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禹(趙禹(西漢大臣))

趙禹(趙禹(西漢大臣))

趙禹(?-約前100),西漢司法官。斄縣(今陝西武功西南)人。景帝時任丞相周亞夫丞相史,武帝時為御史、中大夫。與張湯論定律令。遷廷尉、少府,徙燕相。

基本介紹

  • 本名:趙禹
  • 出生地:斄縣(今陝西武功西南)
  • 去世時間:約前100
  • 主要成就:定律令
  • 官職:廷尉、少府、燕相
人物介紹,早年經歷,中年經歷,晚年經歷,相關典故,酷吏由來,

人物介紹

趙禹,早年文筆犀利,為御史,曾任太中大夫中尉少府等職,“為人廉倨。為吏以來,舍無食客。”。和張湯編定《越宮律》、《朝律》和“見知故縱”等法律。
趙禹

早年經歷

趙禹是右扶風斄縣(今陝西武功西南)人,年輕時有文才,以佐史的身份出任京都官府吏員。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因為廉潔擔任了令史,侍奉太尉周亞夫
景帝五年(前152年),周亞夫擔任丞相,趙禹擔任丞相史,府中都稱讚他廉潔公平。可是周亞夫不信任他,說:“我很了解趙禹才能無比,但他執法深重苛刻,不可以在大官府工作。”

中年經歷

漢武帝時,趙禹憑藉主辦文案積有功勞,升為御史。皇上認為他能幹,提升他做到中大夫
他與張湯制定各項法令,製作“見知法”,官吏以此法彼此相互監視、相互偵察、相互告訐,大概從這時開始。
趙禹為人廉潔傲慢,做官以來,家中沒有門客。三公九卿前往拜訪,趙禹始終不答謝,目的在於斷絕知心朋友以及賓客的來往,以便獨立實行自己的主張。他看見法律條文就採用,也不複查,就苛察深挖屬吏隱秘的罪行。
公卿們帶了重禮來到趙禹家,誰知趙禹見了公卿,只是天南海北地閒聊。絲毫不理會公卿們請他修改律法的暗示,過了一會,公卿們見實在說不下去了,便起身告辭。誰知臨走前,趙禹硬是把他們帶來的重禮退還。
這樣一來,人們才真正感到趙禹是個極為廉潔正直的人,有人問趙禹,難道不考慮周圍的人因此對他有什麼看法嗎?他說:“我這樣斷絕好友或賓客的請託,就是為了自己能獨立地決定、處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辦事,而不受別人的干擾。
趙禹曾在中途被罷官,不久擔任廷尉
起初,條侯周亞夫認為趙禹殘酷陰毒,等到趙禹擔任少府九卿,更加殘酷急迫。到了武漢帝晚年,國事更為繁多。一般官吏盡力推行嚴刑峻法,但是趙禹執法反而寬緩,因而得到輕平的名聲。王溫舒等人是後起的官吏,執法比趙禹嚴酷。

晚年經歷

趙禹因為年老,調任燕國相。幾年後,昏亂忤逆犯了罪,免職回家。十多年後,老死在家裡。

相關典故

成語一意孤行,出自 《史記·酷吏列傳》:“公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一意而已。”

酷吏由來

酷吏是君主專制政治的產物,也是其犧牲品,皇帝用酷吏,是為了維護專制政治之威;殺酷吏,也是為了維護專制政治。酷吏的好處:首先,酷吏專門和豪強做對,用今天的詞就是熱衷“打黑”。第二,酷吏的政績大都相當突出,尤其是善於強化治安。第三,酷吏不僅“能幹”,而且大多相當清廉。因為替主子出頭賣命,酷吏的官運一般都相當好,經常越級升遷,深得皇帝喜愛。說白了,就是一種政治投機罷了。不過,酷吏投機,這條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雖然他們在官場常能平步青雲,但最終的結局往往很悲慘。皇帝主子經常要把他們拋掉,來假裝好人。
漢武帝時代的十個酷吏,即寧成周陽由、趙禹、張湯義縱王溫舒尹齊楊仆減宣杜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