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社區

農林社區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新竹街道,黨組織於2001年7月成立黨支部,2008年6月25日成立農林社區黨委,下設四個黨支部,現有黨員202名,其中在職黨員5人,離退休黨員151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林社區
  •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 飲食習俗:高粱、大豆、穀子
  • 社會服務:“一站式”服務大廳
  • 行政級別:社區
社區介紹,飲食習俗,社會服務,社區工作,社區黨建,

社區介紹

農林社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青秀區新竹街道,黨組織於2001年7月成立黨支部,2008年6月25日成立農林社區黨委,下設四個黨支部,現有黨員202名,其中在職黨員5人,離退休黨員151人。農林社區黨委堅持以 “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黨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本著服務社區、服務黨員、服務民眾的宗旨和為居民辦好每一件事、一切都讓居民滿意的服務理念,不斷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確立了“四服務”工作思想:黨委要為黨支部服務;黨支部要為黨員服務;黨員要為居民服務;黨建工作要為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服務。不斷創新黨員活動載體,豐富黨員文化生活。社區先後開展了“串百家門,解百家難” 、“黨群心連心”、“為黨旗增輝”、“黨員奉獻日”、“愛心超市”等活動,暢通民情渠道,化解鄰里糾紛,關心黨員生活,關心困難居民生活。 在青秀區黨委、政府,新竹街道黨工委領導的正確指導下,社區成立了黨員服務站,它是流動黨員的接納地,“兩新”組織的孵化器,社區黨組織資源共享的平台,黨員的溫馨家園,服務民眾的重要視窗。它以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為載體,是為轄區單位、社區黨組織、黨員和民眾提供黨務、政策法規服務的機構,是社區黨組織聯繫黨員和民眾的橋樑。社區黨員服務站為全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各黨支部提供指導、諮詢、協調、培訓、幫困等黨內服務。

飲食習俗

建國前後,民眾以高粱、大豆、穀子為主食,1978年以前,以玉米餅、地瓜乾麵窩窩為主。改革開放以後,白面膜成為人們的主食。一日三餐還有肉,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各種青菜一年四季不斷,迎來送往還離不開酒。人們生活講究營養,魚、肉、蛋、奶消費日益增加。煙、酒、糖、茶家家必備。每逢婚嫁喜慶,宴席講究色、香、味、營養價值。宴席檔次逐年升級,每席上菜有10個、12個、16個、24個不等。

社會服務

農林社區“一站式”服務大廳為居民提供包括民政、婦女、計生、老齡、勞動保障、流動人口管理等服務內容,為居民提供便捷服務。此外,社區還設有黨員活動室、社區市民學校、衛生服務站、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社區警務工作站、社區綜治工作站和社區城管工作站。社區以服務民眾為重點,積極開展便民利民服務:宣傳優生優育政策,每年一次為育齡婦女提供免費體檢;對特殊群體提供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和優撫保障服務;對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再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服務。在社區文化建設方面,社區充分利用老年活動室、文體活動室、閱覽室、青少年綠色網咖、文體創作室、室外健身場等活動場所,開展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科普、教育、娛樂活動,極大地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業餘生活。金凱社區積極創新服務管理機制,整合多方資源開展和諧社區建設活動。本著屬地管理,單位負責、居民自治、社區服務的原則。

社區工作

農林社區堅持每月一次社區工作者政治、業務學習。成立了社區志願者隊伍,有義務巡邏隊、義務護綠隊、義務宣傳隊等,社區黨員參與社區活動率超過85%。 社區有文化團體,下轄3支社區文體骨幹隊伍,包括腰鼓隊、興趣愛好小組、高蹺獅子隊等,豐富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社區通過開展多種形式,多層次的民眾性文化活動,凝聚社區民心,引導社區民眾追求高尚道德和文明行為社區本著“管理並舉,重在服務”的原則,社區積極拓展服務功能,現有55平方米左右的社區服務站,開設便民利民的腳踏車維修、家政服務、家電修理、美發、補鞋等為民服務攤點10個。全年開展志願者大型活動4次,如學雷鋒為民服務活動、黨員為民服務活動、助殘日為民服務活動等等。特別重視對社區孤寡老人、殘疾人、優撫對象、特困戶和確有困難的統戰對象的服務,經常走訪他們,盡一切所能為其解決實際困難.每逢重大節日,社區對優撫、特困對象或高齡老人進行上門慰問,全年慰問活動已達2次以上,慰問人數100多人。我們還積極發動全社區居民奉獻愛心,互幫互助,在社區內進行結對幫困,幫撫率達100%,通過一系列的優撫幫困活動,讓每一位居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的溫暖。將服務型社區貫穿於其他各項工作中,使社區居民有口皆碑,充分體現新時代、新形勢下的社區水平,真正實現社區是我家,建設靠大家。

社區黨建

農林社區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社區黨建工作為龍頭,以創建“安全型、溫馨型、誠信型、學習型”社區為目標,堅持以班子內部“小團結”來帶動各族民眾的“大團結”,把服務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居民民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開展“五五”普法宣傳教育,充分發揮各族民眾和社區組織的雙向互動服務作用,全力為各族居民民眾做好事,解難事。 充分利用轄區資源優勢,以打造陽光愛心社區為活動載體,通過邀請優秀“五老人員”在黨員民眾中做經驗交流,樹立典型。在工作人員中推行“延時服務”,組織黨員外出參觀學習,為黨員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勞逸結合提供了好的平台。開展與共建單位五聯工作法、“我為下崗失業居民再就業做貢獻”、“真心辦實事、熱心換民心”活動,提高了居民對社區的工作滿意度和公信度。社區黨支部以社區再就業服務中心為依託,創辦了以家政服務、黨員教育培訓中心為主要內容的社區為民服務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