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樹幟

辛樹幟

辛樹幟,農業教育家、生物學家和農史學家,畢生致力於科學、教育事業,為中國西北的農林教育和科學事業奉獻了大半生心血。晚年從事農業科學、古農學研究,撰有《中國果樹歷史的研究》等著作,為中國農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辛樹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湖南省臨澧縣
  • 出生日期:1894年8月8日
  • 逝世日期:1977年10月24日
  • 職業:農業教育家、生物學家和農史學家
  • 畢業院校:武漢大學
  • 信仰:三民主義
  • 主要成就:畢生致力於科學、教育事業
  • 代表作品:《黃河志》《教育年鑑》等大型方誌、年鑑;還出版《圖書評論》
人物生平,創辦大學,拓新領域,個人作品,外界評價,

人物生平

辛樹幟,字先濟,(1894——1977),1894年8月8日出生在湖南省臨澧縣
1910—1915年 考入湖南(常德)第二師範學校。
1915年 考入武昌高等師範學校(武漢大學前身)生物系。
1919—1924年 到日本考察一個月;在長沙第一師範、長沙明德中學、長郡中學等校任生物教員。
辛樹幟
1924年 負笈歐洲,自費入英國倫敦大學學習。
1925年 轉入德國柏林大學專攻生物學。
1928年 返回國內,出任廣州中山大學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1932年 出任國民政府教育部編審處處長。
1933年 教育部編審處擴充為國立編譯館任館長。
1936年 任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校長。
1938年 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易名西北農學院,繼任院長。
1939年 先後任行政院經濟部農本局高等顧問、中央大學生物系教授兼主任導師、川西考察團團長、湖南省參議、湘鄂贛三省特派員等職。
1945年 任湖南省教育會會長。
1946年 任國立蘭州大學校長。
1948年 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
1950年 重回西北農學院,任院長。任院長期間曾任中國人民赴朝鮮慰問團副團長兼西北分團團長、中國科學院西北分院籌委會第一副主任、九三學社西安分社副主委暨宣傳部長。
1977年10月24日於西安病逝。
辛樹幟辛樹幟
辛樹幟,字先濟,1894年8月8日出生在湖南省臨澧縣烽火鄉辛家嘴一個貧窮農民家庭。全家只有3畝田,另佃地20多畝,自家耕種,其兄幫人打零工。九歲喪父,小時候曾給地主放過牛,後由其兄撫養長大。9歲人私塾啟蒙,1906年秋入高小4年級,1910年進常德師範學校,1915年秋21歲時考入武昌高等師範學校(今武漢大學前身)生物系。辛樹幟在武昌高師學習時,受康有為、梁啓超等改良主義思想影響,刻苦攻讀,決心振興祖國,以教育和科學昌明政治,解萬民於倒懸。當時,他支持孫中山、黃興的主張,信仰三民主義,並加入國民黨。
1919年春實習期間,得到原籍臨澧縣政府的100元津貼,隨同學到日本考察了一個月。1919年秋武昌高等師範學校畢業後,為了籌措出國留學資金,他不辭辛苦,在長沙明德中學湖南第一師範、長郡中學等處任教。教學中,他注重引導學生從實際和實踐中學習科學知識,常帶領學生到野外去採集標本,對學校和學生產生了深刻影響,一時蔚為風氣,使不少學生由此走上了科學的道路,如後來成為知名專家、教授的植物生理學家、農史學家石聲漢,植物學家吳印禪等,都是他當時的學生。
經過4年的艱苦努力,節衣縮食,他積攢了2000多元錢,便於1924年赴歐留學。他原打算以勤工儉學方式到美國留學,但當時美國實行的移民政策,限制華人入境,便改變主意去英國倫敦大學學習生物學。一年後,又轉入德國柏林大學攻讀。
