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支塔

辟支塔

辟支塔位於泰山西北,濟南長清區萬德鎮靈岩寺境內,辟支佛塔建於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重建,竣工於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辟支塔
  • 興建時間:公元753年
  • 重建:994年
  • 竣工:1057
發展歷史,主要景點,旅遊信息,

發展歷史

辟支佛塔建於唐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北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年)重建,竣工於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歷時六十三年完工。是一座八角九層十二檐的樓閣式磚砌建築。辟支佛塔是靈岩寺的主要標誌,挺立於千佛殿西北。塔高55.7米,底固長48米,為磚砌,可循級而上。塔座有“陰曹地府”酷刑場面浮雕,塔頂冠有鐵剎。古樸的門窗、富有變化的塔檐和纖巧挺拔的塔身,使人感到莊嚴大方中不失玲瓏奇巧。
辟支塔主要特點是有重檐、屬密檐樓閣式。其造型奇特,塔身上下不一。一至三層是重檐,四至九層為單檐。作為密檐樓閣式建築結構,辟支塔在國內獨此一例,可能是密檐閣式塔的開例。
不少名勝古蹟大都流傳著美麗動人的傳說,如辟支塔基裝飾的浮雕“地獄中的蓮花”、“最後的半庵摩勒罘”,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活。
從塔的名字來看,為供奉辟支佛而建。辟支塔“辟支”出於佛教,音譯為“辟支迦佛陀”,略稱“辟支佛”,辟支塔,意即辟支佛塔。辟支佛是梵語音譯,意譯為“緣覺”、“獨覺”。是三乘(聲聞承、辟支佛乘、大乘)之一,指無師而能自覺自悟之聖者。《法華經譬喻品第三》:“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求自然慧,樂獨善寂,深知諸法因緣,是名辟支佛乘”。
當時的一些高僧會被尊喻為辟支佛,比如,宋金之際的妙空智訥大師。在《補續高僧傳》中記錄:“在靈岩時,平江大姓胡氏設大齋,耆宿皆會。前一夕,夢人告曰:‘詰朝,有騎赤馬衣黃褐而至者,辟支佛也’。黎明物色求之,而師裘馬如夢。胡氏舉室迎拜,一坐盡驚。”

主要景點

辟支塔為一座八角九層十二檐的樓閣式磚砌建築,塔高55.7米,塔基為石築八角,上有浮雕,鐫刻有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門等故事。塔身為青磚砌就,各層皆施腰檐,下三層為雙檐,二至四層檐下置平座。塔檐與塔逕自下而上逐層遞減,收分得體。塔內一至四層設塔心柱,內辟券洞,砌有台階,可拾級而上,自第五層以上砌為實體,登塔須沿塔壁外腰檐左轉90度進入上層門洞。塔身上置鐵質塔剎,由覆缽露盤、相輪、寶蓋、圓光、仰月、寶珠組成,自寶蓋下垂八根鐵鏈,由第九層塔檐角上的八尊鐵質金剛承接,在塔內延續到地下,起避雷作用。辟支塔氣勢雄偉、造型美觀、結構複雜、比例適當,呈典型的宋代風格,為靈岩寺標誌性建築。宋代文學家曾鞏有詩讚曰“法定禪房臨峭谷,辟支靈塔冠層巒”。

旅遊信息

辟支塔位於靈岩寺內,泰山西北麓,地處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境內。北距濟南45公里,南離泰安25公里,104國道、京福高速公路(設靈岩寺出口)在其側穿過,
地址: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
郵編:25030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