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牡丹

葉牡丹

羽衣甘藍是原產歐洲的十字花科植物,經過多年篩選種植後,日本易名為葉牡丹,寓意為祝福。葉牡丹株形美觀,容易栽培,觀賞期長,冬季11~12月均可觀賞,最適於花壇冬季美化和盆栽,也可作切花與其它裝飾。播種期為7月中旬至8月上旬,定植期8月中下旬,觀賞期11~12月。定植株距25厘米~30厘米,行距50厘米,肥料以底肥為主,追肥在10月上旬進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葉牡丹
  • 拉丁學名: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 別稱:羽衣甘藍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十字花科
  • :芸薹屬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管理,繁殖,觀賞品種,

形態特徵

羽衣甘藍,二年生草本,為食用甘藍捲心菜、包菜)的園藝變種,植株高大,株高為30~40厘米,植株開展度為60厘米,根系發達,分布在30厘米深 的耕作層內。葉片呈長橢圓形,葉背梢被蠟粉,葉緣羽狀分裂並向上捲縮形成皺褶。
葉牡丹

生長環境

羽衣甘藍喜歡冷涼溫和氣候,耐寒,生長適溫為20℃~25℃,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18℃~25℃,苗期較耐高溫,冬季耐寒、耐凍。

分布範圍

原產地中海至小亞西亞一帶,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200年古希臘就廣為栽培,如今在英國、荷蘭、德國、美國種植較多,且品種各異,有觀賞用羽衣甘藍,亦有菜用羽衣甘藍。我國引種栽培歷史不長,尤其是觀賞羽衣甘藍是近十幾年才有少量種植,也只是分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中城市。

主要價值

觀賞羽衣甘藍由於品種不同,葉色豐富多變,葉形也不盡相同,葉緣有紫紅、綠、紅、粉等顏色,葉面有淡黃、綠等顏色,整個植株形如牡丹,所以觀賞羽衣甘藍也被形象地稱為"葉牡丹",

栽培管理

羽衣甘藍對土壤適應性強,以耕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有機質豐富的壤土地為好。羽衣甘藍不耐澇,雨季應注意排水。
羽衣甘藍可以周年水培,周年上市,但低溫容易引起抽薹、開花,所以北方地區一般1年安排2茬,2月份播種1茬,8月份播種1茬。
1.播種前的準備羽衣甘藍播種前的準備工作與水培生菜大體相同;不同之處是在3cm見方的小海綿塊中部用刀切開1個寬1Cm,深1cm的十字口,將種子播入其中。
2.浸種用清水浸泡種子8―24h。
3.播種將吸足水的羽衣甘藍種子播入海綿塊的十字切口中,每塊播2粒。然後將苗盤加足水,使水浸至海綿塊表面。
4.間苗在溫度合適的情況下,2-3天即可出齊,10天左右進行間苗,每塊海綿上只留l株苗,其餘撥掉。
5.澆營養液間苗完成以後的苗盤中積水全部倒掉,控淨,然後澆EC2.Oms/cm營養液,使苗盤中營養液深度與海綿塊表面持平。

繁殖

羽衣甘藍的育苗可採用營養杯育苗及苗床育苗兩種方式,8~12月份均可育苗移栽。育苗時 先將苗畦澆透,播種後上覆0.5~1厘米厚的細土,畝用種量為30克。出苗後保持苗床濕潤,幼苗長至5~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到大田。夏季育苗可用遮陽網覆蓋,冬季育苗時注意保溫。羽衣甘藍生長期較長,連續採收時間長,對營養需求量大,整地前施足基肥是其獲得高產的 關鍵。當幼苗長至5~6片真葉時可定植到大田,株距為30厘米,行距為40厘米,畝植3500~ 4000株。營養杯育苗的在定植前可施一次“送嫁肥”,苗床育苗的在冬季定植後可施一次“ 定根肥”,以促進幼苗生長。
定植後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下雨天及時排水防澇。緩苗後及時追肥,採收前需追肥2~3次,以後每隔7~10天追施一次複合肥

觀賞品種

1.食用栽培種
1)東方綠嫩 從國外引進,植株中等高,生長旺盛,葉深綠色,無蠟粉,嫩葉邊緣捲曲成皺褶,嫩綠色,品質極佳,耐貯存,耐寒,耐熱,耐肥,晚抽薹,採收期長。可春秋露地栽培,也可以在冬季於溫室或陽畦栽培。從播種至始收約50天。春播如果管理較好,可一直延續採收,產量很高。
2)阿培達 從荷蘭引進的雜種一代良種。植株中等高,葉藍綠色,捲曲度大,外觀豐滿整齊,品質細嫩,風味好,其抗逆性很強,可春秋露地栽培,也能用於冬季保護地栽培,產品經加工後能保洲綠的顏色和獨特的風味。
3)科倫內 從荷蘭引進的雜種一代早熟種.植株中等高,生長迅速而整齊。該品種耐寒力強,耐熱,耐肥水。一般於3月中旬播種,加強管理,可陸續採收至9月下旬,優質高產。
還有其他觀賞品種,如蘇格蘭綠葉甘藍,西伯利亞綠葉甘藍,柯拉特(Collard)。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