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橋

通川橋

達州通川橋原名老鐵橋或者州河橋,位於達州主城區內,跨越州河。是四川最早建造的鋼筋混凝土連續懸臂橋樑。州河每到夏秋,山洪暴漲,水流湍急,行船困難。民國27年修建漢渝公路時建橋。橋長300.92米,主橋由11孔跨徑各20米和2孔跨徑各15.4米鋼筋混凝土懸臂樑組成,引孔為兩孔跨徑7,5米石拱和1孔跨徑為6米鋼筋混凝土平板橋。橋高自基礎頂部至橋樑底部為15.98米,橋面淨寬4.5米,兩側人行道各寬0.5米,下部台墩底部用塊石混凝土,上部為漿砌條石,基礎直接置於河床岩石層上。民國28年2月開工,民國30年2月竣工。預算33.89萬元,主要用料水泥630噸,鋼筋28噸,由重慶以木船轉運到達州。四川解放後,行車量日益增加,重車亦是如此。到襄渝鐵路動工時,每天晝夜行車2000餘次,致橋樑變形,橋底下沉,1980年變形嚴重,斷絕交通,1981年經過全面整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通川橋
  • 原名:老鐵橋或者州河橋
  • 位於:達州主城區
  • 橋長:300.92米
老橋檔案,修建原因,歷史故事,兩次加固,修建新橋,

老橋檔案

通川橋全長300.92米,設計載重15噸,橋高從基礎頂部至橋樑底部為16米,橋面淨寬4.5米,兩邊人行道各寬0.75米,整個橋面全寬6米,修建該橋用了249個工日,耗用水泥630噸,鋼筋28噸。該橋初制藍圖定名“州河橋”,將竣工時,橋渡工程處處長許行成題名為“利涉橋”(該石原在南岸橋頭向西的橋牆上)。1940年冬,大橋南北兩頭鑄造水泥牌坊(橋門),交通部公路總管理處科長周鳳九來到達縣驗收大橋時,將橋名改為“通川橋”,取通達四川之意。該橋是當時四川公路建設史上最早的一座用鋼筋混凝土修建的大橋,所以人們又把它叫作“鐵橋”。1969年“文革”中根據政治需要,將通川橋更名為“東風橋”,1980年修補大橋時恢復了原名。
老通川橋老通川橋
在1995年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四川省交通志》第二篇《公路運輸》第一章《公路建設》第二節《橋樑》引言中記載:“民國30年建成的漢渝路上的通川橋(長306米)和樂西公路農場的今石棉大渡河懸索橋(長110米),以及在此先後建設成功的球溪河大桁構橋(長122)米、峨眉河鋼筋混凝土梁橋(長99米)、綦江鋼樑橋(長84米)等跨徑較大的新型結構橋,為數很少。”
通川橋是漢渝公路上最大的橋樑,了解漢渝公路的歷史,對於了解通川橋的歷史是非常有幫助的。在該志書的第二篇《公路運輸》第一章《公路建設》第一節《路線》第二目《省際幹線》中,對漢渝公路進行了專門介紹,位列第十:“漢渝公路:漢渝公路又名川陝東路。由陝西漢(中)白(河)公路上的西鄉起,經鎮巴,翻越大巴山入川境,經萬源、宣漢雙河場、達縣、大竹、鄰水、江北而達重慶,長587公里。川境長417公里。抗戰期間,為接運蘇聯援華物資而興築。由重慶起經此路,比經壁(山)綿(陽)公路轉川陝公路至褒城可縮短90公里;比經成渝公路轉川陝公路可縮短270公里。民國27年2月,國民政府命令興築,4月,交通部派隊進行踏勘。同時,設立漢宣(漢)、宣渝兩個工程處,由黃慶慈、孫發瑞分任總工程師,組織施工。民國29年6月,因蘇聯援華物資減少,漢宣段奉命停工,將其工程處改組為漢渝公路工程處,總工程師由丁貢南代理。同時成立漢渝公路橋渡工程處。許行成任總工程師,負責全路跨徑在10米以上的橋樑及渡口的設計與施工。萬源至大竹段民國28年1月開工,民國29年3月修通,竣工里程219.8公里。在萬源城南10餘公裡間,鑿有涼風埡及石冠寺隧道4處,各長10餘米,隧道雖短,當時被視為難工。達縣通川大橋,是當時四川第一座大型鋼筋混凝土懸臂橋。大竹至重慶段民國29年1月開工,當年10月基本打通,竣工里程194公里。因受通貨膨脹影響,路面只鋪一半,寬僅3米。從民國27~29年,歷時2年,建成萬源至重慶的公路共417公里,耗資1209萬元。但路成後,因塌方嚴重,僅重慶至達縣段勉強可通車。四川解放後,對該路逐年進行了改善。1966年,對川段全線按老四級標準進行了改建。1978年均鋪築黑色路面。至1985年,全路三級20公里,四級336公里,等外級82公里。路面全為次高級。橋樑93座,均為永久式,長3172.5米。”
通川橋兩邊橋頭的牌坊上,由當時交通部部長張家璈、公路總管理處處長趙祖康分別以顏體和隸字型題“通川橋”3字,周鳳九自書一副楹聯刻於北頭牌坊柱子上,其聯曰:“疊石起長虹喜此日萬眾歡娛共祝通川福利;援人登彼岸願今後全民團結完成建國功勳。”通川橋建設工程師徐芝田為了美化橋欄,仿盧溝橋造型,親手捏制小獅308個,用混凝土澆制而成,在大橋兩邊各個欄桿柱上置獅一個,可惜“文革”中被當作“四舊”全部搗毀。通川橋建成之後,日機曾兩次轟炸,都未命中;1941年、1950年兩次被洪水衝擊,它仍巋然不動,足見其堅固。

