踖

踖,是一個漢字,拼音為jí,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踖
  • 讀音:jí
  • 注音:ㄐㄧˊ
  • 結構:左右結構
基本信息,字形結構,基本解釋,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民俗參考,方言集匯,音韻參考,

基本信息

『踖』
拼音:jí
注音:ㄐㄧˊ
部首:足
部首筆畫:7
總筆畫:15
五筆86&98:KHAJ
倉頡:RMTA
四角號碼:64161
UniCode:U+8E16

字形結構

[ 首尾分解查字 ]:足昔(zuxi)
[ 筆順編號 ]:251212112212511
[ 筆順讀寫 ]:豎折橫豎橫豎橫橫豎豎橫豎折橫橫

基本解釋

1.〔踧踖〕見“
2.踐踏:“毋踐屨,毋踖席。”踧”。
漢語大字典解釋
[①][jí]
[《廣韻》秦昔切,入昔,從。]
亦作“趞3”。
踐踏,跨越。
[②][jí]
[《廣韻》資昔切,入昔,精。]
見“踖2踖”、“踖2踧”。
[③][què]
[《廣韻》七雀切,入藥,清。]
見“踖3陵”。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𨅦《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資昔切,音積。《說文》長脛行也。一曰踧踖也。《廣韻》踧踖,敬貌。《論語》踧踖如也。《疏》踧踖,恭敬也。
《集韻》七跡切,音刺。《詩·小雅》執爨踖踖。《傳》言爨灶有容也。《疏》謂執爨之有容儀也。《爾雅·釋訓》踖踖,敏也。
《集韻》祥亦切,音席。《禮·曲禮》毋踖席。《疏》踖,猶躐也。《釋名》踖,藉也。以足籍也。
《廣韻》七雀切《集韻》七約切,𠀤音鵲。馺也。《類篇》行貌。
《左傳·莊十九年》敗黃師於踖陵。《注》踖陵。黃地。
《廣韻》陵也。
《廣韻》《集韻》𠀤秦昔切,音籍。踐也。或作𨆮躤趞。

說文解字

【卷二】【足部】踖
長脛行也。從足聲。一曰踧踖。資昔切

說文解字注

(踖)長脛行也。小雅。執爨踖踖。毛曰。踖踖、言爨灶有容也。從足。昔聲。資昔切。古音在五部。一曰踧踖。見論語郷黨。馬融曰。恭敬皃也。廣韻一屋曰。踧踖、行而謹敬。按左傳石碏。漢石經公羊作石踖。從石、誤字也。

民俗參考

是否為常用字:否
姓名學:非姓氏

方言集匯

◎ 客家話:[海陸豐腔] sit7 zit7 [客英字典] zit7 sit7 [台灣四縣腔] sit7 zit7 [梅縣腔] sit7
◎ 粵語:zik1
◎ 潮州話:zêh4

音韻參考

[ 上古音 ]:鐸部精母,tziak
[ 廣 韻 ]:七雀切,入18藥,que,宕開三入陽清
[ 平水韻 ]:入聲十藥·入聲十一陌
[ 粵 語 ]:zik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