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尋繆斯

遍尋繆斯

《遍尋繆斯》是200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葉廷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遍尋繆斯
  • 圖書編號:893834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ISBN:710003914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書名:遍尋繆斯
定價:27.0
作者:葉廷芳
出版日期:2004-05-01
版次:1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

人在青少年時期最富生命活力,因而最愛夢想,喜歡天花亂墜地描繪自己的如意前程。記得在高小年代的一堂課上,老師點著一個個學生問:“你長大後想做什麼?”——“我要當科學家!”——“我想當航海家!”——“天文學家!”……。輪到我時,我吭哧了老半天,也找不到一個我想當的“家”,卻脫口而出:“我要尋找繆斯!”
這個我偶爾從什麼書上揀來應急的詞兒一時把師生們弄得滿頭霧水,卻朦朦朧朧揭開了我的生命追求。那時誘使我想去叩問繆斯的門徑的第一個信號是自己的嗓門:在每天必須往返的五里之遙的路上,我模仿的民間“大班”(即“戲班子”)旦角演唱的腔調被同學們夸為“鐵嗓門”。這一特長進中學後居然得到音樂老師的確認和鼓勵,他認為我的音色比那位在全校已經小有名氣的同學要好,並表示願意每天早晨提前起床來音樂室指導我練聲。這位老師的愛生熱誠激發了我整個青年時代的音樂愛好:中學時期就積極組織合唱團,排練難度甚大的《黃河大合唱》等歌曲;大學時代偶爾創作的一首歌曲居然得到專家的肯定,並用來在我所在的北京市大學生合唱團作示範講授,這導致我在北大主持不止一個業餘社團的工作;直到“文革”中的“五·七幹校”時期還充當“文工團”里的獨唱角色。甚至現在,早已年過花甲的我有時還在聚會的場合一展歌喉,不經意中對步步進逼的自然法則發一聲吼叫。是的,音樂這種時間的藝術,它在伴隨你的生命流逝的時候,同時也為你的生命把那段時間贖回了!
音樂不僅拓展了我的精神空間,充實了我的生命內涵,而且還引導我與德意志的那位偉大男性——貝多芬的精神相遇,使我在命運的襲擊面前,讓它充當了我的另一聲,而且是更重要的一聲吼叫:“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不讓它毀滅我!”如果說,以前對付命運的來襲都是被動的、條件反射式的本能自衛,因而視之為一種不幸的遭遇,從現在起我則懂得怎樣從精神上武裝自己,自覺地去抗衡命運了。這方面後來當然還得加上其他國內外思想家的啟迪,但貝多芬無疑是我第一位精神嚮導。可以說沒有任何其他人的聽覺作品像貝多芬的樂曲特別是《命運》那樣讓我百聽不厭,而且每次聽了都熱血沸騰,熱淚盈眶。他的這種雄渾豪放的風格,不僅陶冶了我的內在氣質,而且也培養了我的審美情操,使我對不拘節度的浪漫派藝術的愛好甚至超過了典雅明晰的古典派藝術。
