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及微體古生物學

超微古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個體直徑僅數微米至十多微米的一些鈣質小片,人們通常稱為鈣質超微化石,由於研究這些鈣質小片必須藉助於高倍偏光顯微鏡、相差顯微鏡和電子掃描顯微鏡,它與傳統的微體古生物學的研究方法不盡相同。加之它在生物地層、古環境、古海洋學研究中的獨特作用,現已發展成一門新的分支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超微及微體古生物學
  • 研究對象:鈣質超微化石
  • 工具:高倍偏光顯微鏡
  • 演化速度:30000~50000年
學科簡介,歷演化史,對石油的作用,總結,

學科簡介

金藻植物門的顆石綱是一類營漂浮生活的海生藻類,至今還生存於世界各大洋中,它是海洋生物鏈中的一個重要成份。每一個顆石細胞可以產生數十個以至幾百個鈣質小片,在細胞死亡後,這些鈣質小片就脫離母體,散落於海底下,成為海洋沉積物的組成部分,有的就形成海洋沉積中的鈣質超微化石軟泥。到目前為止,最早的可靠的鈣質超微化石記錄為晚三疊世,故鈣質超微化石是研究晚三疊世以來海相地層的一門重要生物類別。

歷演化史

鈣質超微化石在地質歷史中的演化極為迅速。據研究,鈣質超微化石屬種的演化速度平均是30000~50000年左右,這在所有生物類別中是最快的一種,研究人員還發現,鈣質超微化石中相當一批屬種在地層中的始現面或末現面在全球具有相當的同時性,依據它們可以進行全球性的等時面的對比。
超微化石和微體古生物群的綜合研究在古海洋學和古環境恢復的研究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古海洋學的研究涉及古海洋物理、海洋化學、古生產率、古洋流、海平面升降歷史的恢復等研究內容。研究第四紀以前的古海洋的變遷,再造白堊紀和第三紀各地質時期的古海洋環境,對於了解那一時期的生油環境和有機岩的埋藏條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而對第四紀以來的海洋進行綜合研究,探索海洋的演變,可以了解和預測未來海洋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
不同的古海洋環境(邊緣海、陸架區、陸坡以及遠洋環境)生存著不同類型和特徵的微體及超微生物,而且不同地質時期的不同緯度又存在不同的微體及超微生物群。在微體及超微生物類別中,有廣溫性種與窄溫性種之別,還有生存於不同溫度條件下的暖水種、涼水種、冷水種。在鹽度適應上亦存在廣鹽性種和窄鹽性種。人們可利用生物殼體的鎘/鈣比值和硼含量等微量元素的測定對海水的古鹽度進行恢復。因此,通過超微及微體化石生物群的綜合研究以及氧、碳穩定同位素值和某些微量元素的測定可以恢復海水的古溫度、古鹽度、古深度等海洋物理、海洋化學狀況。

對石油的作用

石油資源的形成物質主要是生存於海洋和湖泊中的藻類,它們的豐富程度和藻類的類型,亦即乾酷根的類型對判別油氣田的工業價值是一個重要依據。通過螢光分析或常規顯微鏡手段對沉積物中的孢子花粉、溝鞭藻以及其它不溶於有機溶劑的植物類別進行分類和數理統計可以確定沉積地層的乾酷根類型,進而確定油氣形成的類型。另外,在油氣勘探中恢復地層的古地溫和熱變質作用的強度是評價油氣形成和保存的重要依據,微體古生物中的孢子花粉、溝鞭藻的壁部是一種稱為孢粉素的碳氫化合物,人們可以根據孢粉壁顏色的分級(通常分五級或七級)計算出孢粉的色變係數,並進而判別該地層的古地溫和確定油氣形成條件和保存狀況,這些數據可以為評價一個油氣區的遠景提供有用信息。

總結

綜上所述,超微和微體古生物學是一門極富生命力的學科,它在地質和古海洋學的基礎研究和能源勘探中均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別是在古海洋學的研究中,超微和微體古生物的綜合研究可以提供較多的重要信息,而近海油氣資源的勘探和遠景評價均有賴於古海洋學的深入研究和掌握成油時期的古環境信息。因此,加強超微和微體古生物的綜合研究及微古生物地球化學的測試既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又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