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之挫折:東亞社會與西方文明的碰撞

近代之挫折:東亞社會與西方文明的碰撞

《近代之挫折東亞社會與西方文明的碰撞》是1949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高坂史朗。本書題為“近代之挫折”,這一標題具有雙重內涵。

基本介紹

  • 書名:近代之挫折:東亞社會與西方文明的碰撞
  • 作者:(日)高坂史朗 
  • ISBN:7202043068
  • 頁數:270頁
  •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6年12月1日)
  • 開本:16
  • 叢書名:文明對話叢書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作者:(日)高坂史朗 譯者:吳光輝
高坂史朗,1949年出生於日本大阪,關西學院大學博士課程畢業,哲學博士,現為大阪市立大學教授,研究方向為近代日本哲學、東亞思想史。主要著作有:《實踐哲學的基礎》(創元社,1983年)《惡的問題》(編著,昭和堂,1990年)《近代之挫折》(nakanisiya,1997年)《江戶時代日本都市的信息系統與文化生活》(Informationssystem und kulturelles Lebenin den Staedten der Edo-Zeit,HarrassowitzVerlag Wiesbaden,2000年)《東亞與哲學》(共同編著,瀋陽出版社,2002年)(《世界中的日本哲學》(合著,昭和常,2005年)。

內容簡介

首先,本書的研究領域是東亞社會的日本、朝鮮和中國,誠如本書所闡述的,東亞社會的近代化確實充滿了無數的苦鬥與挫折、痛苦與不安。也就是說,“近代之挫折”正是一個根本的事實。不僅如此,伴隨著國際化與全球化的發展,可以說東亞社會如今也依然不斷地演繹著這一挫折與不安。不過,全球化所帶來的地域性意識與多樣化選擇的要求,尤其是21世紀的“和平崛起”的中國模式,也將會令“挫折”這一概念的判定基準發生一定的動搖。
其次,“近代之挫折”這一標題可謂摒棄了“最早地”或者“成功地”這樣的傳統話語,指出東亞社會的近代化本身就是一個挫折。正如本書序言所指出的,東方的近代化一開始就陷入了“和魂洋才”、“東道西器”、“中體西用”這種東西二元對立的陷阱。這樣的一個陷阱,不僅對於近代東方人的西方理解與世界認識,同時也對東亞近代化過程中所出現的日本主義、東方主義、大亞洲主義等一大批觀念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換句話說,近代化過程中的西方認識與謀求自身文化形態轉型的建構活動,皆是在東西二元對立的框架之內進行的,由此也就欠缺了一個真正的合理性的、普遍化的邏輯基礎。

目錄

序:“東方與西方”這一架構的陷阱
近代的解讀
作為絆腳石的“近代”
第一章 和魂洋才
一 西歐近代的普遍性
二 黑船來航
三 洋魂洋才
四 近代化的“型”
五 實學的合理思想
六 無仁之理
第二章 東道西器
一 從實學到開化的轉換
二 衛正斥邪論
三 天主教的傳教與朝鮮的開國問題
四 和魂洋才與東道西器的差異性
第三章 中體西用
一 Liberty的翻譯
二 洋務運動、變法自強、中體西用
三 太平天國運動
四 反對自由主義
五 自由是什麼
作為歷史發展階段的“近代”
第四章 西方的衝擊
一 脫亞入歐
二 岩倉遣歐使節團
三 貨幣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變化
四 經世濟民
五 “法”的概念的差異
六 從朱子學到近代法的變容
第五章 理與Ratio
一 福柯的“癲狂”
二 理
三 佛教的事理與朱熹的理氣
四 學問與技術的結合
五 啟蒙主義的理性
六 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
七 文化的多樣性與歷史的理性批判
第六章 “近代”的概念
一 “近代是什麼”
二 近代精神的挫折
三 “近代”的歷史觀的批判
四 Post—Modern(後現代)的時代意識
五 “近代的超克”的論爭這一視角
與近代化對抗
第七章 道
一 本居宣長的“趨向物的道”
二 伊藤仁齋的“道”
三 狂
四 神道
五 語言與Sprache
第八章 東亞的民族主義
一 民族的意識
二 尊皇攘夷論
三 朝鮮的衛正斥邪思想
四 “排滿興漢”與反帝國主義
近代的結局
第九章 “東方與西方”的統合概念
一 “辯證法”這一術語
二 辯證法的導入
三 正·反·合與因·緣·果
四 法哲學的立場
五 昭和六年(1931)的黑格爾百年祭
六 講壇哲學家
七 黑格爾主義的終結
第十章 “東方與西方”這一架構
一 對立的架構:絕對者、自然、歷史、文化
二 中國人的“西方”觀
三 歐洲人的“東方”觀
四 文化的主體性課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