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非正規金融:發展、影響與創新

農村非正規金融:發展、影響與創新

《農村非正規金融:發展、影響與創新》是2017年5月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宋坤、諶希、臧敦剛。

基本介紹

  • 書名:農村非正規金融:發展、影響與創新
  • 作者:宋坤、諶希、臧敦剛
  • 類別:金融投資
  • 出版社: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5月
  • 頁數:214 頁
  • 定價:8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5042934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農村非正規金融:發展、影響與創新》先探討農村非正規金融對於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看是否能通過發展農村非正規金融來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然後研究非正規金融對於促進農戶家庭經營純收入的影響,既然非正規金融能夠為解決我國農戶增收做出貢獻,接下來就分析對其在農村減貧方面能夠發揮多少作用。後分析非正規金融如何加強與正規金融機構合作,以緩解金融抑制、結構失衡和功能不全的現實。《農村非正規金融:發展、影響與創新》從非正規金融角度對戰略性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減少農村貧困以及促進農村非正規金融的健康發展提供經驗證據和支撐。

圖書目錄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農村非正規金融概述
1.2.1 農村非正規金融的定義及特徵
1.2.2 農村非正規金融的主要形式
1.2.3 農村非正規金融和正規金融的區別
1.2.4 農村非正規金融與正規金融的關係
1.2.5 農村非正規金融的相對優勢
1.2.6 農村非正規金融的促進作用
1.2.7 農村非正規金融的風險捆諒糠分析
1.2.8 我國農村非正規金融存在的主要法律問題
1.3 相關理論基礎
1.3.1 金融發展理論
1.3.2 農村金融發展理論
1.3.3 非正規金融成因的理論基礎
1.4 我國農村非正規金融的發展
1.4.1 我國農村非正規金融興起的制度背景
1.4.2 我國非正規金融的演進
1.5 我國農村非正規金融的影響
1.6 國際非正規金融演進路徑的經驗借鑑
1.6.1 典型的已開發國家
1.6.2 典型的開發中國家
1.7 研究內容與方法
1.7.1 研究內容
1.7.2 研究方法
1.8 本章小結
2 農村非正規金融的測算與發展特徵
2.1 研究回顧
2.2 通過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來測算
2.2.1 測算方法
2.2.2 測算結果
2.3 通過正規金融滿足率來測算
2.3.1 測算方法
2.3.2 測算結果
2.4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村非正規金融的特徵
2.求民尋漏4.1 統計特徵
2.4.2 空間自相關的判斷與指數
2.4.3 空間特徵歡烏民犁
2.5 本章小結
3 農村非正規金融與農、林、牧、漁業
3.1 研究回顧
3.2 靜態她束殃面板與動態面板數據模型
3.2.1 靜態面板數據
3.2.2 動態面板數據
3.3 實證分析
3.3.1 變數選取與數據來源
3.3.2 模型構建
3.3.3 實證過程
3.3.4 結果分析
3.3.5 穩健性檢驗
3.3.6 政策建議
3.4 本章小結
4 農村非正規金融與農民家庭經營收入
4.1 農民收入種類
4.1.1 總收入
4.1.2 純收入
4.1.3 T支配收入
4.2 研究回顧
4.2.1 金融與農民收入的研究付射辨
4.2.2 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影響因素的研究
4.2.3 非正規金融與農民收入的烏肯研究
4.3 實證分析
4.3.1 向量自回歸模型以及脈衝回響分析
4.3.2 變數選取與數據來源
4.3.3 實證過程
4.3.4 結論與建議
4.4 本章小結
5農村非正規金融與減貧
5.1 研究回顧
5.1.1 金融發展對減貧直接效應的研究
5.1.2 金融發展對減貧間接效應的研究
5.1.3 對上述效應的實證分析
5.1.4 非正規金融對減貧的研究
5.2 門船迎充檻面板數據
5.2.1 模型簡介
5.2.2 估計過程
5.2.3 顯著性檢驗
5.3 實證分析
5.3.1 變數設定與數據來源
