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門錢

過門錢

門箋,俗稱“過門錢”、“門吊子”或“花紙”,是中國傳統的年節門(窗)楣吉祥裝飾物。在山東集中流行於臨沂、濰坊、棗莊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過門錢
  • 俗稱:“過門錢”、“門吊子”或“花紙
  • 類型:裝飾物
簡介,民俗文化,文化價值,

簡介

“門箋”一詞最初見於《後漢書·禮儀志》,到了南宋,開始把春幡勝元旦(既春節)懸掛於門首。從幡勝到門箋,從絲絹到五色紙,走過了千餘年的漫長歲月,由“過門錢”改稱“門箋”。
門箋,民間一般都用紅棉紙或其他彩紙裁製而成,呈長方形,長約一尺左右,寬約七寸左右,四周鐫有圖案,鏤空的背飾有方孔錢紋、萬字紋、水波紋等。上為吉語題額,中為“吉慶有餘”、“五穀豐登”之類吉祥語或吉祥圖案,下呈多種多樣變化的穗狀。每逢春節(舊曆新年),貼上於門楣上,稱作“喜箋”。

民俗文化

“過門箋,落門箋,落到地上都是錢”。張乃蒼隨口哼出的一句民謠就反映了當地農民對門箋的美好寄託。張乃蒼是郯城縣馬頭鎮萬高冊村的一位普通村民,也是該村現今僅存的幾家手工製作門箋的手工藝人。
提到門箋,張乃蒼非常激動,連忙把記者迎進了自己的家。在張乃蒼的印象中,自己七八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家人學習製作門箋了,剛開始是乾一些技術含量不大的補門箋的活,後來慢慢地耳濡目染,十幾歲的時候自己就能獨立製作門箋了。
據馬頭鎮政府宣傳委員徐玉清介紹,郯城掛門箋始於明末年間馬頭鎮小馬頭村,馬家開始做,後傳到盛村,該村一王姓藝人技藝高超,由於他製作的門箋式樣精美,且又能給人們帶來喜氣盈門的吉兆,結果銷路打開,村人紛紛登門拜師學藝,一一都被回絕,後有鄰村姓凌的一戶大家與其聯姻,始學得製作門箋的技藝,19世紀30年代傳到萬高冊張家。

文化價值

過門箋作為一項珍貴的文化遺產,已被山東省莒縣申請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附加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