中5篇被EI、ISTP收錄,出版《數字測圖原理與套用》等專著3部。他1997年推出的地形圖數位化軟體 MD1.0、1999年主持開發的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和2003年主持開發的高解析度遙感影像資料庫系統,都已在國內多家測繪單位套用。由於宋偉東在教學科研上取得的突出成績,他2003年獲得遼寧省第四屆青年科技獎,2004年被評為遼寧省第三批百千萬人才工程千層次人選。
2003年,宋偉東在擔任該校測量工程系主任期間,團結帶領全系教職員工,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倡導並實施了在教學內容、手段、方式的改革,強化教學研究,適時將教師在科研中取得的成果、新技術、新知識傳授給學生;他堅持教風建設和師德培養,言傳身教,不斷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成為國內測繪界有重要影響的青年學者和專家。
宋偉東的主持下,學院制定和完善了教學管理等各項規章制度,出台了首席教師主講制度並付諸實施,推行了專業強化班,開展了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在他的不懈努力和全系教師的配合下,測繪學基礎課程2004年被學校評為校級精品課,2005年又被評為該校唯一的省級精品課,多名教師被學校評為愛崗敬業十傑和青年十佳教師。2003年,測量工程系的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套用實驗室成為遼寧省重點實驗室。2005年8月,測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兩個專業實驗室,成為遼寧省專業實驗室評估中最先通過評估的專業實驗室。
宋偉東重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認真研究新時期學生工作的特點,遵循學生成才的規律,積極探索學生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他充分依靠班主任隊伍、學生黨員和學生幹部,紮實有效地開展各項學生工作。他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兩年來學生參與的課題研究有50多項,參與的學生達800多人次。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大大提高,先後有7名同學的作品分獲省大學生科技作品大賽一、二等獎。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高,測量專業畢業生一直供不應求,就業率始終名列學校前茅。
在他的帶領下,測量系學科建設飛速發展,2003年,測繪學科獲得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博士授予權,2005年測繪學科獲得一級博士學位授予權,這標誌著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的測繪學科步入國內一流行列。2006年4月,學校在原測量工程系基礎上建立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多年來,宋偉東在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教師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在學科發展規劃、教學計畫和規章制度制定、幹部任用、福利分配等方面都廣泛徵求教師的意見,增強了教師的主人翁意識。他作為院領導班子的主要成員,始終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大事商量,小事通報,不搞“一言堂”,真正做到了黨政分工,集體領導,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在他的帶領下,全院形成了教學、科研、學科建設,黨建和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受到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和好評。

