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學院

軍事學院

軍事學院是一所1951年1月15日成立於南京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劉伯承出任校長,課程有高級速成科、上級速成科、基本科、情報科等。

由於新生的共和國百廢待興。國防和軍隊建設亟待步入正軌。身經百戰、征塵未洗的劉伯承主動上書黨中央和中央軍委,請求辦校治學育才。這就是軍事學院的由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事學院
  • 成立:1951年1月15日
  • 人物:劉伯承
  • 首期招收學員:758名。
成立,招生,教學內容,發展,

成立

1951年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在南京成立。這是新中國建立後我軍最早的高等軍事學府,年已59歲的劉伯承出任院長。
劉伯承根據學員的情況和抗美援朝戰爭臨戰需要,設定了高級速成科、上級速成科、基本科、情報科等。首期招收學員758名。

招生

不久後招收的第一批戰役系的52名學員都是南征北戰的高級指揮員,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授銜時全部是共和國的開國將軍。
就是這樣一批戰功卓著的高級指揮員依然是以普通一兵、普通學員、普通黨員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尤其是野外作業時,一樣的手提馬扎,背著書包,集合排隊,乘坐大汽車去作業場所。這樣樸素的作風傳承至今,現在國防大學軍師職指揮員現地教學時,依然這樣嚴格要求自己。

教學內容

軍事學院開學之後,最緊迫、最困難的問題是翻譯和編寫軍事教材。在這種情況下,中央軍委決定邀請20多名蘇聯軍事顧問到學院各個教學部門,帶隊的總顧問是羅哈里斯基中將。
為有效地借鑑蘇聯紅軍的作戰經驗,編寫出適合軍隊需要的軍事教材,劉伯承不拘一格選用人才,其中包括原國民黨軍隊中的舊軍人。訊息傳開後,各路人士紛至沓來。經中央軍委批准,先後在南京的軍事學院工作的600多名舊軍官教員到1955年底尚有300多人,第一次授銜時100多人是少將以上軍銜。這批舊軍官為軍事學院的建設付出了辛勞,作出了貢獻,功績也載入了軍事學院的史冊。
讓曾經戰敗的對手來教自己,有些學員不理解。劉伯承說:“古時候,趙武靈王還知道以敵為師。”他指出:“這些教員現在是我們請來的‘先生’;至於‘舊軍官’,那是他們的過去。”
劉伯承還發動全體學員,聯繫本軍區、本部隊的戰爭經歷,開展總結和編寫戰例的活動。學員寫出了82篇戰例彙編稿,其中包括遼瀋、淮海、平津大戰中的一些著名戰役和戰鬥,推出了《戰例匯集》一書。這樣,“拿來”的外國軍事經驗與我軍的傳統緊密結合,大大充實了教學的內容。
當志願軍陸續入朝參戰以後,劉伯承根據軍委指示,先選調40多名學員到朝鮮指揮作戰,隨後又調去70餘名學員。楊得志秦基偉等著名戰將,都是從軍事學院出發,直接開赴朝鮮前線的。
劉伯承特別重視學院的教材建設,多次強調:教材是院校的“重工業”,是一項基本建設,一定要下功夫編好,保證質量。對戰術理論教材和想定作業他親自把關,特彆強調“不能誤人子弟”。

發展

1957~1959年,根據中央軍委決定,以軍事學院的有關係為基礎,分別組建高等軍事學院、軍事學院和海軍、空軍、炮兵、裝甲兵等學院。高等軍事學院設在北京,其任務是:訓練全軍陸海空軍正師職以上現職軍事、政治、後勤幹部,高級參謀人員及軍事理論人員。
南京軍事學院為我軍院校正規化建設摸索了經驗,樹立了榜樣,為培養我軍高素質的軍政指揮人才作出了歷史性的突出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