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嶺古道

車嶺古道

車嶺古道位於福建省壽寧縣城南20公里處(斜灘鎮山田村與清源鄉陽尾村之間)。明中葉(1450~1460)建有嶺路一條,山以形稱,嶺以山名,名車嶺。全嶺除嶺亭引道稍平緩,此外無一節平路,素有“車嶺車到天”之說。自斜灘蜿蜒而上,相對高差658米(87~745),酷似一條天梯直上霄漢,有“去天五尺”之稱,為斜灘通往縣城的必經之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車嶺古道
  • 地理位置福建省壽寧縣城南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周邊景區:天池寺
詳細簡介,周邊景點,

詳細簡介

萬曆二十一年(1593),知縣戴鏜為防衛倭患,在此設立“車嶺關”,建石砌關門,稱“隘門”,為東南路第一險峻處,有匾日:“南門鎖鑰”。沿嶺有4亭2泉,嶺邊遍植楓松,大者高達30~40米。以一條長嶺(12900級),四座古亭,山高嶺峻取勝,嶺頭亭邊有嘉慶十七年(1812)郭宜魁題的“嶺峻雲深”摩崖石刻,每字兩尺見方。
清朝雍正12年(1734),壽寧縣改隸福寧府。自此,壽寧行政重心南移,逐步形成了以“車嶺”為標誌的從壽寧縣城經斜灘往福安至福寧府的官道。《壽寧待志》載:“偏道通福安者五,曰青竹嶺(今清源一帶),曰大洋(今岱陽,陽尾一代),曰三澄(山田),曰元潭(斜灘一帶),曰武曲。
馮夢龍在《壽寧待志》中描述:“一線千仞,仰關者無所措足,東南路第一險要處。”今人有詩《望車嶺古道》:逶迤古道逐雲升,踏破風霜不計程;望斷雄關皆卻步,挑夫汗水濕衣蒸。由此可見車嶺雄關之險,當時的挑夫之苦。地僻人難至,山高雲易生,福安至壽寧公路通車前,來往貨物全靠人扛肩挑。民謠云:“千年扁擔萬年筐,壓得背駝腰又彎。磨爛兩肩流盡汗,工錢不夠飽三餐”。壽寧人民靠蜿蜒崎嶇的車嶺古道和高低曲折的長溪河道走出山外。
車嶺古道
清乾隆十六~十九年知縣丁居信(江蘇儀征人)感慨賦詩:
“鰲陽最高峰,屈指惟車嶺。俯視渺培樓,遐瞻開異境。
氣候下方殊,陰陽幻光影。翹首白雲齊,登臨常引頸。
行人雨汗流,擔荷息難屏。石蹬千有餘,健足何以聘。
懸波如直繩,橫斜羅萬井。夏不畏炎威,冬豈耐寒冷。
頻施開鑿功,逸豫奚敢逞。地固鮮荒郊,業亦期久永。
乃嘆農夫艱,資生力作猛。長吏念民瘼,清夜發深省。”
車嶺嶺尾有一木橋,清朝乾隆甲申年(1764)斜灘郭元鼎獨資捐建,後毀於水。光緒乙亥年(1871),邑人葉聖楚、葉大興為首募建雙孔石橋,長16 米,寬4米,歷七載完工,名“駕鰲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該橋被水沖毀。現僅餘幾條殘石板。車嶺路旁遍植松樹、楓樹,高者達30多米。嶺頭石壁有清嘉慶十七年郭宜魁題寫的“嶺峻雲深”摩崖石刻,攀上車嶺頭便能觀賞到百丈漈瀑布的壯觀景象。百丈漈又稱更漏岩。清光緒十年《福安縣誌》載:“更漏岩,兩岸屹立,瀑布飛下百餘丈,俗呼百丈漈,聲若更漏,故名”。百丈漈瀑布高30多米,寬10餘米,源於風景秀麗的小清源西山頂。雨季,巨大瀑流如銀河天落十分壯觀,人稱壽寧第一瀑。
車嶺古道修建後,有熱心公益者陸續在其上修建了五座涼亭。嶺尾的“駕鰲橋”旁有一座“升車亭”,亭內有匾曰:“去天尺五”。康熙版《壽寧縣誌》載:“魁星亭在車嶺下” 。“五車嶺在車嶺中。”《福寧府志》載:“車嶺泉在嶺中亭”。知府李拔賦詩云:“車嶺岧嶢高接天,白雲深處涌清泉。漫言一勺消炎暑,還剩膏腴溉浦田。”清朝光緒年間,坑底村徐華禮捐資修建第四座涼亭,僱人常駐燒茶,供行人解渴,並置田產10擔,供燒茶人食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該亭被車嶺勞改農場拆用。嶺巔還有一座涼亭,俗稱“嶺頭亭”。亭內有“二三星斗胸前落,百十峰巒腳底生”的聯語。亭側有碑刻:“阿彌陀佛”。

周邊景點

天池寺,位於車嶺之顛,始建於明朝。
號稱壽寧第一高瀑的“百丈際瀑布”雨季頗為壯觀。
西山頂 原名岱山,又稱顯仙山。位於城南15公里的板仙山上,海拔1183米,面積約20平方公里,為清源鄉最高峰。它以峰奇、石怪、洞幽、流潛等自然景光聞名,譽為“壽寧第一峰”。西山景區,怪石嶙峋,千姿百態,有“獅子望月”、“美人照鏡”、“仙人臥跡”“仙人對奕”;有“石天梯”、“鬥雞峰”、 “風倒石”、“白門洞”;還有許多石人、石獸、石鐘、石鼓、石筍、石塔林等等,形態逼真,維妙維肖。
車嶺古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