1927年冬,正在德國柏林大學攻讀時,辛樹幟突然接到當時在廣州中山大學擔任正副校長的戴季陶朱家驊發來的電報,約他回國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並寄給他2000元作路費。他本想在柏林大學再深造一二年,但因一再電催,又寄來路費,就只有先踏上歸程。
但是,他當時一心想的是如何發展祖國的科學教育事業,根本不想從政。加上在柏林大學,他的指導教授笛爾斯曾告訴他,“中國的廣西瑤山地區,在動植物分類學上,是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他一心嚮往要到那裡去作認真的考察,填補動植物分類學上的這一空白點。因此,回國後,他首先婉言謝絕了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之委任,並再三向戴、朱兩人說明自己的想法:“我國地大物博,素為世界所重視。而我們的科學落後,尚沒有我國人自己作的精密調查,歷來所見關於中國生物之記載文獻,多出自外國人之手。其中雖不乏治學之士,但也有居心叵測,為本國利益蒐集資料存心侵略之輩,聽其深入各地從事採集,喪失國家主權,實是我們莫大恥辱!今日為求我國學術之發達,查明各地物產實際情況,以供祖國開發之參考,自行著手調查,實屬刻不容緩。桂省交通不便,外人尚未調查,尤為亟待考察之區。俟桂省調查完畢,然後再擴至滇、黔、蜀、湘、贛諸省……”(參見《國立中山大學廣西瑤山採集日程》1928年版)。經他一再爭取,終於被中山大學聘為生物系教授兼主任。
廣西瑤山不僅有天然的原始森林和豐富的生物資源,又是少數民族居住區。瑤山中的語言、習慣、風俗、民情,都未曾有過專門考察。雖然地方志上有一些零星資料,但往往與實際情況出入較大,也很不完善,更談不到詳細。於是,中山大學決定由辛樹幟帶一考察團,對瑤山的動植物資源、歷史、語言、民俗進行深入細緻的考察。1928年5月,考察隊向當時人跡罕至的廣西大瑤山、大明山進發。
瑤山是中國甚至世界動植物資源寶庫之一,且在生物分類和生態上都很有利於觀察,是生物學工作者理想的天然大學校,也是當時我國西南部的一個神奧領域。為了採集到儘可能多的動植物標本,他們攀險岩、穿蓬蒿、鑽竹林、斗惡蜂、避山蛭、躲毒蛇,戰勝諸多難以想像的艱苦。白天,他們在山上興致勃勃地採集動植物標本;晚上,他們回到山村,在昏暗的油燈下,採集民歌民謠,標註少數民族語言,調查民風民俗。
同年11月,辛樹幟又組隊進入大瑤山進行第二次考察,其規模比第一次更大,考察的區域範圍比第一次增加了一倍,直到第二年2月才返回學校。
瑤山考察,開國內大規模科學考察和生物採集之先河,其考察和採集範圍已遠遠超出瑤山地區,涉及貴州苗嶺山脈的雲霧山、斗蓬山和東部的梵淨山,湖南南部的金童山,廣東的北江永昌、瑤山及海南島等地,共採集標本6萬餘號。其中植物近千種3萬號,哺乳類動物40餘種100餘號,鳥類210種4000餘號,爬蟲類40餘種500餘號,兩棲類20餘種300餘號,昆蟲類600餘種2000餘號,鳥類中有60多種是首次發現,揭示了中國南部的動植物寶藏。發掘出許多新屬新種,其中最突出的是辛氏鱷蜥、鱷蜥亞科、辛氏美麗鳥、辛氏木、辛氏寄生百合、辛氏鎧蘭等20多種以辛氏命名的動植物新屬新種。此外,他們還收集瑤族服飾物品數十件。對當地風俗習慣作了大量筆記,先後整理出《瑤山兩月視察記》、《正瑤舞歌》、《甲子歌》、《瑤山採集日程》等大量民族民俗資料,並在1928年《語言歷史研究所周刊》出版發行“廣西瑤山調查專號”。史學家顧頡剛先生稱讚這次調查“真是一件大功績”。由此為中山大學建起了比較完整的動植物標本室,培養和吸引了一大批從事動植物研究的專門人才,擴大了中國學術界在國際生物學界的影響。