然而,我在音樂方面的愛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一方面是我自知在這條路上對我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障礙:無法使用樂器。而且我認為,一種愛好或技能一旦走向職業化,也許就會失去魅力,因為你想彌補的差距越小越會失去激情;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我與生俱來的還有另一種天性:對文學的愛好。這個信息也是從國小獲得的。它來自一篇以《我的母親》為題的作文,我以樸實的語言抒寫出我在母親懷裡的幸福與失去母親後的悲苦。也許這種強烈的對比打動了人心,博得老師們的一片喝彩,因而獲得全校作文比賽一等獎。這刺激了我對文學的興趣,覺得這種文字的藝術更能淋漓盡致地傾瀉自己內心的感情。後來高中時又是一篇作文,一篇以鄉村生活為題材的小說得到老師的誇獎,同學們把我歷來擔任的英語課代表改選為語文課代表,這第一次誘發了我當作家的夢想。但我發現凡作家多半都是由社會的課堂造就的,而不是由正規的科班培養出來的。所以考大學時我沒有填寫文學系的志願,而報考了外文系,想通過外文溝通外國的文學,並且把尋找文學中的繆斯當作我的中心目標。入北大後首先參加了學生業餘文學社團“紅樓社”,後來還成為該校文學創作組核心組成員。那時我的文學興趣主要是詩歌,整個大學階段我的睡眠很差,我乾脆利用那些漫長的失眠之夜進行詩歌創作的醞釀。但奇怪,自從60年代中期去南方農村參加“四清”開始,我的詩情驟然減退,特別是經過了“文革”幾乎蕩然無存,而且連研究詩歌的興趣也喪失殆盡。這也許是上蒼的安排,因為這時期我生命航程中的另一重要階段開始了:與德意志文化培育的另一位偉大男子——卡夫卡的精神相遇了!“觸發器”首先是他的《變形記》。主人公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病變而完全改變了在家庭乃至社會中的地位,與我小時候由於跌傷致殘而成為家庭的“多餘人”和社會的棄兒(連考中學都遭拒絕——那是解放前夕)十分相像。這一命運遭襲的內心“共振”使我很快進入卡夫卡的作品,從而決心把研究重點從詩人海涅轉向小說家卡夫卡;從抒情的轉向敘述的,傳統的轉向現代的。而已經跑掉的詩情使我較順利地完成這一戰略方向的轉變。現在看來這一轉變對我來說多么及時和必要,它使我的人文觀念和審美觀念都經受了一番洗禮,一次蛻變,讓我在文學和藝術領域普遍看到了繆斯的現代原型,使我的審美視野從“模仿論”領域擴大到“表現論”領域。否則,我將永遠是“現代”的陌生者,而作為一個生活在現代的專業外國文學研究者,見到現代繆斯失語,會是多么可悲!因此,現在當我回顧當年詩情的丟失,真要感謝造化的成全了!
我與戲劇的緣分起始於童年時代的鄉村經歷。那是20世紀40年代。每年冬季鄰近的鎮上都有一次固定日期的集市,熱鬧好幾天,同時伴隨著民間“大班”的演出。帝王將相的金戈鐵馬令我驚心動魄,生旦角兒們的嘹亮歌聲更讓我神采飛揚。但解放後,不知為什麼,這些戲班子卻突然銷聲匿跡了,雖然並沒有看見誰發過禁令。這時候我已經上國中,我看出了農民們的文化饑渴,便利用寒暑假,組織本村的青年農民中的活躍分子,成立農村劇團,我自任編劇和導演。我嘗試編寫的第一齣戲是我根據報上一組連環畫改編的童養媳抗婚的故事。沒想到這么一出故事簡單、筆法幼稚的戲,卻得到農民民眾的熱烈歡迎,不僅在本村演出,而且還常被外村請去巡演。我被鄉親們的這種需要所激勵,樂此不疲地自編自導下去,有一個學期,竟晚了將近一個月才去城裡上學。在中學期間,偶爾省里有什麼劇團來縣城演出,我都不遺餘力地爭取去看。一出短小的黃梅戲《打豬草》,讓我如痴如醉。當時城裡有個業餘越劇團還把我吸收進去,讓我負責教唱越劇新唱腔。對戲劇的這一興趣大學期間被詩歌蓋住了,詩情消失後,曾有過幾次戲劇創作的嘗試,但那已是“文革”年代,根本就不是創作的環境;有的初稿雖也被誇為“有才氣之作”,但都因有“中間人物論”之嫌而自斃了。
