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和

趙永和,字公惠,世居修武牆北村,以孝弟力田傳於累代,未嘗取科名登仕籍也。考諱某移居恩村。翁綺年入鄉塾讀書,器宇不凡,以“義俠”自許。鄉中長老見其舉止異於庸俗,鹹曰:“昌趙氏者,異日必此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永和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公惠
人物生平
考以家貧,煮字不能療飢,命棄書習賈。持籌握算,色色精詳,市中老於作賈者皆以為不及。然迫於父命,身在賈,而心猶眷眷於書。桑梓中有通才能不負書者,必以禮接之。或能讀書而家寒,以賈中所得佽助之,以成就其人。族子某不善持家,棄祖父遺產,窘甚。翁代為贖還,使受夙業,而教以修身節用之道,某感激為泣下。牆南村左姓、劉姓諸戚誼家落,婚喪不能舉,悉賴翁舉之。
雍正元年(1723),飢,村多流亡。族人某有欲移家河南避荒就食者,止之,屢貸以粟,得甘澍;又資以種,使田畝勿荒。村中有移居而荒其田者,並令代種,曰:“田主歸,析半與之。得情理之平,必無怨。”是歲秋大熟,某由是致小康焉。
恩村為陝甘、四川往來通衢,村西地窪下,值大雨,泥淖橫阻,行旅多陷溺之嗟。先生醵金修治,金不足,更出己資,修使平坦,途中人感徹肺腑。有異縣商販,輦脂麻數百斛到恩村者,損其值不能售,強售於翁。越數日,價忽騰高,商悔且泣。翁聞之,曰:“脂麻故在也,何泣為?”以原值還之,其人感謝而去。及晚年,家寖豐裕,呼子孫至榻前,訓以“讀書為善,敦氣誼,勿校錙銖。”取族黨鄉鄰夙券一篋,計逋金千餘,悉焚之。
翁生平有利人之事靡不為,為之靡不勇。雖世族大家,罕聞慷慨有如是者,矧畎畝市廛中乎?乾隆己卯(1759)仲秋,捐館舍,得年七十有三。
長子廷賢,次廷傑。廷傑子三元,乾隆丁酉科拔貢,某科舉人,甲辰(1784)進士,自部曹累官廣西左江道、廣東鹽運使司。翁累贈中憲大夫,例晉中議大夫。曾孫遷由孝廉出身,需次工部員外;遫亦舉庚午(1810)孝廉,邃以明經官學博。翁曩者未讀之書,遺之孫曾,皆已讀之,用慰翁於九泉之下焉!
劉大觀論曰:“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德者必食報於後人。方翁之隱於市也,作種種善因,實由於性之本善,豈計及身後膺朝廷錫類之仁、受中憲大夫之誥?命理不爽,則事有必至。人亦何憚而不為善,不以翁為師耶?
(根據劉大觀《玉磬山房文集》卷二整理而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