1932年春,辛樹幟由廣州北上南京,擔任國民政府教育部編審處處長。次年,該處擴充為國立編譯館,辛樹幟任館長,審查發行大、中、國小教材,統一整理科學名詞,使許多從外國音譯過來的同物異名科學名詞,有了我國統一的名稱,極大地方便了教學、科研和中外交流。此間他還主持編纂出版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年鑑》,主編《黃河志》、《圖書評論》等,大力贊助中華自然科學社,組織青年學者撰文介紹國外科學成果,普及科學知識,為我國科教文化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創辦大學

1932年,辛樹幟前往陝西,考察了西安、華山、周陵、草灘等地,放眼祖國大西北這片廣袤而又貧瘠的土地以及落後的農業生產現狀,他被黃土地那沉重而又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廣闊的開發前景深深地吸引住了,一下子迷戀上了這片黃土地,從而萌發了“開發大西北”的一整套宏偉構想。
當時,陝西大旱,赤地千里,餓殍載道。他首先想到民以食為天,想到農、林、牧業。後來他在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校刊創刊號的題詞中寫道:“管子曰:‘積於不涸之倉,藏於不竭之府,積於不涸之倉者,務五穀也;藏於不竭之府者,養桑麻育六畜也。務五穀則食足,養桑麻育六畜則民富’。開發西北,道在其中矣”。要發展農林牧業,又必須依靠科學技術,而科學技術的關鍵又在於教育是否發達。由此,他聯想到偌大一片黃土地,縱橫五省區,竟沒有一所高等農林院校的現狀,萌發了創辦一所西北農林高等院校的構想。這個想法一提出,便得到許多有識之士的贊同和支持。特別是陝西籍的國民黨元老如于右任焦易堂楊虎城等的大力支持。是年秋,于右任、戴季陶等聯名向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提出的籌建西北專門教育初期計畫議案獲得通過,並由於右任、戴季陶、朱家驊、焦易堂、邵力子、楊虎城、辛樹幟等15人組成籌委會,集資在武功楊陵營建西北農林專科學校。
1936年7月,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任命辛樹幟繼于右任之後為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校長,同年初即開始招生。當時該校設有農藝、園藝、森林、畜牧、水利、農業經濟6個組(後改稱系),校址在陝西武功張家崗(今陝西楊陵區)。因當時隴海鐵路尚未全面通車,又很少有汽車等交通工具,加上西北的貧窮與落後,要在大西北辦高等農林教育,談何容易。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一個大學校長能否把學校辦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能否聘到一批著名教授。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地處陝西關中偏僻農村,又是初建,條件很差,與各種條件均優越的沿海大城市院校相比,實有天壤之別。但辛樹幟抱著求才若渴,憑藉他的真誠熱情、沒有官僚作風和市儈習氣,吸引了一大批著名專家、教授來到黃土高原與他合作共事。其中有農業經濟專家楊亦周(解放後曾任河北省副省長)、張德粹,水利專家李儀祉沙玉清、余立基,物理學家祁開智,園藝專家湛克終、章君瑜、塗治(後任新疆八一農學院院長),地質專家王恭睦,農學家沈學年(現浙江農業大學教授、全國人大代表),土壤專家周昌芸,化學專家薛愚,植物學家孔憲武,昆蟲學家黃其林,林學家齊敬鑫,獸醫學家盛彤笙等國內造詣較深、有相當名望的專家教授。隨後,一批又一批專家教授及留學歸國的年輕學者,也受他的人品、學品、才識所吸引,來校從教。
1938年,北平大學農學院由漢中遷至陝西武功,河南農學院畜牧系由鄭州遷到陝西,與西北農林專科學校合併,改稱西北農學院,辛樹幟改任院長。