教授

石金峰:教授,博士生導師,校測繪學科帶頭人,國家特殊津貼獲得者,國際礦山測量協會(ISM)第一屆專業委員會委員,遼寧省測繪學會副理事長,遼寧省城市規劃協會副理事長.長期從事測繪平差、可靠性理論、礦山三維GIS數據結構、地理信息系統等方向的研究。出版專著3部,在核心期刊及國際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持教育部重大項目省部級科學基金項目5項,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
楊倫:教授,博士生導師,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國煤炭學會開採損害技術鑑定委員會委員,遼寧省測繪學會工程測量專業委員會委員,遼寧省礦山開採損害技術鑑定中心主要成員。先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遼寧省科技基金項目1項,煤炭科學基金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項出版緊急1項以及橫向課題等20餘項,出版著作2部發表論文40餘篇,先後獲得國家教育部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2項
武文波: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GIS有數據模型與地理信息系統的研究,出版專著著作6部,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主持和參與完成“遼西被土地荒漠化遙感分析與植被建設層次研究”等科技項目2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麻鳳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人選,遼寧省普通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遼寧省第三屆青年科技獎獲得者,近年來一直從事開採沉陷與治理工程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和參與的省部級基金項目10項,主持研究的科技項目中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出版著作三部,先後在《煤炭學報》等國家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
宋偉東: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學科帶頭人,遼寧省測繪學會工程測量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遙感圖像處理和城市地理信息系統方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出版《數字測圖原理與套用》等學術著作3部,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持和參與了省部級基金項目5項,橫向科研項目近20項,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三等獎3項。主持開發的工程控制測量平差軟體、數位化測圖軟體、城市高解析度遙感影像資料庫系統在國內多家測繪部門和城市建設部門推廣套用。曾獲遼寧省第四屆青年科技獎,2004年被評為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千人層次人選。
徐愛功: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1985年7月畢業於山東礦業學院獲學士學位,1990年7月阜新礦業學院獲碩士學位,1998年12月武漢測繪科技大學獲博士學位,1999年1月至2000年月在同濟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1年2月至2003年10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擔任研究員,2003年11月起在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量工程系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5年9月至12月,香港中文大學地理信息科學聯合實驗室訪問學者。現任中國測繪學會大地測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測繪學會測繪教育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與地理信息系統集成及其在智慧型交通系統中的套用研究,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被EI收錄12篇。
王佩賢:教授,碩士生導師,煤炭工業測量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測繪工程教研室與測繪工程實驗室主任;編寫教材兩部,撰寫學術論文20餘篇;主持多項測繪工程(GPS控制測量、地形與地籍測量變形觀測、線路與橋樑測量、隧道測量與礦山測量等)科研項目,一直從事測繪儀器的檢定、維修與開發工作。
李如仁:男,河北張家口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90年畢業於山東礦業學院煤田地質系礦山測量專業,獲學士學位;1995年畢業於阜新礦業學院工程測量專業,獲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於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2007年—2008年,在美國東密西根大學空間地理研究所(Institute for Geospati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GRE)做博士後工作。1990年畢業後,在河北省八寶山煤礦技術科工作;1995年—2004年,在瀋陽建築工程學院土木工程系工作,2001年被評為副教授;2004年—2006年,在IGRE做高級訪問學者;2009年至今,擔任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時空分析與建模研究中心主任工作,兼任IGRE研究員。2004年以來,多次赴美國、加拿大、肯亞、義大利、瑞士等國家進行合作研究、學術交流及學術訪問。主要從事3S技術及其套用研究。參與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商務部、農業部、加拿大農業部等資助的多項科研項目。現任國際華人地理信息科學協會(CPGIS)技術轉讓與企業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王崇倡(1973-),男,山東青島人,碩士生導師,遼寧省優秀青年骨幹教師,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千層次人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青年名師。1996年畢業於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繪工程專業並留校任教;2003年畢業於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2001年晉升講師;2004年破格晉升副教授;2010年晉升教授。歷任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地理信息系統教研室秘書、副主任、實驗室主任、主任、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副院長。2005年在德國克勞斯達爾大學訪問學者。
楊帆,男,湖北隨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年畢業於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2009年從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測繪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出站。2005年破格晉升副教授,2010年晉升教授,2007年遴選為碩士生導師,2011年遴選為博士生導師。歷任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量系科研秘書,測繪與地理科學學院教學秘書,地理空間信息技術與套用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變形監測與預報研究所主任等職。2007年以來多次赴匈牙利、泰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南非、新加坡等國家進行學術交流和工作訪問。主要從事地表沉陷監測及災害治理、變形監測與預報、三維GIS數字礦山、礦區環境評價與生態復墾規劃等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課題7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6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參編教材1部,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其中三大檢索10餘篇次)。

外聘教授

王家耀中國工程院院士,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現任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教授,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ICA(國際製圖協會)人口製圖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地圖製圖學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學科專業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國防行項目等20餘項,其中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出版學術專著8部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曾獲ICA“特殊貢獻獎”、“全軍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總參謀部首屆人梯獎”等獎項。
崔繼憲:校兼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煤炭學會理事,中國煤炭學會開採損害 技術鑑定委員會主任,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長期從事“三下”採煤與環境保護研究工作,是我國“三下”採煤與環境保護學科帶頭人之一,開創我國鐵路橋樑和特種結構物下採煤的新領域。發表論文40餘篇,著作8部,先後取得了科研界國0餘項,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3項。
程鵬飛: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1998年獲奧地利格拉茨技術大學博士學位。現任亞太地區間基礎設施常設委員會(PCGIAP)第一分委員會副主席、國際IUGG委員、中國IAG主席、中國測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GPS技術套用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伽利略衛星導航計畫首席專家等.先後主持和承擔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30餘項、發表論文40餘篇病多項獲獎。目前主持並承擔多項國家和國際合作的重大科研項目。
蘇山舞: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1977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地圖製圖系,現任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測繪學會地圖與GIS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主要從事地理信息系統設計、建設、套用,數字測繪產品研究、設計製作,數學測繪標準研究、製作等方面的研究。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國家測繪局科技進步一等獎。
馬振和:校兼職外國專家,1995年獲得德國CLAUSTHAL博士學位,現就職於德國公司,任公司技術顧問,主要從事礦山測量鹽穴三維模擬系統(KARISDAT)與地表沉陷監測等。SOCON公司是世界內在鹽穴聲納測量領域內最大、最先進的跨國公司,在世界上各大洲的很多國家都進行了測量,2003年8月在中國進行了首次聲納鹽穴測量。
劉紀平:校兼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主要從事電子政務空間輔助決策研究,現任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政府地理信息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測繪局科技委委員,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理事,政務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及行業科技進步獎6項,曾獲“中央國家機關傑出青年”獎,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專業介紹

