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之道

廣西出版傳媒集團打造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稻之道》,定於1月5日~10日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稻之道
  • 外文名:The Story of Rice
  • 出品公司:廣西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導演:王星羽
  • 類型:紀錄片
  • 上映時間:2016年1月5日
  • 對白語言:漢語國語
  • 線上播放平台:CNTV
劇情簡介,分集介紹,第一集 稻之源,第二集 稻之神,第三集 稻之田,第四集 稻之人,第五集 稻之味,第六集 稻之恆,

劇情簡介

廣西出版傳媒集團打造的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稻之道》,定於1月5日~10日在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
欄目播出。該紀錄片為國家“十二五”重點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規劃項目。
2012年10月,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斌在《自然》雜誌發表論文證明與栽培稻親緣關係最近的野生稻現存於廣西南寧周邊地區。廣西出版傳媒集團在此研究基礎上,立項啟動大型人文歷史紀錄片《稻之道》拍攝,歷時3年製作完成。《稻之道》是我國首部稻作文化影像作品。全片6集,分別為《稻之源》《稻之神》《稻之田》《稻之人》《稻之味》和《稻之恆》。以“稻”為中心線索,從考古學、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生物學、農業科技等角度全面展示稻作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歷史意義,系統展示廣西稻作文化與中國乃至世界歷史文化的關係。片中涵蓋了廣西與稻作有關的重要人文、自然景觀和民族文化風貌,展現出廣西在稻作文化起源、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及獨特貢獻。採訪了包括袁隆平、梁庭望等多位專家。

分集介紹

第一集 稻之源

稻米、小麥、玉米是世界三大主糧,稻米養育了地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小麥起源於西亞、玉米起源於南美早已有了定論,那么稻米栽培起源於哪裡?
餘姚姚江邊上的河姆渡遺址是舉世矚目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在這個距今7000年的村落遺址中,出現了懸空的房屋,這些房屋被稱為乾欄式建築;還發現了大量用石塊、獸骨和木頭製作的農具。尤其重要的是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炭化稻米,證明了在那個年代人類已經開始食用稻米。
隨著之後不斷有新的考古發掘,人類開始食用稻米的時間不斷向前推進。距今11000年的浙江上山遺址以及距今12000年前的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中都出現了稻穀存在的痕跡。
美國的農業考古權威馬尼士,曾經為小麥起源於西亞和玉米起源於南美提供了有力的考古證據。中國眾多的稻作遺存考古發現,讓他和中國著名考古專家嚴文明為稻作起源於中國提供了豐富的證據。
本集以大量的考古發現為依據,證明了人類在一萬年前開始將野生稻穀馴化為栽培稻,證實了中國是現代栽培稻的起源中心,發明稻米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社會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除了眾多的考古證據之外,在廣西深山裡的東蘭縣巴英村,寨老廖熙福和他的村民們正在準備一場盛大的祭祀儀式,這種傳承千年的儀式也似乎從民俗學的角度證明了稻作與中華民族的密切關係。
本集看點:
  1. 考古發現的人類最早的栽培稻穀;
  2. 河姆渡、良渚文化中呈現的稻米文明;
  3. 中國人最早發現並栽培了稻米。

第二集 稻之神

稻米不僅是許多民族賴以生存的主要糧食來源,也成為他們的精神寄託。 臨近春節,在東莞打工的廣西東蘭縣巴英村村民廖慶催回家了,他要參加農曆新年後的第二舉行的祭祀青蛙的螞拐節
銅鼓是壯族舉行各種慶典儀式中必不可少的樂器。以壯族為代表的中國西南各民族都使用銅鼓,其中一些大型銅鼓都以青蛙作為紋飾或者裝飾。在中國的桂西南大地,在左江的支流明江沿江綿延200多公里的78處岩壁上畫著無數紅色人像,都是舉手半蹲式姿態,還有很多車輪狀的圖案,覃彩鑾從壯族銅鼓中找到了相同的圖案。花山崖畫或許正是一場聲勢浩大的祭祀活動的寫實畫卷。
除此之外,廣西平果縣壯族農曆三月三的歌圩節,廣西田陽縣敢壯山每年農曆三月初八的祭拜創世始祖布洛陀活動,廣西龍勝縣龍脊梯田爬坡節,貴州三都縣水族卯坡節,這些與稻米同生共長的節慶和儀式,就是這些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貴州西南的雷山縣桃江村,保留著古樸的“開秧門″儀式。距離貴州三千多公里的日本,開始插秧之前也要舉行插秧節,日文稱為“植田祭″。日本的“御田植祭″儀式經過藝術家的多次改良,更加儀式化和富有美感,但學者們認為它來自於中國的開秧門儀式。
過完新年,廖慶催就要去廣東工廠打工,想到父親既要幹活還要當村裡的麽公,他的心情也有些複雜,廖慶催說他將來還要回到家鄉。隨著工業文明的興起,農耕時代的傳統面臨著挑戰,但更多人依然堅守著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
作為人類的主食的稻米,衍生了豐富多彩的稻作文化。本集以廣西東蘭縣巴英村壯族祭祀水稻益蟲-----青蛙,俗稱螞拐的節日為主線,多元展現以中國為代表的源遠流長的稻作文化,並展現了中華稻作文化向世界的傳播及其影響。
本集看點:
  1. 瀕臨絕跡的廣西東蘭縣巴英村壯族螞拐節全過程;
  2. 亞洲各國重要的稻米節日;
  3. 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稻米節日。

