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北方海水增養殖重點實驗室

農業部北方海水增養殖重點實驗室依託於大連海洋大學,成立於1988年,1996年由農業部批准並命名。實驗室立足於我國北方海洋水產業發展的需求,緊跟國際學科前沿發展趨勢,圍繞海洋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海洋生態與資源利用、海水健康養殖與病害防治技術、海水養殖動物營養與飼料等四個方面開展重點研究。

實驗室簡介,概述,科研成果,研究方向,海水養殖生物遺傳改良,海水增養殖環境生態研究,海水健康養殖與病害防治技術,海水養殖動物營養與飼料技術,學術委員會,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實驗室主任,聯繫方式,

實驗室簡介

概述

農業部北方海水增養殖重點實驗室設立在大連海洋大學成立於1988年,1996年由農業部批准並命名,2003年被批准為遼寧省省級高校重點實驗室,2006年被批准為遼寧省重點實驗室。實驗室立足於我國北方海洋水產業發展的需求,緊跟國際學科前沿發展趨勢,圍繞海洋生物技術與遺傳育種、海洋生態與資源利用、海水健康養殖與病害防治技術、海水養殖動物營養與飼料等四個方面開展重點研究。現有12個功能研究室,面積達3100平方米,擁有大型儀器設備50多台(套)。

科研成果

到目前為止,實驗室共承擔國家、農業部、教育部和省市各級研究課題150餘項,其中包括國家“863”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畫等國家級科研項目30餘項。
早年的“魁蚶人工育苗和增養殖技術”、“櫛孔扇貝人工育苗技術”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全國科技大會獎。近五年,先後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二等以上科技獎勵10多項,培育出我國第一個海參養殖良種“水院1號”遼參。
實驗室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編寫專著和教材30餘部。實驗室為水產學、動物遺傳育種和繁殖、水生生物學等省部級以及海洋生物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等重點學科的師生開放,是我國北方海洋和水產方面重要的科研和人才培養基地。

研究方向

海水養殖生物遺傳改良

海水養殖生物遺傳改良理論與技術是發展海水養殖業的關鍵之一,海水養殖良種是發展海水養殖業的物質保障。實驗室圍繞我國北方沿海重要的海水養殖生物精確育種的核心前沿、骨幹海水養殖生物良種培育、名特新優海水養殖生物的種質資源開發和種苗繁育等領域,重點開展了海水養殖生物如海參、海膽、扇貝、蛤仔、海帶、裙帶菜等海水養殖貝類、棘皮動物和藻類等的雜交育種、細胞和基因工程育種、多性狀複合育種等方面開展理論與技術研究。實現我國北方沿海海水養殖生物遺傳改良、提高養殖良種化率,為海水增養殖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擴大海洋漁業產業、發展海洋漁業經濟、促進區域經濟建設,奠定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和技術基礎。

海水增養殖環境生態研究

研究增養殖水域中海洋生物與環境相互關係,具體研究在人為干擾下水域生態系統內在的變化機理、規律和對海洋生物乃至人類的效應,實現海水增養殖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尋求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重建和保護對策。以面向水產增養殖的生物環境生態為特色,在揭示生物與環境生態要素相互作用規律的基礎上,最佳化環境參數和環境工程設施,使海水增養殖生物在可控的環境條件下進行生產,使其達到最高的生物生產力,並努力保護和改善環境與資源,使之可持續利用。通過各類海水增養殖生物在水域生態系統中的功能作用,進行重要水產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監測和控制水體污染和富營養化及赤潮生物,對發展水產增養殖、改善水環境質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海水健康養殖與病害防治技術

在研究海水養殖生物生理、生態學的基礎上,研究科學的養殖模式和系統的規範化管理技術,解決規模化健康增養殖中出現的瓶頸問題;突破優質種苗培育和健康養殖關鍵技術,開發新的適於我國北方海區養殖的名優品種,拓寬養殖空間,發展產業新的增長點;開展健康、生態養殖模式技術研究,在傳統養殖方式基礎上,以基礎設施改造為重點,推行無公害標準化、健康養殖,加強水產食品安全;開展養殖病害生態預防技術研究和推廣工作,提高水生動物疫病防控能力。
結合海洋生物病害的主要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學基礎和感染機制,揭示海水養殖生物病害與海洋環境之間的關係,突破一些主要養殖動植物重大病害防治技術,進一步研究完善不同養殖對象健康養殖的產業化技術,並進行產業化轉化。對發生的重大海水養殖動植物疾病進行分析,準確評估疾病發生髮展趨勢,科學指導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推行生態防病、診病技術,促進水產養殖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方向轉變。

海水養殖動物營養與飼料技術

實驗室主要研究工作:
(1)開展北方海區主導養殖品種如海參、海膽、對蝦、鮃鰈類、河蟹等魚、蝦、貝等主要水產養殖動物的營養基礎研究,對其營養生理、營養代謝以及相關機制問題,特別是對微量營養素的功能與定量需要進行深入研究,為各種低成本高效實用飼料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2)節約資源、開發新的蛋白源,在改進配方、節約魚粉資源的基礎上,廣泛開發新的蛋白源;
(3)加強安全、環保飼料的研發,開展水產飼料有毒有害物質以及非營養性飼料添加劑對養殖對象的毒副作用、體內殘留及食用安全性研究,為制定水產飼料和添加劑產品安全標準提供科學依據。開展營養免疫學的研究,開發替代抗生素和化學消毒劑的免疫增強劑、微生態製劑,提高養殖動物的抗病抗逆能力,減少經飼料途徑導致水產品食用安全問題的危害。

學術委員會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

主任
副主任
丁德文(院士)
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張澤宇(教授)
委員
王清印(所長、研究員)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相建海(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董雙林(副校長、教授)
陳勇(副校長、教授)
李慶偉(副校長、教授)
趙文(教授)
常亞青(教授)
姜志強(教授)

實驗室主任

主任:常亞青(教授)
副主任:姜志強(教授)

聯繫方式

地址:遼寧省大連市沙河口區黑石礁街52號(大連海洋大學)14號樓
郵編:11602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