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張村(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椹澗鄉軍張村)

軍張村(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椹澗鄉軍張村)

位於許昌城西,距今至少有兩千年歷史,屬椹澗鄉,東距椹澗2.6公里,有8個村民小組。村南靠幸福渠,東北隅有紅土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張村
  • 外文名:jun zhang cun
  • 行政級別:村
  • 所屬地區: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
基本情況,村名由來,地理位置,郵政編碼,主要歷史及地理情況,熊耳山,赤眉城遺址,幸福渠,引水渠,村內景色,

基本情況

村名由來

由張姓所建,相傳西漢末年赤眉軍在村東北隅紅土寨上紮營,張姓與赤眉軍交往頻繁,感情甚篤,遂稱村名軍張。清代築軍張寨,現已不存,只剩戰壕。村呈正方形,面積約34萬平方米(1990年數據),東西向主路三條,南北向主路兩條。以前有傳統高蹺、旱船、扯犟驢等民間藝術節目。農曆三月三有古會,為熊耳山神會。

地理位置

郵政編碼

461132

主要歷史及地理情況

熊耳山

位於椹澗鄉中部,自沙張北起,沿軍張、孫莊、瓦屋劉、崗楊、僧李一帶連綿起伏,遠遠望去,猶巨熊伏臥,從東向西南看,最高處猶如熊頭雙耳,故稱其名。傳說漢代這裡為一片大森林,桑樹尤多;漢孝子蔡順打柴拾椹於此。
許靈山許靈山
於沙張南地拍攝,背景為熊耳山於沙張南地拍攝,背景為熊耳山

赤眉城遺址

位於許昌縣椹澗鄉軍張村北熊耳山頂部。系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赤眉軍)樊崇部在此駐紮所建城池的遺址,俗稱紅土寨。原來規模有亭、台、樓、閣和一些房舍,並建有山神廟。自漢代以來,歷經滄桑,城上和城內建築蕩然無存,現僅存遺址。2005年七月許昌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為城牆四周外沿向外擴30米為重點保護區域,重點保護區外再擴50米為一般建築控制地帶。
赤眉城遺址簡介赤眉城遺址簡介
赤眉城遺址赤眉城遺址

幸福渠

位於椹澗鄉境內,1966年春開挖,1967年冬竣工,渠長4.3公里,支渠長21.7公里。1978年在椹澗鄉河灣村西修築了高4米、寬3米、長70米的潁河大壩,壩上設有閘門,能蓄能泄,為重要渠首工程。幸福渠流經椹澗鄉的楊廟、坡張等22個村委會,經該村西地、南地,為該村主要河道。
幸福渠一景幸福渠一景

引水渠

建於七十年代,位於村北,為高架拱形水渠,1998年4月鄉政府修建環鄉公路時從該渠下穿過,將其影響的引水渠用拖拉機拉倒,剩餘部分未處理。1999年6月12日,張爽爽、張躍軍及張爽爽之母及同村其他三人,在未拉倒的位於環鄉路南側的高架渠槽渠墩子上乘涼時,水渠突然倒塌,造成四人死亡,張爽爽、張躍軍受傷。之後又發生過倒塌。2018年春節前再次出現倒塌,僅剩四拱,秋收時節僅剩渠頭,四拱已塌完。
引水渠引水渠
引水渠引水渠

村內景色

梨花梨花
油菜花油菜花
桃花桃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