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日本文化人與上海(1923—1946)

近代日本文化人與上海(1923—1946)

《近代日本文化人與上海(1923—1946)》是201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靜波。

基本介紹

  • 書名:近代日本文化人與上海(1923—1946)
  • 作者:徐靜波
  • 類別:歷史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11月01日
  • 頁數:463 頁
  • 定價:5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08119246K.2135
書籍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書籍信息

著(繪)者: 徐靜波
編譯者:
叢書名: 復旦日本研究叢書
出版社:上海人民
出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208119246K.2135
版次:01版01次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頁數:463

內容簡介

傳統性和現代性、東方文明和西洋文明高度雜交的近代上海,不僅在近代中國和世界的形成史上具有十分獨特的奔局戀請意義,同時也是波詭雲譎的近代中日關係展開的極為重要的舞台。本書依據詳實的第一手文獻,選取了與上海因緣頗為深切、具有相當輿論影響力的大正末年和昭您酷辨和前期的七名日本文化人及若干文化人群體作為研究對象,細緻地考察了他們的上海體驗、戶雅罪上海感知和上海描述,由此來探究近代日本人對上海乃至中國陵烏的基本認知,並嘗試探討近代上海對於近代日本舉試閥形成史上的精神性意義。

圖書目錄

前記
第一章緒論:近代日本人對上海的認識與研究(1862—1925)
第一節序言
第二節幕末日本人對上海的認識(1862—1867)
——以“千歲丸”的上海之行與岸田吟香的《吳淞日記》為例
第三節明治時期日本人對上海的體驗與認識(1868—1911)
第四節大正時期日本人對上海的認識與研究(1912—1925)
第二章村松梢風:“魔都”意象的製造者
第一節從上海開始的中國因緣
第二節在上海與中國新文學家和政治活動家的交往
第三節“魔都”意象與長篇小說《上海》
第四節“一·二八事變”與村松梢風的日本人立場
第三章金子光晴:一個詩人的上海和中國體店翻體雅驗
第一節與中國相關的履歷和在上海的遊歷
第二節上海意象和江南屐痕
第三節一個非主流詩人的反戰聲音
第四章尾崎秀實:在上海從政治信仰走戶剃永向政治實踐
第一節上海因緣的序曲
第二節上海歲月:尾崎秀實人生的實際轉折點
第三節後上海時代:中國問題的研究家、共產國際諜報活動的殉難者
第五章名取洋之助的太平出版公司:特殊年代日本文人的聚合場
第一節名取洋之助與中國的複雜因緣
第二節太平出版印刷公司與周邊的文化人
第三節太平書局的設立和出版物及與此相關的中國文人
第四節在中國的最後歲月
第六章阿部知二:從北平到上海,從上海到北京
第一節早期的文學活動和思想傾向
第二節從北平到上海
第三節“上海物”中展現的人物和意念
第四節舊·新中國的體驗對於阿部知二的思想意義
第七章武田泰淳:“上海的螢火蟲”
第一節武田的中國因緣
第二節“上海的螢火蟲”
第三節武田的“上海物”和上海意念
第四節武田的中國敘說和中國認知
第八章堀田善衛:從上海感知中國、認識日本
第一節在上海的心路程
第二節以上海為主要舞台的作品中呈現的中國意象和中國人形象
第三節長篇小說《時間》和評論集《在上海》中的中國與日本
第八章堀田善衛:從上海感知中國、認識日本
第一節在上海的心路程
第二節以上海為主要舞台的作品中呈現的中國意象和中國人形象
第三節長篇小說《時間》和評論集《在上海》中的中國與日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