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道德經·民不畏威,則大威至》選擇《道德經》。本章著重講統治者要有自知之明,反對採取高壓政治,反對肆無忌憚地壓榨百姓。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原文,譯文,注釋,引語,評析,作者簡介,作品簡介,

基本信息

出處】道德經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戰國時期

原文

民不畏威①,則大威至②。無狎③其所居,無厭④其所生。夫唯不厭⑤,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⑥,自愛不自貴⑦。故去彼取此⑧。

譯文

當人民不畏懼統治者的威壓時,那么,可怕的禍亂就要到來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謀生的道路。只有不壓迫人民,人民才不厭惡統治者。因此,有道的聖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現;有自愛之心也不自顯高貴。所以要捨棄後者(自見、自貴)而保持前者(自知、自愛)。

注釋

1、民不畏威:威,指統治者的鎮壓和威懾。此句意為,百姓們不畏懼統治者的高壓政策。
2、大威至:這個威是指人民的反抗鬥爭。
3、無狎:狎通狹,意為壓迫、逼迫。無狎,即不要逼迫的意思。
4、無厭:厭指壓迫、阻塞的意思。
5、不厭:這個厭指人民對統治者的厭惡、反抗鬥爭。
6、不自見:不自我表現,不自我顯示。
7、自愛不自貴:指聖人但求自愛而不求自顯高貴。
8、去彼取此:指捨去“自見”、“自貴”,而取“自知”、“自愛”。

引語

上一章講自知之明,是就一般情況而論的。本篇他認為,老百姓一旦不畏懼統治者的殘暴統治,那么可怕的反暴力鬥爭就要發生了。他希望統治者不要自居高貴,而要自知、自愛,拋棄自見和自貴,這樣,他就不會遭到人民的反抗。此章講“不自貴”,與十三章講“貴身”、四十四章講“名與身孰親”的內涵不同。“貴身”講維護人的尊嚴,自重自愛,不以榮辱優患和其它身外之物損害了自身的尊貴;“名與身孰親”則說人的價值比虛名和貨利更可寶貴,不要為爭奪身外的名利而輕生傷身。

評析

有的學者認為,“這一章可以看出老子對人民壓迫鬥爭的敵視”(《老子新譯》)。當然,我們認為老子不希望暴亂,不管是統治者的高壓暴政,也無論人民的反抗鬥爭都極力加以反對,這是因為暴亂將給社會造成嚴重災難。那么,只要仔細加以分辨,我們就會得知,老子重點反對的是統治者的高壓政策和自見、自貴的政治態度。因為人民的反抗鬥爭必須有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只有當統治者對人民實施暴政,壓迫和掠奪人民的時候才會發生。所以老子警告統治者,對待人民必須寬厚,“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如果只是憑藉恐怖手段,使人民民眾無法照舊生存下去的話,那么老百姓就會掀起巨大的暴動,反抗統治者的暴政。然而,老子對當世的統治者們失去了信心,而把希望寄托在理想中的“聖人”身上,只有“聖人”才懂得這個道理。聖人有自知之明,有自愛之心。他不會自我顯示,不會自我抬高,這樣就可以取得人民民眾對他的擁護和支持。由此,我們感到,老子這一章的內容,正是表達了人民的願望,而就不僅僅是對人民反壓迫鬥爭的敵視了。

作者簡介

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老子像老子像
老聃(dān)(約前571~前471),字伯陽,諡號聃。又稱李耳(古時“老”和“李”同音;“聃”和“耳”同義)。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此地本是封於西周的陳國,今河南鹿邑,安徽渦陽存有爭議)人。我國最偉大的哲學家和思 想家之一,被道教尊為教祖,世界文化名人。

作品簡介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七十二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