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環中督寧遠餉

《送袁環中督寧遠餉》是明末劉理順所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送袁環中督寧遠餉
  • 作者:劉理順
  • 創作年代:明末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送袁環中督寧遠餉
明 劉理順
司徒懸秋鏡,推轂憶舊功。
□書彤庭沛,四牡駕徂東。
注釋:
司徒:周代重要官職名,漢代時與司馬,司空並稱三公,相當於隋唐時期的戶部尚書。這裡代指袁環中之父袁可立。
懸秋鏡:指明月當空,元代,張可久《富山元宵賞燈》里:“朱衣錦帶黃金鐙,前後羽林兵。當空皓月懸秋鏡,蘭麝馨。”這裡讚揚袁環中之父袁可立的光輝似明月,同時“秋鏡”也有一絲高潔淒冷之意。
推轂:推車前進,古代帝王任命將帥時的隆重禮遇。轂,是車輪中心的圓木,這裡指木推車。這裡引申為隆重地送行。
憶舊功:回憶先輩的功績。
□:此處缺失,據傳是亡佚於清文字獄。可以根據上下文推斷,此處缺失的文字應該是“再”或者“復”。
彤庭:亦作“彤廷”,指漢代宮廷,因以朱漆塗飾,故稱。如:班固《西都賦》:“於是玄墀扣砌,玉階彤庭。”
沛:盛大。一說沛,古同“旆”,如,旌旗。
四牡駕徂東:駕著四匹馬向東而去。出自先秦《車攻》:“我車既攻,我馬既同。四牡龐龐,駕言徂(cú)東。”
譯文:
先父的光輝如清冷的秋月般照耀著我們,我以隆重的禮儀為你送行,並回憶先輩們的功績。
(再次)寫下從前的偉大和輝煌,(讚美)你豪邁地勇往前線,(祝願你帶著勝利的訊息回來)。
賞析:
本詩最精彩的就是最後一句“四牡駕徂東”,既飽含對朋友勝利歸來的期盼,不懼危險前往前線的讚美,如先秦《車攻》;也暗藏對王事奔波的辛勤同僚的同情和作者的思家情緒,如詩經里的的《四牡》。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徒御不驚,大庖不盈。
之子於徵,有聞無聲。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先秦《車攻》
先秦之出征如此壯闊,而本詩卻處處含著隱晦和壓抑,體現了詩人對時事的悲觀。
背景資料:
明崇禎十一年(1639年),清軍大舉侵明,明將多畏縮,袁樞(袁環中)不避死,以戶部郎中文職督餉於遼左軍前,解朝廷庚癸之憂。劉理順作為袁環中之好友,為督餉的車隊送行,寫下此詩。
袁環中(1600~1645):袁可立子,袁樞 ,字伯應,號環中。明朝書畫家、收藏鑑賞家、詩人,歸德府睢州(今河南睢縣)人。以父兵部尚書袁可立蔭官戶部郎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右參政、大梁兵巡道,崇禎末於其父故袁尚書府第開府治事,鄉黨以為榮。
明崇禎十一年,清軍大舉侵明,明將多畏縮,袁樞不避死,以戶部郎中文職督餉於遼左軍前,解朝廷庚癸之憂。
秉父志一生抗清。清兵渡江陷金陵,袁樞和好友越其傑相繼絕食數日憂憤而死。“寬空一禦寇,再御邊。”——王鐸《袁石寓詩序》
袁樞藏品巨富,為董其昌、王鐸等名家所推重,尤以收藏荊、關、董、巨真跡為最。
其詩文韻致甚高,與錢謙益、劉理順、方以智、時敏、王鐸等名士相唱和,風流倜儻名滿天下。錢謙益曾盛讚其“負文武大略,博雅好古,登高能賦,可為大夫”。著有《袁伯應詩集》,清興文字獄,詩稿遭禁毀。
“其訓伯子樞,不獨以詩文書畫,而以有用實學,死忠死孝,文武之事日□者。□(字遺失,推測為大順軍)攻睢,睢危甚,伯子守南城門,著百斤鐵衣,提大刀鼓舞忠義。有劇賊甲而立馬諭城中,為免屠計,伯子發矢貫其喉。賊喪膽,去。事聞於朝,張許生色。嗚呼!此足以觀公矣!”——明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人以為石寓(袁可立子)詩人也,而大寇薄,蠡台石寓破產募勇士殺賊,昌於氣,而睢乃不愁。”——王鐸《袁石寓詩序》
劉理順(1582-1644):字復禮,號湛六。明代人,原籍山西,明初遷尉氏,二世祖遷杞縣花園村(今城關鎮花園村)。崇禎七年(1634),第十次赴京應試,崇禎帝對他的論斷和憂國憂民之心十分讚賞,遂親自批准他為第一名狀元,封為翰林院修撰,負責《起居注》,管理六曹奏章,纂修《明會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