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尚志、趙一曼紀念館

趙尚志、趙一曼紀念館

趙尚志、趙一曼紀念館位於黑龍江省尚志市,與珠河抗日游擊隊紀念碑相對,1986年10月15日縣人大常委會議決定建立,建築面積824平方米。共設3個展廳,綜合館陳列面積192平方米,展出介紹了珠河地區人民民眾進行抗日鬥爭歷史、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組建沿革和戰績及16位抗日英烈的事跡和革命文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趙尚志、趙一曼紀念館
  • 地點:黑龍江省尚志市
  • 陳列面積:192平方米
  • 展廳數量:3個
歷史沿革,人物事跡,趙一曼,趙尚志,

歷史沿革

為緬懷先烈,激勵後人,追憶趙尚志、趙一曼那些為捍衛民族尊嚴而英勇犧牲的抗聯將士。1984年6月15日,尚志縣第九屆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尚志縣人大常委會,關於建立趙尚志、趙一曼紀念像,建立紀念館和將尚志一中改為尚志中學,將二中改為一曼中學的決定》,成立了尚志縣雕塑趙尚志、趙一曼紀念像、紀念館,工作委員會,下設辦公室。
向全縣56萬人民募捐,1986年成立了烈士館籌展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由第一任館長張偉擔任。
此事,在1986年9月30日,立的“通告碑”正面刻有“為了緬懷先烈,激勵後人,一九八四年六月十五日,尚志縣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提出議案,經縣人大常委會九屆二次會議通過決議,向全縣人民募捐人民幣三十七萬元,省縣撥款二十四萬,修建抗日烈士紀念館。分別在紀念館內,尚志中學、一曼中學校園內,雕塑趙尚志、趙一曼紀念像四尊,並立尚志紀念碑,趙一曼烈士紀念碑。”
1986年10月1日紀念館落成
10月29日《人民日報》第二版刊發了新華社記者張長海,以《民族英雄趙尚志、趙一曼紀念館落成》為標題的報導。
同年,《博物館》學刊第二期刊發文章,盛讚尚志縣人民民眾捐資修建紀念館,在全國開創了先例。
1986年,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彭真,題寫了館名“抗日烈士趙尚志、趙一曼紀念館”。
1988年5月1日,尚志縣抗日烈士紀念館隆重舉辦開館典禮。黑龍江省省長陳雷、趙尚志的二哥趙尚朴攜夫人、妹妹趙尚文、作家王忠瑜、東北烈士館館長溫野、抗聯老戰士李敏、省軍區副司令員王明貴、朱新陽等省內外的來賓300多人,參加了開館典禮,省內外多家新聞媒體都作了報導。
2005年為紀念反法西斯勝利60周年,重新布展。

人物事跡

趙一曼

趙一曼是四川省宜賓翠屏區白花鎮(原宜賓縣白花鎮)人,原名李坤泰。她在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以後,就在學生中積極從事革命活動。1927年秋天,她受黨的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一年後回國,先後在上海、湖北、江西等地做黨的工作。“九·一八”事變以後,黨又派她到東北從事抗日活動。趙一曼先是在哈爾濱滿洲總工會做組織工作,後又擔任哈爾濱總工會代理書記。由於哈爾濱黨組織遭到敵人的破壞,她被派到珠河中心縣委。在那裡她積極發動民眾,組織抗日自衛隊,與日軍展開鬥爭。
1935年秋天,趙一曼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第二團政治委員。第三軍主力轉移後,她率領第二團留守在珠河根據地,繼續開展游擊戰爭,以牽制敵人的兵力。部隊在濱綏鐵路北邊的一個山溝里作戰時被敵人包圍。趙一曼和戰士們經過一整天的血戰,擊退敵人多次進攻,但終因寡不敵眾,彈藥不足而失敗。趙一曼身負重傷,被敵人俘虜。由於她傷勢很重,敵人怕她很快死去,便連夜進行審訊。敵人問不出口供,就用馬鞭子抽打她的傷口,但她堅強不屈,怒斥敵人,毫不動搖。敵人並不死心,為了得到她的口供,把她送到醫院治療。在醫院裡,她耐心地對護士和看守進行宣傳教育,終於把他們爭取到自己一邊。1936年6月28日,她與護士和看守一起逃了出來,不幸又被敵人追捕回去。敵人施用各種酷刑折磨她,但她始終沒有泄露一點黨的機密。敵人從趙一曼嘴裡得不到任何東西,決定把她押解回她曾經工作過的珠河。在從哈爾濱開往珠河的火車上,趙一曼給自己的兒子寫下了遺書。1936年8月2日,在黑龍江省珠河(現尚志縣),趙一曼被敵人殺害,那年她才31歲。

趙尚志

趙尚志(1908——1942),東北抗日聯軍著名的將領、民族英雄。1908年10月26日,生於遼寧朝陽縣喇嘛溝(今尚志鄉)。1919年遷居哈爾濱。1925年在哈爾濱市著名的許公中學,倡議發起了哈爾濱市最早的學生會組織“許公中學學生自治會”。在聲援上海“五卅”反帝愛國運動中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東北地區最早的黨員之一。同年末,入黃埔軍校學習。1926年被黨組織派回到哈爾濱,在中共北滿地委從事革命活動,曾兩次被捕入獄。
1941年10月,趙尚志帶領5名戰士從蘇聯返回東北。敵人得知,精心策劃,派特務劉德山打入小分隊內部,騙取了趙尚志的信任。1942年2月12日,日寇密謀引誘趙尚志去襲擊梧桐河警察局駐所。途中,特務劉德山兇狠地向趙尚志開了槍,擊中了他的腹部,趙尚志身負重傷被日寇逮捕。在審訊時,他大義凜然,寧死不降,大聲痛斥審訊官,歷數日本帝國主義的滔天罪行。而對他受重傷造成的痛苦,卻未發一聲呻吟,最後英勇就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