辦學中,他不僅十分注意延攬人才,而且重視提攜後進。只要是師生有興趣學習和鑽研的課題,他都千方百計為他們當參謀,出主意想辦法,師生每有論文、著作,他不僅樂意幫助閱改,還四處聯繫發表和出版。他辦學作風民主,經常深入各系、科、室和師生員工座談、討論,聽取意見,了解師生員工思想狀況和工作情況,幫助解決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因而,他不僅對學校教學、科研工作了如指掌,而且和師生員工關係融洽,情同手足,親如一家。辦學中,他還非常重視圖書資料和儀器設備的建設。因他從小就養成了讀書的良好習慣,終生嗜書,把書籍看得重於一切,很捨得花錢買書。一次去上海,他看中了一家古舊書鋪,幾乎一下子把書鋪的書全買了下來。這些書籍,在後來他主持開創的古農學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39年,辛樹幟因受國民黨CC派排擠,被迫離開他一手創建起來的西北農學院。先後擔任過重慶國民政府經濟部農本局顧問、中央大學生物系教授兼主任導師、川西考察團團長、湖南省參議員、湘鄂贛三省特派員等一些無足輕重的職務。但他仍一心致力於學術研究,並立下宏願研究整理“湘學”著作,興辦湖南家鄉教育。後因日寇攻陷長沙,成了他終生未竟之業。
抗戰勝利不久,他又重回西北,著手籌辦蘭州大學。這是因為他與祖國的大西北結下了不解之緣,與西北科學教育事業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說:“西北諸省,為我國古代文化發祥之地,亦今後新國運發揚之所,承先啟後,繼往開來,國防價值,於今亦重,復興文物,開發資源,實目前最重要之工作”(參見1947年《蘭州大學校訊》一卷一期《辛校長樹幟上教育部簽呈》)。
首先,他著手進行蘭州大學機構的調整與建設,將原甘肅學院改為政法學院,將原西北醫學院分院改為醫學院,並按綜合大學模式增設了文學院、理學院。此外,他認為發展畜牧業和防治牲畜疾病,改良禽畜品種,對於發展西北經濟,促進民族團結大有裨益,便上書當時的教育部和甘肅省政府,特設了獸醫學院。從而使當時的蘭州大學成為包括文、理、法、醫、獸五大學院,由中國文學、英語、俄語、歷史、數學、物理、化學、植物、動物、地理、政治、經濟、銀行會計、法律、醫學、解剖、生化、生理、藥理、細菌、病理、寄生蟲、內科、外產科、衛生學、畜牧學等26個系科組成的有特色的綜合大學。
此外,他認為西北地域遼闊,少數民族眾多,如不儘快儘早開發建設,必受外人覬覦。不利於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而要開發建設,必須“通語文,嫻風俗”,造就一批適應邊疆工作的人才。“且西北邊疆各民族,各有其悠久歷史文化,今欲冶國內各族於一爐,使之團結一體融和無間,則歷史之研究與文化之溝通,亦屬當前切要之圖。”因此,他上書教育部,於1947年9月在蘭州大學文學院增設了邊疆語文系,設蒙、藏、維文三組。
為了給蘭州大學延聘師資,他未到蘭州就先到京、滬、穗等地延攬人才。由於當時蘭州尚未通火車,生活條件更差,延攬人才較之陝西武功,難度更大。許多著名專家教授雖仰慕他的人品、學品、“攬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博大胸懷和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又考慮實際困難不曾前往,他就採取聘請短期講學、客座講授等辦法,先後延請到顧頡剛、石聲漢以及中央大學、上海第一醫學院等院校的專家教授到蘭州大學講學。同時,利用夏季蘭州不太炎熱,是一個天然避暑勝地的有利條件,在暑假期間禮聘全國各地的名師到蘭州大學集中講學。先後應聘的有方欣安、鄭集朱炳海等。他還利用他交遊廣、名望高等優勢,盡最大努力聘請許多名教授到蘭大任教。從1947年7月到1949年下半年的3年時間,在蘭州大學任教任職的著名教授、專家有董爽秋、程宇啟、陳時偉、段子美、喬樹民、盛彤笙、水天同、顧頡剛、沐元中、左宗杞、楊浪明、王德基、張德粹、張懷朴、聞人乾、張舜徽、史念海、楊英福、唐家琛、李德麟等。