青年時期萌生的戲劇情結後來在翻譯活動中再次復活起來。這首先見之於我的第一部翻譯劇作《物理學家》,它是享有世界聲譽的瑞士戲劇家迪倫馬特的代表作之一,發表後很快引起反響,並被搬上上海舞台。同時我寫的幾篇初步研究迪倫馬特的論文也在戲劇界產生廣泛影響。不久我又譯了幾齣迪氏的戲,它們都一一被搬上首都舞台。與此同時,幾篇關於布萊希特的論文也受到關注。這樣一來,我的一隻腳就被拴在戲劇界了:經常被邀去觀劇和評論。這固然耗去了我不少時間,卻也得到了報償:讓我看到了戲劇中繆斯的完型。因為戲劇必須通過舞台才能最後完成的。因此,大量看戲的“眼福”,既提高了我對視覺藝術的鑑賞能力,又擴大了我的藝術視野,從而使我對戲劇美學這一行有了一定的體驗,對我在戲劇領域的研究對象如布萊希特、迪倫馬特等這類既是劇作家又是舞台實踐家也取得較完整的理解和領悟。
建築方面的美意識萌發得較晚了,那還是隨著改革開放去了歐洲以後,看到人家的建築既宏偉壯觀,又多姿多彩,感到那簡直是聳立在大地上的雕塑品。又聽說許多建築物都經歷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才建成。這時我感到人們不是在完成一項技術工程,而是在追求一件藝術傑作。而我們自己的木構建築固然也獨具一格,但就風格的多樣性而言,不免單調;對藝術的追求和理論的建設也不如人家。於是就拿北京的建築現狀開刀,數落了它的許多不是,同時從美學上提出自己的巨觀構想,在北京市的理論喉舌上發表後,又被《北京晚報》分幾期作了轉載,一時街談巷議。不久,又在《人民日報》上連發兩文,強調《建築是藝術》,並《請建築師出來謝幕》,在建築界引起強烈共鳴,尤其是後者,好幾家報刊作了轉載。從此,經常收到建築界的邀請,要求參加他們的有關會議(當然都是有關建築文化和建築美學方面的),從而開始了一個外行在建築界的“客串”,並成了隸屬於建設部的中國文化協會環境藝術專業委員會的理事,先後兩次與建築界共同發起“建築與文學”筆會。因為有了一定的發言機會,就難免要對國家某些已建或將建的大型建築物乃至整個城市提出自己的看法,試圖用我從書本中和國內外考察中獲得的新知識、新理念在這一領域尋求我心目中的繆斯形象。尤其在涉及新舊觀念的問題上,都要與人爭一爭,辯一辯,而不管對方是不是權威,因為在觀念問題上有時權威也會落伍的。因此,收錄在本書中的有關建築包括文物方面的文章,你常常會聞到些許“火藥味”。
……

目錄

第一輯
壯麗的人生——紀念德國偉大詩人歌德250周年誕辰
巨人的威力
智慧閃光的集錦——談愛克曼《歌德談話錄》全譯本的出版
該向歌德學習什麼?
法蘭克福孕育了偉大詩人歌德——記法蘭克福歌德故居
“最終得前進才是”——魏瑪歸來
卡夫卡與尼采
永不枯竭的里爾克
他多么需要孤寂——里爾克與穆蘇古堡
卡夫卡:“不可摧毀”的精神核心
卡夫卡精神結構的二元對立
最後的高潮與尾聲——20世紀德國文學回眸
處處樸實無華——布萊希特晚年故居與墓地親歷記
錦繡中依然不失簡樸——布萊希特鄉間別墅
一代文壇巾幗——在安娜·西格斯百年華誕紀念會上的演講
世紀末贅語
怎樣看待諾貝爾文學獎
政治責任與怪誕藝術——絮談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格拉斯
他從“流浪漢”那裡“偷”來了“鐵皮鼓”——簡談格拉斯創作《鐵皮鼓》的藝術奧秘
在民族性上高揚現代性——與某報記者談高行健獲獎
走進警犬護衛的柴門——去迪倫馬特家做客
作家兼學者的風采——在穆施克家過聖誕
奈卡河畔聽新曲——漢斯·馬耶爾訪問記
一生都獻給學術的人
相見恨晚——悼馬丁·艾斯林
湖光塔影下的青春歲月——獻給北大母校百歲華誕
生命的最後衝刺——記田德望教授的《神曲》翻譯
外柔內剛的不屈女性
良師戈寶權
第二輯
建築的藝術屬性
對中國傳統建築的文化反思與展望
還建築師以崇高的地位
建築與文學之緣
偉哉,吳哥窟!
