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鎮

通城鎮

通城鎮位於巫溪縣東部,距縣城18千米。面積101平方千米。轄通城社區,玉泉、長紅、長安、龍池、清泉、通城、中興、涼風、青梅、長桂、樓門、雲台1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高坎子。縣道城廂至白果林區的公路過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通城鎮
  • 行政區類別:鄉級行政區
  • 所屬地區:巫溪縣
  • 下轄地區:通城社區,玉泉村,長紅村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5800
  • 面積:101平方千米
  • 人口:約1.1萬人
  • 車牌代碼:渝
  • 行政代碼:500238114
  • 身份證前6位:500238
  • 人口密度:164人/km2
沿革,行政區劃,鎮名由來,歷史,

沿革

清屬通城裡十五甲,民國置通城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7年,面積67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雙泉、七丘、團結、天池、青池、茶店、新陽、平興、中華、農場、陶家、椿樹、玉泉、團包、豐收、江路、獅龍17個行政村。
2005年區劃調整後,通城鄉管轄原通城鄉、叢樹鄉所屬行政區域,面積101平方千米,轄12個行政村、1個社區,鄉政府駐高坎子。
2009年撤鄉設鎮,轄原通城鄉行政區域,鎮政府駐高坎子(原通城鄉政府駐地)。
通城鎮

行政區劃

通城鎮下轄以下地區:
通城社區、玉泉村、長紅村、長安村、龍池村、清泉村、通城村、中興村、涼風村、青梅村、長桂村、樓門村、雲台村。

鎮名由來

通城得名,古籍史書無有記載,亦無從考證,故不能牽強附會。據傳“通城”一詞,意即四通八達之城。就本縣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來看,通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處於麋(今岳陽)、羅(今平江)、艾(今修水)三國之間,成為古代文化發展的通道。縣境東可通江西修水南昌,南可通湖南平江長沙,西直達湖南臨湘岳陽,北可經崇陽鹹寧武漢,南來北往,四通八達。文化交往和貿易的頻繁,促使通城經濟的日益昌盛。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分蒲圻南境置唐年縣(今通城、崇陽境),隸屬鄂州;憲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改錫山市為鎮;元和五年又更名通城鎮,至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升通城鎮為縣,由此更可從古代經濟發展史的角度來追溯縣名的歷史研究含義。

歷史

通城山奇水陡,關隘險要,為古今兵家爭奪的戰略要地。相傳東漢時馬援南征曾駐九嶺一帶,馬港因馬將軍率兵開挖而得名;唐僖宗乾符四年,黃巢起義軍曾進駐通城;宋高宗紹興四年,岳飛率兵經九嶺南下;元末徐壽輝起義軍在通城境內與官軍展開激戰,其“統軍元帥府”官印於1979年在清水公社上坪大隊出土,現藏通城縣博物館;明末張獻忠李自成起義軍曾幾經轉戰通城,據史料記載李自成殉難於通城九宮山;鹹豐年間,太平軍先後十次占領通城,鹹豐五年十月,翼王石達開經通城占領江西五十餘州縣,鹹豐十一年五月,英王李秀成率50餘萬眾由江西義寧州入通城。
北伐戰爭,葉挻在通城成功的指揮了 著名的汀泗橋戰役。1927年,羅榮桓元帥在通城組織農軍,舉行“8.20”秋收暴動,打響了"八七"會議後武裝暴動第一槍,建立了全國第一個縣級紅色政權——通城縣農工政府。中國工農紅軍在通城縣黃袍山、藥姑山創建革命根據地和蘇維埃政權,蘇區面積一度占縣境面積的五分之四。通城成為湘鄂贛邊區紅色根據地之一,是土地革命時期湘鄂贛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淞滬抗戰爆發,通城兩個保全中隊150多位愛國將士,參加了震驚中外的淞滬抗戰“四行保衛戰”,被譽為“八百壯士”(對外稱八百壯士,實為四百人)。抗戰時期,通城成為抗戰前線,通城人民配合 愛國軍隊,阻擊進犯長沙之日寇,日寇傷亡數萬,沉重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在通城天岳關為抗日陣亡烈士修建了第一個烈士陵園並題了“氣壯山河”一詞。通城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鬥爭歷史,革命先烈在這塊土地上前仆後繼,英勇奮鬥,建立了不朽的業績。 但由於各種原因,這些光輝歷史和業績鮮為人知!
地圖地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