當時蘭州大學流傳著這樣的歌謠:“辛校長辦學有三寶,圖書、儀器、顧頡老(指以顧頡剛為首的一批名教授)。”在未到蘭大之前,他便在上海等地購置教學儀器、設備和藥品,後來更不遺餘力,不惜重資,到京滬等地大量採購圖書。顧頡剛先生在《積石堂記》一文中對此有特別記述,稱辛樹幟“高瞻遠矚,知樹人大計,必以師資及圖書儀器為先,既慎選師資,廣羅儀器,更竭其餘力購置圖書,京滬隴海道上,輪轂賓士捆載而來者,大櫝數百事。未幾國民黨挑起內戰,陸行阻絕,又曾以飛機運之。兩年之間,積書15萬冊,軼出他人數十年之功,卓然成西北巨藏矣。”他深知蘭州大學地處偏僻,學生得書不易,所以對各科重要教材以及國學基本用書,儘量多備複本,以免好學師生向隅自嘆。也為一些家境清貧、無力購書的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
曾經,蘭州大學醫學院獨立為蘭州醫學院,成為甘、青、寧、新四省醫學院校之冠。獸醫學院白手起家,亦逐步成為西北馳名的獸醫中心,1947年獨立成校,1958年擴展為甘肅農業大學。如今蘭州大學、西北農業大學(前身為西北農林專科學校、西北農學院)均為全國重點大學。西北農業大學所在地楊陵,由西北農學院起根發苗,逐步形成馳名中外的農業科學城和西北農林牧水教育科研人才的搖籃。
蘭州解放前夕,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曾多次電催辛樹幟從蘭州前往南京,辛樹幟不為所動,堅持留在蘭州,領導蘭州大學等四院校全體教職員工迎接解放,從而使蘭州大學等四院校完整地回到了人民的懷抱。
1949年8月26日蘭州解放,標誌著辛樹幟新生活的開始。是年10月,辛樹幟到北京學習,讀了許多馬列主義原著和革命書籍,特別是讀了毛澤東的著作,認識到毛澤東思想的偉大,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堅信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新中國的前途無限光明。他充滿信心和力量,欣然接受了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託,重回西北農學院,擔任院長之職,他既感激又興奮,終於有機會實現他早年發展西北農業的夙願。
西北農學院解放之初,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師資不足,許多從各地來到該院的教授紛紛他去,有的還去了台灣。許多重要課程無法開出。辛樹幟到校後,先後吸引了一批批知名專家教授來校任教任職,充實和加強了該校的師資。其中如數學專家管竹,電工專家康清,水利專家蔣泳秋,牧醫專家粟顯卓,土壤肥料專家趙雲夢,化學專家俞勁、吳中祿,木材加工專家汪秉全等等。他的學生和戰友、留學英國的生物化學專家石聲漢,也從武漢大學重返該校。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西北農學院行政、教學、後勤等工作迅速走上正軌。作為一名大學校長,辛樹幟覺得有了主心骨,也有足夠的時間學習政治經濟理論、時事政治,經常深入各教師家中,深入教研室、課堂、實驗室調查研究,和教職工談心、散步,詢問他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關心他們確定的研究方向,蒐集研究資料;有的研究論文,他還要親筆校訂修改,聯繫發表;有了學術著作,他四處聯繫出版。從解放到“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辛樹幟和西北農學院全體教職工一起,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改革教育制度,進行院系調整,開展科學研究,抓教職工隊伍、教材、圖書、儀器設備建設,抓教育質量的提高,取得突出成績,成為西北農學院歷史上第二個群星燦爛、人才輩出、名傳海內外的黃金時期。