第三集 稻之田

本集以盛產優質大米的廣西上林縣稻農覃建英夫婦生活與勞作的故事,展現水稻從播種、插秧、田間管理到收割的生產全過程,
與小麥種植不同,水稻種植對水、土壤、溫度、陽光的要求要比小麥嚴苛得多。覃建英夫婦在整個水稻生產活動中,每個階段都充滿艱辛。如覃建英冒著寒雨插秧,頂著炎熱施肥,憂心鼠患、稻瘟病、卷葉蟲等病害......覃建英作為一位普通的農民,也代表著一代農人,他們用自己的汗水陪伴著稻米的生長。精耕細作來自於水稻種植,普普通通的稻米浸透著農人的汗水與辛勞。
自古以來,農業一直是國家最重要的經濟活動。在古代,全國開始春耕之前,皇帝都要率領文武百官舉行儀式,皇帝親自下田耕作,這就是“籍田”儀式。在統治者的重視下,中國的農業技術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五大農書《氾勝之書》《齊民要術》《陳旉農書》《王禎農書》和《農政全書》充分展現了中國古代優秀的傳統農耕技術。清朝康熙皇帝監製的《耕織圖》用形象的方式記錄了耕作和紡織的整個過程。在中華民族漫長的歷史進程中,稻米漸漸成為最重要的糧食作物,有著其它農作物所沒有的尊寵的地位。
中國的人口一直占世界人口的1/4到1/3。精耕細作提高了稻米產量,促進了人口的增長;不斷增加的人口又對農業生產技術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中國為代表的稻作農業的進步,催生了獨特的文明發展之路。而正是精耕細作這樣的生產方式影響著中國的文化性格。
本集看點:
  1. 上林獨特的稻田美景;
  2. 稻米種植全過程揭秘;
  3. 中國古代農作技術的發展。

第四集 稻之人

本集圍繞稻米揭示中華民族對世界糧食安全的巨大貢獻,展現新中國農業科學家和普通農民為了讓中國人民“吃飽飯,吃好飯”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其中袁隆平等一批科學家的故事讓人為之動容。
中國現代稻作科學主要奠基人丁穎運用雜交育種的方法,培育出了數個高產的水稻品種,為中國現代稻作科學奠定了基礎。丁穎的學生黃耀祥20世紀50年代,開創了水稻矮化育種,培育出生長快、高光效、高產的矮桿良種,開啟水稻育種的第一次綠色革命。
1970年10月,袁隆平的學生李必湖與三亞南紅農場的技術員馮克珊在當地的一個水溝旁發現了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株。袁隆平將這一株野生稻命名為“野敗”。這株不起眼的野生稻,為雜交水稻研究的成功打開了大門。
全國各地的農業科技人員開始利用天然的野敗稻種進行雜交水稻育種試驗,1972年冬,顏龍安率先育成了中國第一個雜交水稻不育系。上世紀80年代,謝華安培育出的優良稻種“汕優63”,從1987年起連續15年種植面積冠居全國,單年最大種植面積超過1億畝,是迄今為止國內種植面積最大、推廣速度最快、連栽時間最長的品種。
經過無數人的艱苦付出,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袁隆平提出的雜交水稻育種試驗終於獲得成功,這被稱為水稻的第二次“綠色革命”,中國的雜交水稻育種技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本集看點:
  1. 雜交水稻培育揭秘;
  2. 水稻第一次綠色革命;
  3. 農業科技人員培育稻米的艱辛過程。

