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鎮民間故事

走馬鎮民間故事

走馬鎮民間故事流傳於重慶九龍坡區走馬鎮,它起源的確切年代無從稽考,但走馬場建立於明末清初並很快得以興盛,故事應與之同步發展,其產生形成至少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走馬鎮的地方民間故事內容豐富,類型多樣,數量巨大,講述者眾。主要包括神話仙話風物傳說、動植物傳說、民俗傳說、生活故事等。

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走馬鎮民間故事
  • 批准時間:2006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Ⅰ-17
  • 遺產類別:民間文學
  • 申報地區:重慶市九龍坡區
歷史源流,主要內容,文學特點,傳承意義,故事列舉,傳承人物,

歷史源流

走馬鎮在明代中葉就形成集市,在鐵路和公路出現之前,這裡是重慶到成都的大道上的一個驛站,又因西臨壁山,南接江津,號稱"一腳踏三縣"。舊時,從重慶出發到走馬已是人馬睏乏,於是,人民都選擇在走馬住宿,各路客人便交流著旅途的見聞和故事,久而久之,就融進了當地的記憶中。山歌故事、野史趣聞代代口耳相傳,造就了今日的"民間故事之鄉",在這裡,還舉行一年一度的露天故事會。
走馬鎮民間故事走馬鎮民間故事
最有名的是"中國十大民間故事家"之一的魏顯德老人,他14歲開始隨父親流浪賣藝,22歲時已能講述5000多個民間故事。解放後,他回到老家務農,此後他在心裡進行整理,保留了1500多個具有巴渝文化色彩的故事。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調查"口頭及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時,首次授予包括他在內的10位藝人為"中國民間故事家",這些人中,魏顯德以能講述1500多個故事排名第一。他和胞弟魏顯發,每人都可以講千則以上的民間故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專家稱為"中國的格林兄弟"。他們講述的故事已經出了書。此外,還有許多能講五百則民間故事以上的民間故事家。 由此可見,重慶地區古鎮有著豐富的民間故事資源,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
走馬鎮民間故事內容豐富,類型多樣,數量巨大,講述者眾。主要包括神話仙話、風物傳說、動植物傳說、民俗傳說、生活故事等。這些類型故事的內容十分廣泛,蘊藏的文化信息厚重,諸如對巴人圖騰龍蛇的傳說,乃古代巴文化的重要遺存。20世紀80年代編纂"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時,已採錄到民間故事目錄達10,915個,記錄完成數達9,714則,記錄民間歌謠3,000餘首、諺語4,000餘條,歇後語俗語等4,000餘條。全鎮民間故事家共316人,其中能講1000則故事的有2人,能講500至1000則的有3人,能講200至500則的有10人。

主要內容

走馬鎮是重慶九龍坡區的一個鎮子,這裡流傳著一種由以"走馬"(趕馬)為職業的人群口頭創作並傳承的民間故事,人們通常將其稱作"走馬故事"。走馬故事起源的確切年代無從稽考,但走馬場建立於明末清初並很快得以興盛,故事應與之同步發展,其產生形成至少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重慶古鎮自古以來都吸引著南來北往的客商,民間故事也得到了創造和交流。位於九龍坡區西部的走馬鎮就有"民間文學之鄉"的美稱。
在悠久的傳承歷史中,走馬鎮民間故事不斷得到充實和發展,內容豐富,類型多樣,數量巨大,講述者眾多;主要包括神話仙話風物傳說、動植物傳說、民俗傳說、生活故事等種類,這些故事的內容十分廣泛,蘊藏著厚重的遠古文化信息,諸如巴人龍蛇圖騰的傳說,乃古代巴文化的重要遺存;故事的數量也相當多,在編纂 “民間文學三套集成”時,採錄到民間故事目錄達10915個,實際記錄完成數達9714則,還記錄民間歌謠3000餘首、諺語4000餘條,歇後語俗語 等4000餘條。記錄這些故事、歌謠、諺語等的錄音磁帶450盒、文字資料700餘萬字。全鎮民間故事家共316人,其中會講1000則型的2人,會講 500~1000則型的3人,會講200~500則型的10人。

文學特點

1、蘊藏著獨特的文化信息
走馬民間故事內容龐雜、類型多樣,除了民間傳說故事的一般類型,如神話仙話、風物傳說、動植物傳說、民俗傳說和生活故事等外,還蘊藏著獨特的文化信息,諸如巴人圖騰龍蛇的傳說等。作為古代巴文化的重要遺存,這類故事的數量相當大。
走馬鎮民間故事走馬鎮民間故事
2、 述時機和場合的多樣性
3、 故事構成的多源性
4、 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共存性等特徵。

傳承意義

1990年,走馬鎮被重慶市文化局命名為"民間文學之鄉";1992年,工農村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故事村";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授予魏顯德"中國民間故事家"稱號(全國共10人)。
走馬故事面臨嚴重危機,主要問題在於傳承乏人。搶救、保護走馬故事,不僅可以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而且能夠為人類學、文化學、宗教學、民族學和方言學等多種學科提供研究資料。
走馬鎮民間故事走馬鎮民間故事
在西部,正因為發展比沿海慢,保留下來的民俗和傳統文化方面的東西才會更多。走馬鎮,九龍坡區對這項工作非常積極而且卓有成效,實在很難得。它對社會人類學、文化學、宗教學、民族學、方言學等多種學科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走馬鎮民間故事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重慶九龍坡區魏顯德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故事列舉

