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升舞台

紹興文戲女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越升舞台
  • 外文名:chaoshengwutai
  • 前身:“越新舞台”
  • 地點:紹興
  • 班主劉香賢
簡介,發展歷史,

簡介

其前身為1930年在嵊縣黃澤開辦的女科班“越新舞台”。班主劉香賢

發展歷史

1932年春,越新舞台在紹興演出,邀聘群英舞台科班的姚水娟竺素娥兩人為客師,並由竺素娥掛頭牌。其時,本科班培養的旦角王杏花、孫妙鳳、凌喜娟、葉香廳、邢竹琴,小生金香鳳、沈妙鳳,老生李艷初,小丑黃笑笑,大面呂喜娥等也已嶄露頭角,遂組班演出。爾後又有姚月明、商芳臣、周寶奎、王明珠、陳素娥、邢湘麟、麒麟豹、呂勝奎等入班。名角薈萃,演出盛況空前,戲班頓時躍為浙江女子越劇名班,被觀眾譽為“嵊劇魁首”。
1933年,竺素娥、王杏花相繼離班,由姚水娟掛頭牌,演出於紹興、杭州、寧波、金華、溫州等地。1935年,易名越升舞台。
1936年至1937年,在杭州大世界遊藝場坐班演出兩年。在此期間,姚水娟廣泛吸收京劇、紹劇(時稱紹興大班)、杭劇(時稱武林班)等劇種的唱腔、念白、表演,又大膽地對越劇的服式、化妝、頭飾進行改革,使越劇的舞台藝術漸趨新穎美觀。
常演的劇目有《沉香扇》、《倪鳳煽茶》、《十美圖》、《三笑姻緣》(即《文九美圖》)、《胡必松》(即《武九美圖》)、《趙五娘》、《玉蜻蜒》、《龍鳳鎖》、《碧玉簪》、《四香緣》、《雙珠鳳》、《華麗緣》、《五美再生緣》、《寶蓮燈》、《秦雪梅弔孝》、《王氏買布》、《賣花三娘》、《繡鴛鴦》、《蓮花河》、《梁山伯》、《契約紙》、《雙合桃》等。
1937年,“八一三”戰事爆發,時局動盪,越升舞台散班,演員回嵊縣躲避戰亂。
1938年初,劉香賢重組越升舞台赴滬演出,主要成員有姚水娟、李艷芳(時髦牌)、商芳臣、袁金仙、呂福奎、范瑞娟等,為“八一三”後第一副進入上海的女子越劇戲班,演於通商旅館劇場等場所。同年8月,姚水娟離班。
1939年越升舞台由趙瑞花掛頭牌。
1940年趙因出嫁息藝後,戲班一度輟演。不久,尹桂芳、竺水招進班。幾經更迭,後於1946年重新組建成芳華越劇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