啊,巴羅克!
喔,悉尼歌劇院
歐洲古典建築的三頂皇冠
“童話國王”的建築狂想曲
德國的古堡
只有世界的,才是中國的!
我心目中的國家大劇院
不諧和中的大諧和——簡評安德魯國家大劇院之造型設計
智慧共享——談建築師的跨國“客串”
給國會大廈加冕——英國傑出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粗描
群樓有首——法蘭克福的建築景觀
蓋里:傑出的先鋒建築大師
建築:現代與古典的對話
住宅建築的人文要求
住宅建築的審美功能
住宅建築的百年大計
我們曾經忽視了什麼?
北京:最大的建築敗筆
什麼是“古都風貌”
維護文物的尊嚴
走出古城保護的誤區
歷史見證,還是文化遺存?——關於重修圓明園的爭論
關於保護圓明園遺址備忘錄
鄉村瑰寶
第三輯
當代審美風尚
魅力在“味兒”
貝多芬:置之死地而後生——維也納貝多芬故居感懷
一件不辱使命的藝術傑作——贊波恩的貝多芬水泥塑像
這裡永遠跳動著一顆偉大靈魂——薩爾茨堡莫扎特故居觀想
奧涅金,從文學到芭蕾
生命的禮讚——現代舞劇《大地震》觀後
古典與現代的“交響”——觀法國“巴羅克”芭蕾舞團演出
舞蹈場上的卡拉OK
追求途中的新里程
歐洲的現代“盜火”者——從凡·高說開去
創新:貴在常規以外
達利還沒有走
家雞與場雞引出的藝術哲學
江南遊子的水鄉情結——施懷谷的色彩世界
愛與美的對唱——“正大綜藝”百期談
解說的藝術
演講也是一門藝術
評審的尊嚴
第四輯
生命朝氣孕育的不朽傑作——小談《三個銅子兒的歌劇>)兼及青藝演出
《四川好人》何以火爆中國
悲喜劇藝術的奧秘在哪裡?——迪倫馬特創作特徵略述
悖謬:悲喜劇的秘訣——迪倫馬特悲喜劇《物理學家》賞析
經典的魅力——看軍藝演出《老婦還鄉》
北京人藝的新經典——贊《狗兒爺涅盤》
經典改編中外談
體現經典原創精神的舞台嘗試——就北京人藝新排《日出》、《原野》答《文匯報》記者問
魯迅改編熱中的新亮點——觀《無常·女吊》
大禍是怎么降臨的?——北京人藝《縱火犯>)觀後
挖掘人性:藝術不竭的源泉——話劇《紀念碑》觀後
魅力——一縷淡淡的哀傷——觀話劇《地質師》的演出
古塔之魂——話劇《古塔街》觀後
一樹開二花——各有千秋的《杜蘭朵》與《圖蘭多》
話劇舞台上的“並蒂蓮”——《放下你的鞭子——沃伊采克》觀後
小劇場的寬容與困厄
“貧困”是一種美學追求
商潮衝擊下的靈魂掙扎——小劇場話劇《靈魂出竅》的魅力
《魚人》,難得的好戲
誰在絞殺一條條年輕的生命——看中戲《青春的覺醒》的演出
空悲的美——王延松執導的《押解》賞析
喜見劇苑添新葩——音樂劇《想變成人的貓》觀賞記
北京人藝:高峰與超越——在北京人藝建院40周年研討會上的發言
第五輯
蘿蕤萊
萊茵河上的“華彩河段”
在慕尼黑公園拷問眼福
魏瑪:歐洲文化名都
可望而不可即的“少女峰”
霧裡上武當
西子三千不勝游——千島湖紀游
告慰白居易
跨越
徜徉在錢塘江之源
橘子熟了
衢州紀勝
爛柯山
翠綠的青海湖
鳥島
高原有奇峽
力與美的交響
書齋,我的精神家園
綠色廢墟的憑弔
綠魂祭
焦慮與解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