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袍(古代家居常服)

道袍(古代家居常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道袍,是源於明代一種服飾。是明代男子居家時的外衣,也可以作為襯袍或平民男子婚服。後演變為道教服飾。

道袍直領大襟,兩側開衩,接有暗擺,以系帶繫結,領口常會綴上白色或素色護領。大袖或直袖收祛。穿著時可配絲絛、布制細腰帶或大帶。朝鮮王朝後期的道袍系帶變寬,並移到接近正中位置繫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袍
  • 外文名:daopao
  • 發源於:明
  • 形制:通裁製
  • 拼音:dào páo
  • 注音:ㄉㄠˋ ㄆㄠˊ
  • 流行國家:中國、朝鮮
  • 類別:明代男子服飾
道袍簡介,結構,關於暗擺,書籍記載,清代道袍發展,朝鮮道袍遺存,

道袍簡介

道袍在古代底層社會勞動者皆有穿著,並非儒生專用,亦非禮服,而是居家常服。道袍的流行變化往往體現在暗擺的結構、衣身長短、袖子寬窄上。從明清小說、筆記的描述來看,道袍總的趨勢是兩袖不斷增寬,大而長的袖子受到人們的青睞,清朝馮夢龍評《掛枝兒》中有一首《子弟》,描寫了年輕人的時髦裝束:“白綢衫一色桃紅褲,道袍兒大袖子,河豚鞋淺後根。”到明末,袍服的“大袖子”已經發展到有些誇張的地步,葉夢珠《閱世編》詳細記錄了衣身和衣袖的變化:“公私之服,予幼見前輩長垂及履,袖小不過尺許,其後衣漸短而袖漸大,短才過膝,裙拖袍外,袖至三尺,拱手而袖底及靴,揖則堆於靴上,表里皆然,履初深而口幾及踴,後至極淺,不逾寸許。”這裡說到衣短才過膝、拱手而袖底及靴,與清代《醒世姻緣傳》的描寫完全一致。

結構

道袍形制為通裁製(上下通直,不別衣裳),直領,右衽大襟,內襟多為直領斷衽,袖型直袖大袖皆有。
領子常鑲白色或素色護領,以系帶繫結,衣身兩側開叉,從外襟左側和內襟的右側開叉處分別接出一片布,打兩道死褶或不打褶,納入後襟至中脊處,謂之“暗擺”。

關於暗擺

道袍的暗擺,多為三幅布接成(見《朱氏舜水談綺》);可打三道褶或不打褶。其暗擺多為三幅布拼接,加上衣服上的布幅,總布幅數又恰巧為十二幅(前兩幅,內兩幅,後兩幅,雙擺各三幅,一共十二幅),也應和《禮記·深衣》中的“制十有二幅.以應十有二月”。象徵著一年十二個月中有六陰六陽。暗擺形制眾說紛紜至今民間沒有完整嚴謹的復原出來。

書籍記載

觚不觚錄》中記載: 褶袴戎服也,其短袖或無袖,而衣中斷,其下有橫褶,而下腹豎褶之。若袖長則為曳撒,腰中間斷以一線道橫之,則謂之程子衣。無線導者,則謂之道袍,又曰直掇。此三者,燕居之所常用也。邇年以來,忽謂程子衣道袍,皆過簡。而士大夫晏會,必以曳撒,是以戎服為盛,而雅服為輕,吾未之從也。
《閱世編》記載:“服各色花素綢紗綾緞道袍,其華而雅重者,用大絨繭綢,夏用細葛,庶民莫敢效也;其樸素者,冬用紫花細布或白布為袍,隸人不敢擬也……予幼見前輩長垂及履,袖小不過尺許,其後衣漸短而袖漸大,短才過膝,裙拖袍外,袖至三尺,拱手而袖底及靴,揖則堆於靴上,表里皆然。”
《金瓶梅詞話》第三十回:“翟管家出來,穿著涼鞋浄襪,絲絹道袍。”
馮夢龍所著 《喻世明言》第一卷:“那典鋪正在蔣家對門,因此經過。你道怎生打扮?頭上帶一頂蘇樣的百柱鬃帽,身上穿一件魚肚白的湖紗道袍,又恰好與蔣興哥平昔穿著相像。”
石點頭》第四回描寫道:“方氏正倚著門屏邪視,只見一個後生,撇地經過。頭戴時新密結不長不短鬢帽,身穿秋香夾軟紗道袍,腳穿玄色淺面靴頭鞋,白綾襪上,罩著水綠縐紗夾襖,並桃紅縐紗褲子。手中拿一柄上赤真金川扇,掛著蜜蠟金扇墜,手指上亮晃晃露著金戒指。”《雲間據目抄卷二·記風俗·服飾部分》:“布袍乃儒家常服,邇年鄙為寒酸。貧者必用?絹色衣,謂之薄華麗。而惡少且從典肆中,覓舊段舊服,翻改新制,與豪華公子列坐,亦一奇也。春元必穿大紅履。儒童年少者,必穿淺紅道袍。上海生員,冬必服絨道袍,暑必用騌巾綠傘。雖貧如思丹,亦不能免。更多收十斛麥,則羢衣巾蓋,益加盛矣。余最貧,最上儉樸,年來亦強服色衣,乃知習俗移人,賢者不免。

清代道袍發展

道袍在清代因受到易服的影響,在民間已經絕跡,而乾隆卻為了模仿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穿著道袍的畫像。
著道袍的乾隆著道袍的乾隆
此外,道袍在清代戲劇服裝也有自己的發展,普遍稱為“男褶(音:學)子”。褶子是舞台上用途最多、最為常見的一種袍式服裝,屬於便服類,文武、貴賤、老少均可穿用。有花素、軟硬之分,軟者為縐綢類,硬者為緞地。根據人物的不同身份、性格而穿著各異。暗擺在乾隆時期仍留有暗擺,後隨著時間流逝漸漸消失。

朝鮮道袍遺存

男裝衣短,褲長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著道袍或朝鮮長袍者。道袍是過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後成為男子出門時的禮服。長袍當大衣穿,有單、夾、棉之分。其道袍形制源自其宗主國——中國,朝鮮道袍後期系帶變寬,並移到接近正中位置繫結。但由於朝鮮文化和生活習慣的獨特性,朝鮮道袍逐漸形成朝鮮特色。但要說明的是朝鮮道袍由於明亡後,服裝逐步國俗話,其暗擺在明代道袍的基礎上逐漸演化出自身的特色。
朝鮮道袍的暗擺展開圖朝鮮道袍的暗擺展開圖
穿道袍的現代韓國人穿道袍的現代韓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