通過這17年的辛勤努力,西北農學院逐步形成了“實事求是,艱苦奮鬥,勤奮好學,理論聯繫實際”的優良學風,學校的校風、學風和學術空氣,都達到了空前未有的嶄新程度。17年間培養的大批農業科技人員,分布祖國各地,成為農業科研、教育、生產、推廣及建設事業的骨幹。同時,也為後來的楊陵農業科學城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17年間,辛樹幟還積極參加各項社會活動,不僅擔任了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共商國是,而且積極投身祖國科技事業的振興等工作,兼任中國動物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植物學會理事等多種職務,為科教興國貢獻力量。1954年,中國科學院在西安成立西北分院,陝西省委第一書記張德生兼任籌委會主任委員,辛樹幟兼任第一副主任委員,為發展大西北的科學事業,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更值得一提的是,1951年,辛樹幟擔任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副團長兼西北分團團長,赴朝鮮前線開城、板門店等地慰問中國人民志願軍。在前線,他不顧志願軍戰士的多次勸阻,冒著槍林彈雨,到陣地上慰問親人志願軍,耳聞目睹了許多愛國主義、國際主義英雄人物和事跡,受到極大鼓舞,深刻體會到黨和人民的信任和愛護,因而回國後工作勁頭更大了。

拓新領域

由於大半生從事農業教育,辛樹幟深感整理祖國農學遺產的重要意義,因而他早就想集中全國研究農史之人才,用10年以上的時間,整理古代農書及古籍中的農事部分,整理栽培技術和農諺、時令等。他認為在此基礎上建立的中國農學,其地位決不亞於中國醫學。加之他國學功底深厚,廣涉群籍、勤於探索,因而對整理研究我國豐富的古代農業科學遺產和農業史,有許多深刻獨到的見解。並在這一領域親自從事卓有成效的探索性研究,對農史學科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早在1952年,他就倡議在西北農學院成立古農學研究小組,組織有經驗有基礎的教授如石聲漢、夏緯瑛周堯、鄷裕恆、翟允褆等,積極開展古代農業文獻的整理與研究。1955年,他參加了農業部召開的整理農業遺產座談會。會後,遂在西北農學院正式成立“古農學研究室”,主持並參與研究整理工作,為農業科學研究開拓了一個嶄新的領域。
起初,研究工作舉步維艱,1958年古農學研究還一度受到衝擊和非難。但由於各級黨政領導的關懷和支持,由於他組織得當,參與者大力配合,前後20年時間,整理出版了20多種500多萬字的著作,受到國內外許多著名科學家的讚揚,尤其是《齊民要術今釋》和《農政全書校注》,在國內外產生了極大影響。英國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為寫好《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農業卷”,曾派助手來中國與他們座談討論,並在後來的一封信中說:“中國科學史農業卷的工作,極大地得益於石(聲漢)先生的幫助。”中國樹木分類專家陳嶸稱讚辛樹幟“是自然科學專業的,而研究我國最早的《易經》、《禹貢》兩部古書,在國內還是第一人”。日 本的天野元之助和西山武一兩位教授,都以研究中國古代農業著稱。當西山武一1958年第一次看到《齊民要術今釋》時,高興地說:“這不僅是賈學(賈指《齊民要術》作者賈思勰)之幸,對於中日兩國文化交流,也起到一定積極推動作用。”辛樹幟研究著作出版的有《中國果樹歷史的研究》、《易傳分析》、《我國水土保持歷史的研究》、《農政全書159種栽培植物的初步探討》、《禹貢新解》等。