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防禦戰

運動防禦戰

運動防禦,防禦戰鬥的樣式之一。是在一定的空間範圍內逐次轉換陣地,節節抗擊敵人進攻的防禦。這種防禦著眼於時間因素,通過遲滯敵人行動,以一定的空間換取必要的時間。目的是消耗、鉗制、遲滯敵人,以空間換取時間,或吸引調動敵人,為主力殲敵創造有利條件。

演變歷史,必要條件,我國(中共)的運動防禦戰例子,運動防禦戰作用和特點,

演變歷史

冷兵器時期,運動防禦戰鬥一般是在野戰條件下列陣迎敵,短兵交戰,且戰且退,誘敵就範,為殲滅敵人創造條件。19世紀末,隨著武器裝備的發展,軍隊開始以多道陣地實施阻擊,並以火力結合反衝擊,逐次抗擊敵人的進攻。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有的國家開始使用"運動防禦"這一術語。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運動防禦戰鬥被普遍採用,並開始組織以營、連防禦地域為基礎,以打步兵、打坦克為主的多道阻擊陣地,以較多的兵力編成預備隊,並注重以機槍、火炮、迫擊炮火力和障礙物控制間隙地,廣泛採用伏擊、襲擊、反擊、反衝擊等手段,逐次扼守阻擊陣地,大量鉗制敵人,以保障其他方向上的行動。

必要條件

運動防禦的必要條件,是允許喪失部分空間,有可以利用的較大空間和一定的有利地形。運動防禦的主要特點,是組織難備戰鬥的時間較短;防禦正面較寬、縱深較大、往往存在暴露的翼側;建立多道阻擊陣地,頑強防守與適時轉移緊密結合,形成逐次節節抗擊,通常不就某一陣地與敵人反覆爭奪;機動力量積極、靈活地採取各種攻勢行動打擊敵人,配合阻擊部隊遲滯敵軍行動,粉碎其進攻企圖。

我國(中共)的運動防禦戰例子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運動防禦戰鬥,在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和八路軍、新四軍為掩護主力退卻或保障主力殲敵,通常以小部兵力,在較淺縱深內,適時變換陣地,邊戰邊退,以火力和出擊殺傷、消耗和遲滯敵人。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的運動防禦戰鬥,一般正面較寬,縱深較大,構築多道陣地,編組多個梯隊和強有力的預備隊,戰鬥中節抗擊,交替掩護,手段更加積極。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運動防禦戰鬥,縱深進一步增大,通常編為兩個梯隊,構築三道阻擊陣地,集中兵力扼守主要防禦方向上各陣地的要點,以頑強堅守、適時反衝擊與交替轉移相結合的戰法,達到掩護主力行動的目的。

運動防禦戰作用和特點

運動防禦戰鬥,任務緊迫,準備時間短促;依託多道陣地,交替掩護,節節抗擊;防禦正面寬,縱深大,翼側暴露,間隙多,易被敵迂迴包圍和分割;堅守與機動結合,指揮協同複雜;戰場情況變化快,防禦的應變性要求高;防禦體系不完善,穩定防禦困難。基本要求:建立多梯隊有重點的兵力部署,掌握強有力的預備隊;構築多道防禦陣地;重點組織打坦克和防空火力配系及轉移時的掩護火力;有重點地構築工事和設定障礙物;頑強堅守與適時轉移相結合,以反擊、反衝擊等多種手段打擊敵人,達成防禦目的。
運動防禦戰鬥,通常在阻敵增援或尾追、誘敵深入、鉗制敵人、掩護主力集結等情況下實施。組織戰鬥時,一般按任務選擇有利地形,構成多道、縱深、要點式阻擊陣地,按照先急後緩的順序,有重點地構築工事,設定障礙物,並加強偽裝;明確各梯隊的陣地位置、堅守時間和手段,以及向新陣地轉移的時機、方法、路線、掩護措施和戰鬥保障;組織綿密的以打坦克為主的,並能打步兵、打攻擊直升機、打空降兵的火力,周密計畫控制翼側、間隙地和部隊轉移時的火力。戰鬥中,依託陣地,控制要點,集中火力,頑強抗擊,力求堅守到預定時間;以襲擊、伏擊、阻擊等手段阻滯敵人,為守住主陣地創造有利條件;適時機動兵力、火力和障礙物,控制暴露翼側和間隙地,制止敵人迂迴、分割;乘敵攻擊受挫、立足未穩等有利時機,迅速機動兵力、火力,以反擊、反衝擊,消滅突入陣地之敵。根據上級企圖和戰鬥情況,利用夜暗或不良天氣,適時向新的阻擊陣地轉移;轉移時,以各種手段防敵火力襲擊、機降截擊、坦克部隊跟進突擊,組織道路、警戒和調整勤務等保障,及時協調各部隊行動,完成防禦任務。
未來戰爭中,由於軍隊火力、機動力、突擊力的提高,運動防禦戰鬥將是全縱深、全方位的立體抗擊,並更加強調以積極的行動打擊敵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