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都爭論

遷都爭論

遷都爭論源於首都北京愈演愈烈的堵車現象。堵車等城市病不可治癒,中國遷都也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由中國遷都引發的爭論也越來越熱鬧。自1980年,汪平教授首先提出以來,持續引發民間和媒體討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遷都論
  • 遷都原因:氣候、交通、城建、發展、風水
  • 提出時間:1980年、2015年
事件背景,氣候惡劣,交通壓力,城建難題,發展問題,龍氣將失,事件經過,民間進程,遷後的北京,外國實例,各方評價,

事件背景

氣候惡劣

北京曾經被聯合國評為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一。
北京城市惡劣天氣北京城市惡劣天氣
亞洲開發銀行2006年12月15日在印尼日惹召開的一個關於城市空氣品質的環境會議上發表報告指出,北京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為每立方米142微克,與西安、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和印度首都新德里一起成為了亞洲空氣污染問題最嚴重的大城市,城市空氣污染指數是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安全水平的4至7倍。
朱鎔基總理在任時就感嘆中國有可能因沙塵暴而遷都。包括耗費巨資的南水北調方案也可由遷都節省巨額資金。

交通壓力

北京有超過500萬輛汽車,被稱為“首堵”,網民戲言“中國堵車哪家強?”
北京城市交通壓力北京城市交通壓力
2010年12月13日,上海社科院學者沈晗耀表示:要解決北京集中爆發的城市病,遷都是最好的選擇。將其表述稱之為“遷都治堵”,認為不論將首都遷往何處,都會是再造一個“北京城”,對於治堵本身並非治本的良藥。

城建難題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時,特大暴雨襲擊北京及其周邊地區。短短兩個多小時,一條道路變成了河流。有位市民回憶“有個人被水流捲走,掙扎中,一輛車被水流推著向他撞過去,雖然他避開了,但還是被水裹挾著沖走了”。此次特大暴雨,致使79人遇難,10660間房屋倒塌,全市190萬人受災,其中房山區80萬人,經濟損失116.4億元。
北京城市建設難題北京城市建設難題
法國文學家雨果說過“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城市排水是否通暢除了地下管網需要足夠粗大之外,還和其與地面相連的井口井蓋設計及垃圾管理有很大關係。大雨如注之下,如果馬路上的出水井口不夠多,井蓋設計不合理導致排水能力不夠,或者排水口被垃圾(樹枝樹葉或塑膠袋等)糊住無法排水,就很難避免積水和內澇。因此,地下管網和地面設施的統一設計科學管理至為重要。鳳凰衛視評論員呂寧思說”大自然的一些挑戰或者突襲,給我們城市設計及管理帶來了比較嚴重的教訓“。
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說,”特大自然災害給我們的教訓異常深刻,在災害面前,我們的規劃建設、基礎設施、應急管理都暴露出許多問題“。

發展問題

北京城市發展問題北京城市發展問題
北京的“人口爆炸”讓人觸目驚心。16年來,北京常住總人口每年淨增近20萬人,流動人口每年淨增量則超過20萬人,相當於每年增加一座中等城市人口。截至2007年6月底,北京市戶籍人口已達到1204萬,流動人口總量為510.7萬,全市實有人口總數已經超過2000萬,甚至連2007年年末全國樓市都不太景氣的時候仍然是“一片大好”。
人口膨脹引起了城市化過程中的一系列問題:水資源不足,污染嚴重和老城拆遷使古都的文化風貌遭到嚴重的破壞。首先是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北京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各國首都中排名百位之後,近幾年每年缺水均在4億立方米左右。根據《21世紀初期首都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規劃總報告》,預計2010年北京市需水量將達到53.95億立方米,其中城市生活用水13.35億立方米。與多年平均可供水量相比北京市2010年將缺水12.62億立方米。由於北京長期超采地下水,到2004年為止,已經形成了以朝陽區為中心的約1600平方公里的漏斗區,並引起地面沉降,道路塌陷等問題。永定河潮白河,出現多次斷流。

