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新(中國地質大學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蘇新,女,畢業於武漢地質學院,是中國地質大學教授。主持或參加國家及部級項目1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發表相關論文40多篇、專著。獲部級科技成果三等獎2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新
  • 畢業院校武漢地質學院古生物
  • 主要成就:海洋微體古生物(尤其是鈣質超微化石)學
  • 代表作品:沖繩海槽全新世鈣質超微植物組合及氣候分期
人物經歷,主講課程,研究方向,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1982年武漢地質學院古生物專畢業進入該院北京研究生部攻讀微體古生物方向碩士學位,1985年畢業後留校工作至今。其中1991年至1997年在德國基爾大學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先後為訪問學者、攻讀博士學位和博士後科研人員。
蘇新

主講課程

主講或合講多門大學本科課程、研究生課程,指導多屆大學生、碩士研究生,並協助指導多名博士生。

研究方向

早年主要從事海洋微體古生物(尤其是鈣質超微化石)學、地層學、古海洋學等方面研究,近年來新展開了有關海洋氣體水合物研究領域中沉積學、礦物學、冷泉生物,以及海底熱液循環和流體遷移、含油盆地沉積體系等方面的研究。有多次參加國際或國內合作海洋考察經驗,如國際大洋鑽探、中德合作“太陽號”、國家海洋局“向陽紅5號”和廣州海洋調查局“海洋4號”考察等;考察領域或航線涉及太平洋、印度洋、菲律賓海、南海、東海、黃海等。

主要貢獻

徐鈺林、蘇新,1987, 沖繩海槽全新世鈣質超微植物組合及氣候分期,微體古生物學,4(4):335-344。
郝詒純、 蘇新,1988,塔里木盆地西部晚白堊世鈣質超微化石,現代地質, 2(3):305-314。
蘇新, 2000,上新世以來東北北大西洋鈣質超微化石組合的演變,現代地質, 14 (3):247-254。
郝詒純、 蘇新、郭憲璞等,2000,塔北庫車前陸盆地晚白堊世鈣質超微化石的首次發現,現代地質, 14(3):246。
蘇新,2000,國外海洋氣水合物研究的一些新進展, 地學前緣, 7(3):257-265。
蘇新,德國基爾大學地學類大學學位教育要求簡介, 中國地質教育,2003(2):63-64。
蘇新,著名國際大洋鑽探計畫中的地學普及教育, 中國地質教育,2003(3):70-71。
蘇新,郭憲璞,丁孝忠, 2003, 庫車前陸盆地晚白堊世和古新世鈣質超微化石研究, 現代地質,17(4):370-377。
汪品先, 趙泉鴻, 翦知泯, 成鑫榮, 黃維,田軍,王吉良,李前裕,李保華,蘇新,南海三千萬年的深海記錄,科學通報,2003, 48(21):2206-2228。
汪品先,翦知泯,趙泉鴻,李前裕,王汝建, 劉志飛,吳國宣,邵磊,王吉良,黃寶綺,房殿勇,田軍,李建如,李獻華,韋剛建,孫湘君, 羅運利,蘇新,茅紹智,陳木宏,南海演變與季風歷史的深海記錄, 科學通報,2003, 48(21): 2228-2239。
蘇新,馬維林,程振波, 2004, 中太平洋海山富鈷結殼的鈣質超微化石地層學研究,地球科學, 29 (2):141-147。
於興河、張志傑、蘇新等,2004,中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沉積成藏條件初探及其分布, 地學前緣, No.2。
蘇新, 2004, 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分布與“氣-水-沉積物”動態體系--大洋鑽探204航次調查初步結果的啟示,中國科學 D,34(12):1091-1099。
蘇新、 陳芳、於興河、黃永樣, 2005, 南海陸坡中新世以來沉積物特性與氣體水合物分布初探, 現代地質, 19(1):1-13。
蘇新、宋成兵、方念喬、2005, 東太平洋水合物海嶺BSR以上沉積物粒度變化與氣體水合物分布, 地學前緣, 12(1):233-241。
科研項目
“沖繩海槽第四紀微體化石研究”。
“南海西沙北海槽第四紀微體化石研究”。
“塔里木盆地白堊紀和第三紀地層研究”。
中國東部第三紀鈣質超微化石研究”。
德國研究基金會(DFG)重點項目“北大西洋深海鑽探顆石藻演化”。
德國研究基金會(DFG)重點項目“大洋鑽探195航次後研究”。
國家教委"歸國留學人員"啟動基金。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古厄爾尼諾海洋沉積記錄"。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古東亞季風的海洋記錄"三級課題:"超微化石地層學和古海洋學研究"。
國家"973"項目"邊緣海環境和資源"三級課題"海洋氣水合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任基金項目"顆石藻和硅藻及古黑潮變遷。
國家專項"海洋氣水合物前期調查"三級課題"南海氣水合物的沉積成礦條件研究"。
南京古生物所的開放實驗室基金項目"南海超微化石分類"。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東海陸架盆地西湖凹陷第三系層序地層與 沉積體系"。
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的二級項目"新疆庫車前陸盆地白堊紀/第三紀界限"。
國家大洋協會"十五"項目"太平洋鈷結殼的年代和環境研究"。
廣州海洋調查局國際合作項目“太陽號沉積特徵和生物及生物地層學研究"。
承擔項目(近五年或重大項目)
--------------------------------------------------------------------------------
1.2002-2010 國家專項《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與評價》專題一《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成礦的淺表層沉積特徵和生物及生物地層學研究》。
2.2007-2009 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南海北部更新世以來冷泉雙殼群落研究》。
3.2007-2010 大洋協會“十一五”課題“洋中脊和弧後盆地熱液活動與成礦作用的沉積物和岩石記錄”。
4.2007-2008 勝利油田項目《濟陽凹陷灘壩》-子課題“微體古生物與古水深”。
5.2008-2010 國土資源部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的控制因素研究》-課題“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的地質控制因素研究”。
6.2009-2011 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日本南海中更新世以來氣候演化與黑潮上游北段變遷的微體化石及地球化學記錄-綜合大洋鑽探316航次研究》。
7.2009-2013 國家“973”項目《南海天然氣水合物富集規律與開採基礎研究》—課題“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成藏的地質條件研究”。
專著
郝詒純等:沖繩海槽第四紀微體古生物群及其地質意義,地質出版社
郝詒純等:西北海槽第四紀微體古生物群及其地質意義,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武法東、周平,蘇新 等,2000,東海陸架盆地西湖凹陷第三系層序地層與沉積體系分析,地質出版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