其中《中國果樹歷史的研究》根據從西周到唐朝末期的多種書中有關果樹的記載,系統地分析比較了我國最早果樹栽培的成就,認真考證了這一時期果樹的種類和名實關係,論述了這一時期我國的果樹栽培技術,以充分的論據說明我國原產果樹栽培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在世界果樹栽培史上占有極重要的地位。這部著作成功地考釋了我國早期古籍中所記載的基本果樹資料,為後來人從事果樹史的研究理出了頭緒,也為研究各類專業農史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尚書·禹貢》是我國先秦典籍中一篇記述古代地理的著作,全文不過千八百字,文義事理卻深奧難解。歷代治《禹貢》者輩出,而辛樹幟則站在現代科學高度,從水土和貢物人手,獨出新解。關於《禹貢》成作年代,新解提出15條論據,考證為西周作品,並對近世盛行的:“戰國說”詳加駁論;從現代農業科學的立場對《禹貢》重新發掘,提出土壤、田賦、農業地理等方面的歷史問題;高度評價古人“平治水土”的歷史功績,並結合現代水土保持而開展研究,為他後來從事我國水土保持歷史研究奠定了基礎。顧頡剛評之為“體大思深”。竺可楨史念海等亦均給予高度評價。
我國水土流失問題嚴重,直接影響農業生態環境,從歷史角度研究我國古代水土保持的經驗教訓,進一步建立具有中國特點的水土保持學,是辛樹幟多年的夙願。1956年,他發起組織“陝北農業生產和水土保持工作考察團”,對陝北地區18個縣,尤其是丘陵溝壑區進行了綜合考察,並與各地、縣黨政領導、技術人員和農民民眾座談,整理出考察報告,在次年舉行的全國政協二屆三次會議上作了專題發言,闡述了解放後祖國水土保持事業的發展和根治黃河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周恩來總理聽完他的發言,親切地鼓勵說:“講得不錯呀!我希望在今後50年裡,依靠我國水利和水土保持科學技術的發展,解決水土保持問題。”這為他致力於中國水土保持研究,增添了極大的動力。經多方蒐集資料,艱苦探索,辛勤鑽研,1958年國慶前夕,他寫成了《我國水土保持的歷史研究》,發表於《科學史集刊》第2集。
但他並未因此而滿足,而是又向前邁出一大步,開拓了又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中國水土保持學。1971年底,他從“牛棚”里出來,多年精心經營的古農學研究室被解散,多年一起工作的戰友、學生石聲漢已病故,妻子康成懿也已故去。一連串深重的打擊,對於倍受折磨的辛樹幟來說,更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有人勸他就此退休,頤養天年。但他不僅未被這些深重的打擊擊倒,而是出人意料地要求上班、工作,在人生旅途中繼續拼搏。
1974年,辛樹幟倡議組織力量編寫《中國水土保持學》的意願,得到陝西省水土保持局的支持,一整套編寫構想也已由他醞釀成熟。1976年,他已屆82歲高齡,不顧同事、親朋再三勸阻,親自帶隊前往四川、雲南、廣西、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區,考察南方水土流失情況。這次考察,使《水土保持學》編寫人員深刻認識到我國水土流失問題,不僅北方黃土高原地區嚴重,南方紅壤地區和丘陵山區也一樣嚴重。同年,《中國水土保持學》初稿寫出,但他因視力減退,不能親自執筆校閱,只能讓編寫組同志逐章逐句讀給他聽,他邊聽邊提修改意見。全書完成後交由農業出版社出版,定名為《中國水土保持概論》。
辛樹幟除主持和親自參加上述研究課題外,還把很多時間和精力,用於研究工作的組織協調、研究論著的發表出版等“雜務”上,常常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研究工作和休息時間,去為人寫信、改稿等,體現了這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和造詣精深的長者、農史學科帶頭人“甘為人梯”的可貴精神。其實,石聲漢教授在古農學研究上的貢獻,也同樣滲透著他的心血和汗水。