第五集 稻之味

民以食為天,作為人類主糧的稻米是許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人類食用稻米的方式影響著民族的文化。
黑龍江五常市的農民於殿紅種田已經二十多年,他現在經營著村里900多畝稻田,為了童年記憶中稻米的香氣和味道,他一直堅持用原生態有機的方法種地。
浙江嘉興市徐志寶的糕點店以製作各種糕點為主,每當節日慶典,或舉行紅白喜事,當地人都需要定製大量的米制糕點,為了堅持這份傳統,老太太的小店30多年沒有關門休息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獨特的風情離不開獨特的美食,一個習俗也因為一份精美的米食而得到延續,平常生活中的這些細節,經年累月成了風俗,更成了文化。酒和醋都是由稻米釀造,卻味道迥異,使日常生活的味道更加醇厚。在歷史上,山陰甜酒讓王羲之陶然忘我,思如泉湧,寫下了千古名篇《蘭亭集序》。
南寧,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喜歡食用米粉的廣西人驕傲地稱她為“米粉之城”。這裡集中了廣西不同地域、不同吃法、不同口味的各種特色米粉。在廣西,除了米粉,還有捲筒粉、粉餃、粉蟲等花樣繁多的米制食品,受到人們的廣泛喜愛。凌晨4點半,廣西南寧的黃阿婆粉蟲店也開始為當天的食材忙碌起來。看似簡單的粉蟲,幾十年不變地滿足一代代南寧人的口味,這背後醞含她們一家人對傳統工藝的執著和探索。
任何一種食物的味道,不僅來自食物本身,還來自於一個個不為人所知的普通百姓,來自於他們對糧食的敬畏,和在每一環節付出的默默辛勞。
本集通過稻米的烹食,告訴人們一個道理:普通的稻米承擔著不普通的使命,平常的生活蘊含著深刻的生命啟示。
本集看點:
  1. 稻米的烹製歷史;
  2. 稻米及米制食品的美味展現;
  3. 普通人的感人故事。

第六集 稻之恆

養育人類上萬年的稻米正面臨著自然環境與文化生態的嚴峻挑戰,面對著被污染的河流與土地、正在漸漸消失的古老村寨、無人耕種的荒田和被遺忘的習俗,誰來守護小小的稻米?
70多歲的侯阿婆侯玉金是龍脊古壯寨一位受人尊敬的長者。阿婆丈夫去世得早,她靠著一個人種幾畝稻田,把兩個閨女培養成人。閨女長大出嫁後,這間上百年的祖屋平時就剩下她一個人。龍脊梯田成為聞名海內外的旅遊名勝之後,阿婆住的古屋也成了景點。阿婆平日守著古屋,給客人煮油茶,作講解員,大女兒給村里編排舞蹈,舞蹈演員都是龍脊的普通村民,這些舞蹈的動作都來源於他們的日常耕作,這種傳統的文化形態也只是為了吸引遊客才保留了下來。
文化學者玄松南多年來致力於稻作文化保護,常年奔波于山寨田埂。在玄松南眼裡,這些深山裡的民族山寨,存活著很多與稻作農業伴隨而生的風俗,這些原始的稻作文化密碼記錄著一個民族成長的經歷。然而,日漸消亡的稻作文化讓玄松南感到傷感與無奈。
與文化生態一樣,稻米的自然環境也危機重重。為了提高稻米產量,過量使用化肥和農藥,加劇了水和土壤的污染,稻米的栽培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形勢。隨著社會的發展,栽培稻的祖先野生稻的生存環境遭到破壞,野生稻大面積消失,作物種質資源專家楊慶文與陳成斌奔波於野外山林,尋找並保護這些瀕臨滅絕的野生稻,為了稻水的優良基因得以延續,保持水稻基因的多樣性。
野生稻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其蘊含著稻米的原始基因。探索稻米的起源,必須依賴野生稻。2012年10月4日,中國科學家韓斌在世界上最權威的科學雜誌之一《自然》發表了一篇生物學論文,他運用最新的生物基因工程技術,發現現代栽培稻與廣西的野生稻最具親緣性,說明世界稻作很有可能起源於中國廣西。
本集看點:
  1. 龍脊古壯寨風情;
  2. 野生稻資源保護;
  3. 基因技術揭秘水稻起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