測繪工程

經長期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測繪工程專業已逐步形成了以計算機在測繪中的套用為基礎,以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RS)和數位化測繪為技術方法的教學體系。
畢業生應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理論,掌握現代測繪科學技術,綜合素質高,具備地面測量、空間測量、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編制與地理信息系統建立等方面知識和套用能力,能在各類工程建設、城市規劃和建設、國土資源規劃和整治、自然資源開發、環境保護和災害預防、陸地與水域運載工具導航等領域從事測繪工程設計、實施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建立、測繪科學研究和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並適應工程建設、城鎮規劃、土地管理等相鄰專業業務工作。
主要課程:大地測量基礎、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測繪精密儀器使用、近代平差理論、大地測量基礎、空間定位技術及套用、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學、計算機地圖製圖、數字影像處理、數字攝影測量學、城鎮規劃與建設工程概論、土地管理與地籍測量、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套用、GIS軟體套用。

測繪工程專業(攝影測量與遙感)

本專業培養具有堅實遙感理論基礎、遙感信息處理技術及相關空間信息理論基礎,並適應21世紀空間信息產業發展趨勢的高級複合型科技人才,能在國民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各個領域進行遙感基礎研究、套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領域:畢業生主要在城市發展與規劃、國土資源與開發、環境、交通工程、海洋、農業、林業、水利、國防建設等領域的科研單位、企業與行政管理及生產部門,從事於遙感技術相關的理論與套用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從事專業教學、科研工作。
主要課程: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大地測量基礎、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計算機圖形學、攝影測量基礎、數字攝影測量原理、GPS原理與套用、地理信息系統原理、遙感原理與套用等。

地理信息系統

本專業具有測繪學、地理學、土地科學、信息科學及環境科學等綜合背景,兼有理工結合的複合性專業特色。培養具有地理信息系統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機構或高等學校從事科學研究或教學工作,能在城市、區域、資源、環境、交通、人口、房產、土地、測繪、基礎設施和規劃管理等領域從事與地理信息系統有關的套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級人才。
主要課程: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理信息系統設計與套用、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計算機地圖製圖地圖學空間定位技術及套用、計算機圖形學、遙感技術、資料庫技術、大地測量基礎。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本專業融合測繪專業知識,滲透地理學與土地管理科學,突出中小城鎮規劃管理方向,以適應中小城鎮規劃管理等工作的要求。
主要課程:
自然地理學、經濟地理學、測繪學基礎、土地利用規劃地圖學、遙感技術與套用、管理學基礎、生態環境學、土地評價與管理、水文學與水資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套用、城市規劃原理、區域分析與規劃等。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掌握生態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知識套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強,能在中小城鎮規劃管理、生態環境改造、土地管理等方面的企事業單位、行政管理部門進行科學研究和管理等工作,面向地方經濟建設的高級套用型人才。

合作辦學

按照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與俄羅斯伊爾庫茨克國立技術大學簽訂的合作框架協定,以及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繪學院與俄方礦山系簽訂的關於互派本科生實習的協定,在有關部門及人員的協助下,遼寧工程技術大學測繪學院12名三年級學生於2007.9.8赴俄羅斯實習,歷時2周,圓滿完成實習任務,於2007.9.22回國。
實習在中俄教師聯合指導下進行,中方派出夏春林教授、張亞男助教(兼翻譯),俄方在四個實習項目中共派出薩沙等8位指導教師。先後進行了“全站儀數位化測圖與算量”、“ GPS技術礦山測量和大地測量方面的套用”、“ 利用地面雷射掃描技術進行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航測與遙感製圖”、“ 豎井井身斷面的數位化量測”等五個實習項目,我校學生表現突出,俄方給出了高度評價,實習成績全部被俄方評定為“優秀”。期間,還利用雙休日與俄方師生開展了連誼與文體交流活動。
在俄期間,夏春林教授代表測繪學院拜訪了該校分管國際交流的副校長及礦山系領導,受到熱誠接待,聽取了副校長和系主任的情況介紹,參觀了礦山系,並對繼續科研合作及人才培養等問題進行了探討。他們期待在原框架協定下繼續開展其他後續合作,比如互派教師訪問,互派碩士、博士研究生,開展“2+2”合作培養以及科研項目合作等。並表示近期會再訪我校,並對2008年5-6月俄羅斯學生到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實習充滿信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