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縣玉蟾岩

道縣玉蟾岩

該址位於湖南省道縣西北20公里壽雁鎮,是一處文化性質單純、文化內涵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洞穴遺址,時代距今約16500年以前。該遺址首次發掘在1993年,1995年第二次發掘,被評為1995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道縣玉蟾岩
  • 出土地點:湖南省道縣西北20公里壽雁鎮
  • 館藏地點:道縣壽雁鎮白石寨村
  • 所屬年代:時代距今約10000年以前
  • 意義:世界上發現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標本
地理位置,農耕文明,永州喝螺,玉蟾岩文明史,

地理位置

遺址文化堆積厚1.2——1.8米,出土遺物主要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製品及大量的動物遺核,呈現出由舊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過渡的面貌,時代約在1萬年前。特別在兩次發掘中均發現有稻穀遺存,經專家鑑定為栽培種,尚保留野生稻、燦稻及粳稻的綜合特徵,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標本,刷新了人類最早栽培水稻的歷史紀錄。

農耕文明

“民以食為天”,所以我們把生產糧食的農業視為第一產業,人類文明,最早是農耕文明。農耕文明起源於何時?傳統的認識是:中國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大量距今7000年的炭化稻穀,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農作物。
這一認知,在1995年被湖南道縣一個俗名蛤蟆洞、學名玉蟾岩的小山洞的考古發現改變了。
玉蟾岩遺址位於道縣壽雁鎮白石寨村,文化堆積厚1.2-1.8米,出土物主要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製品及大量的動物遺骸,呈現出由舊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過渡的面貌,時代約在1萬年前。
1995年11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所長對卞向和說,當時在玉蟾岩遺址發現中,只發現2粒半古稻穀。經鑑定:這是栽培種,尚保留野生稻、秈稻及粳稻的綜合特徵,距今1.2萬年至1.4萬年——這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標本!2004年11月,中美聯合考古隊在玉蟾岩遺址再次發現5粒古稻穀,人類稻作起源的謎底揭開了。
從採集漁獵走向農耕時代,人類經歷自身的第一次革命。玉蟾岩遺址證明:這次革命,就發生在湖南道縣!

永州喝螺

玉蟾岩的秘密,還不僅僅藏在幾粒稻穀上。隨著挖掘的深入,考古學家在這裡發現了目前世界上人工遺存中最古老的獼猴桃、梅等果實標本,發現了包括被捕獲的天鵝、鴛鴦等27種鳥類(原始狩獵之源),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陶器遺存陶片(原始手工業之源)……
道縣玉蟾岩遺址出土的一萬年前的永州喝螺道縣玉蟾岩遺址出土的一萬年前的永州喝螺
有意思的是,這裡有大量去掉了尾端的螺殼化石,說明遠古的道縣人已經懂得怎樣吃螺了——看來永州喝螺的來頭不小,居然有上萬年的歷史!應該算是世界上最早且流傳至今的地方特色小吃了吧。
道縣玉蟾岩

玉蟾岩文明史

美國《考古科學雜誌》2009年刊發文章認為,玉蟾岩陶器的出土,表明玉蟾岩遺址存在資源強化利用的現象,這是人類從定居走向農業生產的先兆。隨著氣候的變化和人口的增加,可供玉蟾岩食用的動植物資源日趨不足,玉蟾岩人加強了現有資源的有效利用,孕育了原始農業。
我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認為,人類進入文明社會有四大標誌:一是陶器及青銅器的發明,二是農業的產生和發展,三是城市的興起和繁榮,四是文字的出現。而人類步入文明關鍵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玉蟾岩都走在了前列。由此可見,瀟水流域在中華遠古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上都有著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2001年3月,玉蟾岩遺址被中國社科院列入中國20世紀100項重大考古發現;2001年6月,玉蟾岩遺址被國務院批准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玉蟾岩,成了世界稻作文明起源的“聖地”。
在玉蟾岩發現1萬年前的陶片、水稻種,證明了中國是世界上製作陶器,進行水稻種植國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