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水月庵三用清虛堂韻

《通州水月庵三用清虛堂韻》是清代王士禛創作的一首七言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通州水月庵三用清虛堂韻
  • 出處:《精華錄-清-王士禛》卷三
  • 作者:王士禛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詩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鳧翁三五嬉晴沙,殘僧閒關如退衙。黃蘆苦竹隱缺岸,水葒往往飄殘花。
濠濮會心豈在遠,便可泛宅仍浮家。水關上接鮑丘水,伯圭戰地啼寒鴉。
卓老一抔沒荊棘,惟憐文采兼奇葩。古人於此兩寂寞,高枕且聽風爐茶。
漕河如林萬檣立,負城時送回帆撾。仿佛扁舟落吾手,背癢欲倩鳥爪爬。
病鶴觸籠翅翎短,老隨雞鶩吁可嗟。安得十洲縱汗漫,排空一氣凌雲霞。

作者簡介

王士禛,清山東新城人,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晚號漁洋山人。身後避世宗諱,改“禛”為“正”,高宗命改“禎”。順治十五年進士。授揚州府推官。康熙間歷禮部主事、翰林院侍講,官至刑部尚書。以與廢太子唱和,於四十三年被藉故革職。詩有一代正宗之稱,而後人嫌其才力不足。倡神韻之說,領袖詩壇近五十年。文章亦頗雅飭。詩集初有《阮亭詩鈔》,晚年並歷年所刻為《帶經堂集》,又自選部分詩為《漁洋山人菁華錄》,另有筆記《池北偶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