5.3.2 模型設定
5.3.3 實證過程及結果分析
5.3.4 穩健性檢驗
5.3.5 政策建議
5.4 本章小結
6 農村非正規金融與正規金融合作
6.1 研究回顧
6.1.1 合作益處的研究
6.1.2 合作中風險控制的研究
6.1.3 合作方式的研究
6.2 農村非正規金融與正規金融的合作機理
6.2.1 農村非正規金融機構的優勢分析
6.2.2 農村非正規金融機構的劣勢分析
6.2.3 合作機理
6.3 合作模式與博弈模型構建
6.3.1 合作模式及特徵
6.3.2 合作的博弈模型及穩定性分析
6.3.3 穩定要求條件及效應分析匯總
6.4 具體計算過程
6.5 全國數據為樣本的實證分析
6.5.1 數據說明與來源
6.5.2 計算過程
6.5.3 回歸結果分析
6.5.4 結論與建議
6.6 省際面板數據為樣本的實證分析
6.6.1 數據來源、參數與估算數據
6.6.2 計算過程
6.6.3 回歸結果分析
6.6.4 結論與建議
6.7 本章小結
7 研究結論及未來研究方向
7.1 研究結論
7.1.1 關於農村非正規金融的測算
7.1.2 關於農村非正規金融與農、林、牧、漁業
7.1.3 關於農村非正規金融與農民家庭經營收入
7.1.4 關於農村非正規金融與減貧
7.1.5 關於農村非正規金融與正規金融的合作
7.2 研究不足及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關於農村借貸問題的報告
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取締地下錢莊及打擊高利貸行為的通知
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問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3.3.6 政策建議
3.4 本章小結
4 農村非正規金融與農民家庭經營收入
4.1 農民收入種類
4.1.1 總收入
4.1.2 純收入
4.1.3 T支配收入
4.2 研究回顧
4.2.1 金融與農民收入的研究
4.2.2 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影響因素的研究
4.2.3 非正規金融與農民收入的研究
4.3 實證分析
4.3.1 向量自回歸模型以及脈衝回響分析
4.3.2 變數選取與數據來源
4.3.3 實證過程
4.3.4 結論與建議
4.4 本章小結
5農村非正規金融與減貧
5.1 研究回顧
5.1.1 金融發展對減貧直接效應的研究
5.1.2 金融發展對減貧間接效應的研究
5.1.3 對上述效應的實證分析
5.1.4 非正規金融對減貧的研究
5.2 門檻面板數據
5.2.1 模型簡介
5.2.2 估計過程
5.2.3 顯著性檢驗
5.3 實證分析
5.3.1 變數設定與數據來源
5.3.2 模型設定
5.3.3 實證過程及結果分析
5.3.4 穩健性檢驗
5.3.5 政策建議
5.4 本章小結
6 農村非正規金融與正規金融合作
6.1 研究回顧
6.1.1 合作益處的研究
6.1.2 合作中風險控制的研究
6.1.3 合作方式的研究
6.2 農村非正規金融與正規金融的合作機理
6.2.1 農村非正規金融機構的優勢分析
6.2.2 農村非正規金融機構的劣勢分析
6.2.3 合作機理
6.3 合作模式與博弈模型構建
6.3.1 合作模式及特徵
6.3.2 合作的博弈模型及穩定性分析
6.3.3 穩定要求條件及效應分析匯總
6.4 具體計算過程
6.5 全國數據為樣本的實證分析
6.5.1 數據說明與來源
6.5.2 計算過程
6.5.3 回歸結果分析
6.5.4 結論與建議
6.6 省際面板數據為樣本的實證分析
6.6.1 數據來源、參數與估算數據
6.6.2 計算過程
6.6.3 回歸結果分析
6.6.4 結論與建議
6.7 本章小結
7 研究結論及未來研究方向
7.1 研究結論
7.1.1 關於農村非正規金融的測算
7.1.2 關於農村非正規金融與農、林、牧、漁業
7.1.3 關於農村非正規金融與農民家庭經營收入
7.1.4 關於農村非正規金融與減貧
7.1.5 關於農村非正規金融與正規金融的合作
7.2 研究不足及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關於農村借貸問題的報告
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
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取締地下錢莊及打擊高利貸行為的通知
溫州市民間融資管理條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問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