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神山

轉神山

轉神山是古象雄時代所留傳下來的習俗。我們現代藏族同胞許許多多的習俗和生活方式,還有許多獨特的祈福方式:比如拜神湖、撒風馬旗、懸掛五彩經幡、刻石頭經文、放置瑪尼堆、打卦、供奉朵瑪盤、酥油花甚至使用轉經筒等等,這些都是雍仲本教的遺俗。

甘孜州多數縣都有一個轉神山節,但這個節日不是每年都有,甘孜縣轉神山節是每逢雞年為一次;德格八邦神山節是每逢羊年為一次;新龍神山節是每龍年為一次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轉神山
  • 流行地區:藏族
  • 節日起源:宗教
  • 節日活動:拜神湖、撒風馬旗
節日起源,節日習俗,

節日起源

藏族原始佛教——本教,信奉萬物有靈,認為世間的一切,山、水、樹、岩、土地等等都有精靈和鬼怪,人世間的各種苦難,包括疾病,自然災害,都與萬物的精靈和鬼怪有關,因而創造了年神、龍神、地神、蒙、甲爾布、曜、家神、戰神……等等萬神殿,這些神靈主宰人世間的禍福,對他們只能小心供奉,否則它們一旦發怒就會給人類降臨各種災難。各種祭祀神靈的儀軌應運而生。
轉神山轉神山
印度佛教傳入藏區,佛本才相互兼容並蓄,互相融合,形成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吸引本教眾多的神靈,成為自己的保護神,統稱“世俗之神”或地方神,並認為這些神只能為人類的今生帶來了一些禍福,而不能為來世超度,因此,對他們只能供養不能祈禱。祭神活動以佛教的含義、儀軌取代了本教的含義、儀軌。不過,廣大藏族民眾在祭祀神靈,登高轉神山、神湖、、插樹掛幡,焚香菸祭等活動時,其作法與古代沒有什麼區分。
甘孜州境內神山聖湖眾多,如甘孜東谷奶龍山、新龍卡窪洛日、雄龍扎呷、鄉城打巴姆日、稻城貢嘎雪山、丹巴墨爾多山道孚扎呷等等。

節日習俗

藏傳佛教認為,某一年各路神佛、菩薩就要匯集某一神山,該神山就要顯聖,山為聖山,水為聖水,湖為聖湖。凡是這一年到這個神山朝拜的人,繞聖跡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十圈,便可在五百輪迴中避免下地獄之苦,轉百圈便可成佛升天。聖水能洗爭人們心靈上的五毒等。由此每逢該地轉神山節那年,除了本地州民眾外,遠自西藏、青海、阿南、雲南等地民眾都不遠萬里,絡繹不絕前往轉神山、朝聖湖,祭祀神靈,真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如甘孜東谷奶龍山,傳說是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金剛手大勢至菩薩在藏曆雞年聚會眾神的神山,在藏區十分有影響,所以每逢雞年,各地前來朝山拜佛的人成千上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