五女峰秋景
秀麗的五女峰
秀麗的五女峰,在民間流傳著許許多多神奇而動人的故事。
自從七仙女下凡,惹怒了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將七仙女收回天宮以後,對宮中仙女更是嚴加看管,不準她們離開天宮一步。可是,仙女們心裡一直嚮往著自由自在的人間生活。這天七個姐妹湊在一起,偷偷地商量著找個機會再次下凡。老大說:“母后每年過大壽,到時候各路神仙都帶上最好的禮物來天宮為母后祝壽,我們何不藉此機會下凡,一可取回人間奇物珍品獻給母后,二可藉機在人間多玩幾月,其不兩全之美?”姐妹幾個覺得這是個好主意,可人間什麼東西最珍貴呢?大姐又說:“聽說長白山有千年人參,吃了長生不老。我們何不前去請求母后恩準。”姐妹幾個商量完了就一同去拜見了王母娘娘,並說明來意。
走馬鎮民間故事走馬鎮民間故事
王母娘娘聽了女兒們的請求,便活了心,心想:早聽說長白山千年人參有使人返老還童神力。可家有家法,天有天規,仙女是不準下凡的。派誰去呢? 要是派去的人不可靠,中途起了變故,豈不是壞了大事!”王母娘娘覺得年事已高,如在大壽之日真能吃到千年老參,也是自己的造化。便將七個女兒叫到身邊說:“既然你們真心孝敬母親,我就破例一次,答應你們到長白山去尋找千年人參。不過,老七已犯了天規,不準再出宮去,老六留下來陪伴母親。”之後就命大女兒帶領四個妹妹下凡。
第二天五位仙女揮舞著長袖,向長白山飄去。一路上她們如籠中放飛的小鳥,不知不覺她們飄過了六十六道嶺,游過了九十九座山。當她們路經老嶺山脈時,一下子叫這裡的光景迷住了。姐妹幾個一商量便在此落了腳,打算遊玩幾天再去尋找千年人參也不遲。於是五位仙女就裝扮成採藥的村姑,遇人便說是上山採藥,沒有人時便偷偷來到綠水河邊梳妝打扮,在河中洗澡玩耍。
在此期間,姐妹幾個經常遇見附近村中一個叫高台的壯士。高台每天早出晚歸,路經此地。她們得知高台父母早就下世了,現獨身一人過日子,為人心地善良,勤勞勇敢,村里人有事都愛找他幫忙。一天姐妹幾個假裝上山採藥迷路了,便上前攔住高台,求他帶路一同上山。高台冷丁被眼前的五個大姑娘攔住了,一時羞得臉紅脖子粗,想躲又來不及,心裡尋思:一個大小伙子跟大姑娘在一起,這哪行呢?仙女看透了高台的心思,便假裝傷心著急的樣子說:“家中老母病重,聽說這裡有千年人參能治,我們姐妹上山路徑不熟,就請大哥幫個忙吧!”高台聽了,為姐五個的一片孝心所感動,再說這裡山高林密,時常有猛獸出沒,我怎么能見死不救,有求不應呢?於是答讓同姐妹幾個一起上山尋找人參。
打那以後,高台和五個姐妹,天天頂著星星走,踩著月亮歸,沒出半月,終於找到了一棵千年人參。姐幾個一算計,母后的生日也快到了。五個仙女辭別高台,千恩萬謝,戀戀不捨地回了天宮。
自打五個仙女找到了千年人參以後;姐妹幾個在王母娘娘面前格外得寵,對她們看管得也不像從前那,么嚴了,姐妹幾個心裡卻時時想念著高台,時常偷偷下凡到綠水河邊等候著高台路經此地,好見上千面。可一連多日沒遇見。這天,姐妹五個又來到了綠水河邊,等啊等,眼見日頭快要卡山了,大姐說:時候不早了,我們還是回去吧,不然天門關了咱們就回不去了。”五仙女卻說:“再等一會吧,說不定能見到呢”。說到這,只見高台身背弓箭,肩扛獵物,從綠水河對面的樹林子走出來。這時日頭已落山了。姐妹五個興高采烈急忙迎上去,問長問短,說說笑笑,好不快活,早把歸天之事忘到了腦後。
突然天空電閃雷鳴,狂風驟起。原來天門關了之後,王母娘娘發現五個女兒都不見了,就派天兵天將四處尋找,得知五位仙女偷偷下凡與高台相會,這可惱’怒了王母娘娘,玉皇大帝也怪罪下來,命天兵天將,將五個女兒貶下人間,就地點為石軀,永留凡塵。雷電狂風停了,五位仙女也不見了,綠水河旁有五座山峰拔地而起,事後百姓得知,這五位採藥的村姑原是天宮的五位仙女,就給這五座山峰起名叫“五女峰”。
走馬鎮民間故事走馬鎮民間故事
傳說“五女峰”中最高的是五位仙女中的老大,叫“天女峰”,她使這裡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和各種珍貴的花草樹木,各路神仙都紛紛集中到此,保佑著這裡的百姓和生靈,使這裡的人們安居樂業,日子過的富裕美好。

傳承人物

重慶市巴渝腹地走馬鎮的走新街59號,住著一位耄耋之年的長者魏顯德,他的一生與講述民間故事、演唱民間歌謠緊密聯繫在一起,被當地民眾稱為民間故事大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他“中國十大民間故事家”稱號。 魏顯德講述的民間故事,門類多,題材廣,內容豐富,語言樸實,通俗上口,易記易傳,形象鮮明,個性突出。他共能講述民間故事1045則,演唱民間歌謠433首,背述民間諺語676條、歇後語271條,重慶出版社專門為他出版了一本《魏顯德民間故事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