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軸

跳軸

攝像術語,拍攝運動物體時,運動物體和運動方向之間形成一條虛擬的直線,稱之為軸線。攝像機機位只能處於軸線的一側,如果越過軸線拍攝,就會造成畫面邏輯的混亂,就是所說的跳軸或越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跳軸
  • 外文名:The shaft
  • 類別:攝像術語
  • 現象:藝術無定則
  • 原因:攝像機的位置在主體運動軸同一側
名詞釋義,補救措施,藝術無定則,

名詞釋義

主題人物在進出畫面時需要注意拍攝的總方向,從軸線一側拍,否則兩個畫面接在一起主體物就要“撞車”,讓人覺得突兀
在拍攝的時候,如果攝像機的位置始終在主體運動軸線的同一側.那么構成畫面的運動方向、放置方向都是一致的,這樣觀眾就會覺得自然.否則就會產生“跳軸”而讓人感覺突兀了,跳軸的畫面除了特殊的目的以外是無法組接的。
在前期拍攝時,由於攝像師未充分意識到軸線問題,或者即使前期拍攝時建立並遵守了軸線原則,但後期剪輯時需打亂原來的鏡頭次序重新組合,就可能產生“跳軸”現象。如果這個問題不加以解決,會造成觀眾理解上的混亂。

補救措施

當遇到“跳軸”問題時,剪輯師可採取一些補救措施,消除或減弱“跳軸”現象。
(1)利用動勢改變軸線方向。在兩個跳軸鏡頭中間,插入一個人物轉身或運動物轉彎的鏡頭,將軸線方向改變過來。
(2)插入中性鏡頭。在兩個運動方向相反的鏡頭中間,插入一個無明顯方向性的中性鏡頭,可減弱“跳軸”的影響。
(3)藉助人物視線。在跳軸鏡頭中間插入一個人物視線變化的鏡頭,藉助人物視線的變動,改變軸線方向,清除“跳軸”現象。
(4)插入特寫鏡頭。在跳軸鏡頭中間,插入一個局部特寫或反映特寫鏡頭,可減弱“跳軸”現象。需要注意的是,插入的特寫鏡頭要與前後鏡頭有一定的聯繫,否則顯得生硬。
(5)插入全景鏡頭。由於全景鏡頭中主體在畫面所處的位置、運動的方向或動作不很明顯,插入後即使軸方向有所變化,但觀眾的視覺跳躍不大,可減弱“跳軸”現象。
0為被採訪對象,1,2,3為拍攝機位,4為拍攝軸線,在後期畫面剪接的時候,如果前一畫面是1號機位拍攝的,接下來的畫面可以接3號機位拍攝的畫面,不能接2號機位拍的畫面,2號機位拍的畫面叫做跳軸(軸線就是4),3號機位和1號機位在軸線同一側,不跳軸.兩個畫面可以組接。2號機位在另外一側,跳軸,不可組接1號機位拍攝的畫面。
舉例說明舉例說明
攝像軸線和機點陣圖例
跳軸會造成觀眾視覺空間錯位、理解上的混亂。然後,瘋掉......^_^
不能越雷池半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足球籃球等兩方對抗的比賽,大家或許都注意到了:不管是哪家電視機構的攝像師,都毫不例外地自覺地站在球場的同一側拍攝!因為大家都知道遵循軸線的原則。如果不注意軸線問題,把攝象機的機位分別設在場地的兩側的話,那么在視機前的觀眾肯定弄不明白:怎么場上隊員一會兒向左攻,一會兒向右呢!然後,絕大部分觀眾的結果是---瘋掉!^_^
足球比賽賽場的攝像一定要遵循軸線規則
示例圖示例圖

藝術無定則

在電影創作中,沒有一定的規則,所謂藝無定法,技無常規。一切技巧都應該服務於影片的內容。使之更完美的表達出創作者的創作意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