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行隊伍悖論

遊行隊伍悖論作者Zeno of Elea,是古希臘的芝諾悖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遊行隊伍悖論
  • 作者:Zeno of Elea
  • 來源:古希臘
  • 歸屬芝諾悖論
內容,相關悖論,意義,

內容

遊行隊伍悖論是古希臘數學家芝諾(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中的一個,屬於芝諾悖論。這些悖論由於被記錄在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一書中而為後人所知。芝諾提出這些悖論是為了支持他老師巴門尼德關於“存在”不動、是一的學說。這些悖論中最著名的兩個是:“阿喀琉斯跑不過烏龜”和“飛矢不動”。這些方法現在可以用微積分(無限)的概念解釋。
首先假設在操場上,在一瞬間(一個最小時間單位)里,相對於觀眾席A,列隊B、C將分別各向右和左移動一個距離單位。
□□□□□□□□ 觀眾席A
■■■■■■■■佇列B……向右移動
●●●●●●●● 佇列C……向左移動
初始狀態:
□□□□□□□□
■■■■■■■■
●●●●●●●●
B、C兩個列隊開始移動,如下圖所示相對於觀眾席A,B和C分別向右和左各移動了一個距離單位。
□□□□□□□□
■■■■■■■■
●●●●●●●●
而此時,對B而言C移動了兩個距離單位。也就是,佇列既可以在一瞬間(一個最小時間單位)里移動一個距離單位,也可以在半個最小時間單位里移動一個距離單位,這就產生了半個時間單位等於一個時間單位的矛盾。因此佇列是移動不了的。

相關悖論

⑴兩分法悖論:
運動是不可能的。由於運動的物體在到達目的地前必須到達其半路上的點,若假設空間無限可分則有限距離包括無窮多點,於是運動的物體會在有限時間內經過無限多點。
⑵阿奚里追龜(Achilles悖論):
動得最慢的物體不會被動得最快的物體追上。由於追趕者首先應該達到被追者出發之點,此時被追者已經往前走了一段距離。因此被追者總是在追趕者前面。
⑶飛矢不動:
一支飛行的箭是靜止的。由於每一時刻這隻箭都有其確定的位置因而是靜止的,因此箭就不能處於運動狀態。
以上3條悖論與“遊行隊伍悖論”並稱為“芝諾悖論”(即古希臘四大悖論)

意義

芝諾揭示的矛盾在當時是深刻而複雜的。它們說明了希臘人已經看到“無窮小”與“很小很小”的矛盾,但他們無法解決這些矛盾。前兩個悖論詰難了關於時間和空間無限可分,因而運動是連續的觀點;後兩個悖論詰難了時間和空間不能無限可分,因而運動是間斷的觀點。
這些矛盾的解決,得益於微積分這門學科的興起。牛頓和萊布尼茲被公認為微積分的奠基者,他們的功績主要在於:把各種有關問題的解法統一成微分法和積分法;有明確的計算步驟;微分法和積分法互為逆運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