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祇

跋祇,又譯弗栗恃、跋闍國(Vrijji)。 古印度列國時代(公元前6—4世紀)十六國之一,位於恆河中下游北部,西鄰憍薩羅,南與摩揭陀以恆河為界,為十六國中較為典型的共和國。由8個或9個宗族部落聯合而成,實際上能列出名字的只有8個,即:毗提訶、離車、吉納特利伽、跋祇、鄔哥羅、包伽、愛克濕瓦伽和考羅瓦。前4個宗族是主要的,特別是離車族,故有時也稱跋祇為離車國。聯合體內各成員國間的發展水平不一。總的來說,這種聯合是從軍事民主制時代向國家過渡的一場政治變革。離車族的首府吠舍厘是整個跋祇共和國的都城。其首領切特伽亦是跋祇共和國的領袖。但他作為共和國的主席只是各種會議的主持人,沒有獨斷專行的權力。國家大事在會議中決定。從佛教文獻的反映看,會議似有兩種,分別由7,707和500人參加。很可能前者是由各個地區的首領(羅闍)組成的大會議,而後者是一種常設的議事機構,負有執行權力,類似希臘雅典的500人會議。會議成員皆稱羅闍。在切特伽時代還成立了一個以他為首的東印度城邦聯盟,包括九離車、九末羅和十個迦屍—憍薩羅的“哥納羅闍”,與南部的摩揭陀國形成兩大對抗勢力。傳說在摩揭陀的阿闍世王統治時期,兩者進行了長達16年的戰爭(約公元前484—前468年)。聯盟由於未能團結對敵而敗北。離車族被征服,東印度聯盟亦隨之瓦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