修建原因

為便於物資運輸出川抗日,又便於調遣川軍出川抗日,民國27年(1938)2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電令交通部從速興建漢(漢中)渝(重慶)公路。漢渝公路1939年1月動工,1941年秋重慶至萬源段竣工通車,但是寬約百米的州河將南北通道阻隔,汽車欲跨過州河,只好用木船推渡,速度既慢,又不安全,修架一座橋樑使南北貫通已迫在眉睫。
其實,在修築漢渝公路的同時,通川橋的設計工作已經開始。1938年,由漢渝公路工程處第二測量隊隊長丁貢南勘定,橋渡工程處設計科科長趙國華負責設計。該橋選址於達城,於1939年2月動工,翌年11月主體工程完成,1941年2月全部竣工,3月1日通車。

歷史故事

通川老橋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的“戰時盧溝橋”。
通川老橋在建設時,工程師徐芝田受命仿照北京盧溝橋,用水泥澆鑄357個小獅子,安裝在橋的兩側欄桿上,把通川橋建設成為中國抗日戰爭期間的“戰時盧溝橋”。大家都知道抗日戰爭在1937年7月7日全面爆發,爆發的地點就在北京盧溝橋。為了取得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民國政府將抗日戰爭時期修築的重要交通“生命線”--漢渝公路上最大的橋樑--通川橋,建設成為“戰時盧溝橋”,具有團結全國人民、提升抗日意志等作用。357個小獅子(可能代表當時3億5千7百萬中華兒女),希望全國人民像雄獅一樣,眾志成城,堅決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者。我們從當時交通部的專家周鳳九撰寫的楹聯就完全可以解讀出來深厚的“抗日精神”:“疊石起長虹喜此日萬眾歡娛共祝通川福利,援人登彼岸願今後全民團結完成建國功勳”。通川老橋本身就是一座為抗日戰爭取得最後勝利,而立下汗馬功勞的“中流砥柱”,它是真正的“英雄”和“雄獅”,它更是一座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豐碑。
通川老橋在1996年“轟轟烈烈”地離開了我們。我們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來紀念它,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政府對它進行“安樂死”的必要性:因為它是一個先天營養不良的“孩子”,由於戰時的特殊情況,政府沒有條件讓它茁壯成長;同時它又是一個命運坎坷的“孩子”,它經過了日本侵略者飛機的血與火的洗禮;更何況它還日日夜夜都接受著州河的“暗送秋波”,甚至是“洶湧澎湃”。

兩次加固

隨著歲月的推移,交通運輸量逐漸增大,通川橋加固工程勢在必行。1954年整修加固時,發現鋼筋混凝土大梁出現裂紋,少數橋墩微有傾斜;1966年修建襄渝鐵路時,晝夜行車量增至2000餘輛,大量的超負荷運載,使通川橋的裂紋不斷增加和擴展,南岸3號橋墩下陷明顯,駛過一噸以上的車輛便顛簸有聲;1970年,嚴禁重車通行;1976年,大修3號橋墩。為了保證人民安全,該橋不得不於1980年6月封閉,行人過河只能坐渡船,1981年3月,四川省達縣公路養護總段對通川橋進行修復加固,1983年8月竣工,投資55.10萬元。

修建新橋

20世紀90年代後,由於經濟的發展,往來車輛逐漸增多,載重量逐漸增大,原通川橋已不適應交通的需要了,原中共達川地委、行署決定在原位置拆舊建新,由達縣寶路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當年12月動工,將原橋墩全部炸毀,南北坊拆除,原有的通川橋風貌和北橋頭的楹聯只能留在人們的記憶里了。1998年4月,拆建工程全部結束,新橋橋面淨寬20米,兩側人行道各寬3米,總長334.65米,無論長度、寬度都遠遠超過原有的通川橋。
新通川橋新通川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