特別是對石聲漢留下的遺稿《輯校徐衷南方草物狀》、《中國農業遺產要略》、《中國古代農書評介》以及《農政全書校注》共約70萬字的加工整理,使出版社能接受出版。辛樹幟在1973年盛夏,不顧酷熱整整利用一個暑假,對《農政全書校注》原稿作逐字逐句地認真複審,並將原書校、注、案三種體例的50萬字,合併成註解一種,刪簡到30萬字,最後,交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辛樹幟這種認真負責、甘為人梯、嚴謹治學、樂當配角的高尚品德,不愧為“辛辛苦苦、獨樹一幟”的精神,永遠是中國學術界、科教界的榜樣。
情依黃土地心念國家統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辛樹幟積極參加九三學社西安分社的籌建工作,擔任九三學社西安分社副主委兼宣傳部長。他善於團結人、關心人,對九三學社的組織及其事業的發展,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他十分關心祖國統一大業,為爭取台灣早日回歸,做了大量認真細緻感人的艱苦工作。1971年,他還在“牛棚”沒有出來,得知陝西省對台辦公室要他給台灣的科技、文化、教育界友人寫公開信時,他毫不考慮自己尚在“難”中,以國家利益為重,以感人肺腑的言辭,向在台友人致意,期望共同致力於祖國的統一和國家民族的繁榮昌盛。在台灣的黃少谷先生是他早年在湖南明德中學任教時的得意門生,解放前與他過從甚密,後任國民黨中央常委,是國民黨的重要智囊人物之一。他寫信給黃少谷先生“再施鼎力之才,為國家民族之昌盛做出貢獻。”並多次親自草擬對台宣傳廣播稿件。直到他生命垂危之際,猶念念不忘在台友人,希望他們回來看看,為祖國統一盡心盡力。辛樹幟1922—1924年,在湖南第一師範任教時,曾與毛澤東同事。1957年辛樹幟出席全國政治協商會議期間,應邀參加了毛澤東主席主持的最高國務會議。時隔30多年,兩人再次相見,毛澤東熱情地握著他的手,直呼他的名字。在聽了他對發展全國農業生產和開展古農學研究的匯報後,毛澤東稱讚不已,並說他的名字取得好,“辛辛苦苦,獨樹一幟。”

個人作品

辛樹幟.禹貢製作年代的分析.西北農學院學報,1957(3).
辛樹幟.易傳的分析.西北農學院學報,1958(2、3、4、).
辛樹幟.我國水土保持歷史的研究.歷史研究·科學史集刊,1962(2).
辛樹幟.中國果樹歷史的研究.北京:農業出版社,1962.
辛樹幟.禹貢新解.北京:農業出版社,1964.
辛樹幟.主編.農政全書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985.
辛樹幟.永遠不辜負周總理的殷切期望.陝西日報,1977.01.10.
辭海.《辛樹幟》條,1979年版.
姜義安.畢生致力於科學教育事業的辛樹幟,《甘肅文史資料選輯》第23輯.
劉宗鶴.辛樹幟先生傳記.辛樹幟先生誕生九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北京:農業出版社,1989.
萬建中.懷念我們的老院長.西北農學院院刊,1984.12.25.
盛彤笙.後世師表風範長存.西北農學院院刊,1984.12.25.
史念海.論《禹貢新解》的著述與成就.西北農學院院刊,1984.12.25.
朱士光.辛樹幟先生與《中國水土保持概論》.辛樹幟先生誕生九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北京:農業出版社,1989.
李翰如.農業機械化區劃原理——為紀念辛樹幟老師誕生九十周年而作(附記:對辛樹幟老師的回憶).辛樹幟先生誕生九十周年紀念論文集.北京:農業出版社,1989.

外界評價

毛澤東稱讚說“辛辛苦苦,獨樹一幟。”
辛樹幟這種認真負責、甘為人梯、嚴謹治學、樂當配角的高尚品德,不愧為“辛辛苦苦、獨樹一幟”的精神,永遠是中國學術界、科教界的榜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