龍氣將失

唐代易學家李淳風推背圖》第四十五象,稱中國共產黨領導時期是炎運,即火德之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興於水,衰於土,旺於火。房地產的瘋狂將會給人民帶來災難。海洋發展計畫,同時要發展火藥與精神文化才能使中國強大。水為印為智慧,必須放棄粗放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教育、科技,多種樹木,發展水利農業。努力建設綠色城市和智慧城市將是我國的發展目標。
2008- 2018年丁卯運:丁運生己土,雖有葵水回克丁火,然印星有傷。丁卯大運,甲木強、政權會更加牢固,國力會增強;丁火瀉秀,代表創新和改革的欲望。卯酉沖體現的是社會矛盾。至2018年丙寅大運戊戌流年,中國將國力會發生巨變,四方國家前來朝賀。回顧過往,逢己土年皆有大事發生。
中國的歷史一直是由三大龍脈主導國運,賀蘭山脈六盤山脈秦嶺山脈一帶是中龍之氣最重的地方,從西周開始,中國主要由中龍主管國運,中龍的龍氣比較持久,所以適宜長治久安。燕山山脈太行山脈一帶是北龍之氣最重的地方,自元明兩朝開始,中國的國運移交給北龍管理,北龍的龍氣因爆發力強,所以後勁不足。大別山脈武夷山脈一帶是南龍之氣最重的地方,明朝的興起以及中華民國都是在南龍的庇護下誕生的,但南龍的龍氣一直比較弱,所以可興但不可圖長治。
中龍、北龍一直以來都是輪流主導國運的,南龍因為本身氣弱,而主要擔負帝王出現和政權興起的責任。所以歷史上統一的王朝都基乎建都在西北地區中原地區(秦嶺以北的中原地區)和燕地一帶,而多數開國領袖和起義事件的出現都多在南方地區
當下中國的都城在北京市,北京屬燕地,也就是說在北龍的龍氣範圍內。北龍最後的一次小運八運會在2004- 2023年,龍氣將在這次八運末,也就是2024年左右在爆發完小運九紫火之後損耗殆盡,所以遷都之事得安排進日程,否則龍氣耗盡,國運衰退。因此最好在2023年的年底前把首都從北京遷至中龍的範圍內,也就是西北地區、中原地區(註:秦嶺以北的中原地區)。
根據地形分析來看,主吉西北地區,次吉中原地區秦嶺以北的中原地區),下吉南方地區。若要建造一個全新的城市,以拉動區域經濟成長,西北可在渭南蒲城建都,中原可在濮陽南樂建都,南方可在南陽唐河建都。

事件經過

民間進程

1980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汪平首先提議共和國首都需遷離北京。
1986年,又有學者提出北京面臨遷都的威脅,引發了民間和媒體熱烈討論。
2006年3月,479名全國人大代表聯名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案,將首都遷出北京。
2007年11月,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文,稱“中國應認真考慮遷都”。
2010年9月17日當晚,央視主持人白岩松主持《新聞1+1》中,以“令人崩潰”,“慘不忍睹”,“世紀之堵”的字眼來形容,稱其可以在北京堵車史上記下一筆。
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理事陳寶存稱,北京“首堵”已成常態,不“遷都”已經很難改變城市的路況。
2010年12月13日,上海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晗耀當著媒體面公開發表“遷都”言論,“要想解決北京集中爆發的城市病,遷都是一個最好的選擇。”
2015年6月,有川籍學者提出,遷都還需待時日,但若真要遷都,新城選址的地點不會像某些“專家”說的那樣在南方地區,而更應該在西北地區秦嶺以北的中原地區

遷後的北京

一是維持北京的首都地位不變,只是對城市結構和職能稍作一點調整。
二是建設“副都”,主要是分擔城市中心區過於龐雜的部份功能。
三是實行“雙都”或“陪都”制度。“雙都”一般是指一個政治都,一個經濟都。
四是“遷都”論,另擇一佳地建立新都,讓北京成為真正代表中國的“文化之都”,而將其它功能分解出去。

外國實例

1960年4月21日,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
1972年,貝里斯首都貝里斯市遷至貝爾莫潘
1983年3月10日,象牙海岸首都阿比讓遷至亞穆蘇克羅
1991年12月,奈及利亞首都拉各斯遷至阿布賈
1997年12月10日,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拉木圖遷至阿斯塔納
1999年7月1日,德國首都波恩遷至柏林
2005年11月7日,緬甸首都仰光遷至內比都
2017年,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計畫遷至聖地亞哥-德爾埃斯特羅
2020年,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計畫遷至太子城

各方評價

河南省社科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王建國:個人認為北京遷都的說法很無聊。說不好聽點兒,就是八卦,因為根本不可能啊。要討論這個話題,首先要問為什麼遷都?有科學依據嗎?有調查數據嗎?兩片嘴張開了隨便說,那說什麼都行。有人說遷都是因為北京缺水,那么修建南水北調那么大的工程是為了什麼?
近些年,也有一些國家遷都,比如巴西遷都巴西利亞、德國遷都柏林等。巴西遷都的原因首先是安全,德國遷都是因為舊首都就是柏林。看起來每個國家遷都都是有原因的。而北京遷都的說法,目前仍無據可查。
其次,遷都是一項繁瑣的工作,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絕不是簡單說把行政機構搬離就算遷都了。
一個國家的首都需要是政治、經濟、文化甚至交通、科技的中心。因此,即便行政機構搬到新地點,也未必能發揮出首都所應起到的效應。畢竟,首都的地位、形成,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完成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