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名著:人大附中學生這樣讀書

走進名著:人大附中學生這樣讀書

《走進名著:人大附中學生這樣讀書》是2013年7月1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樹泉、王艷。

基本介紹

  • 書名:走進名著:人大附中學生這樣讀書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頁數:644頁
  • 開本:16
  • 定價:69.00
  • 作者:於樹泉、王艷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0172095
  • 品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走進名著:人大附中學生這樣讀書》主要講述了,對學生的成長而言,名著閱讀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茌語文學習層面,博覽群書,豐厚積澱,可以讓人下筆有神,左右逢源。而離開名著閱讀,一味埋頭做題,無異於舍本求末。長此以往,會讓機靈的孩子變木,聰敏的孩子變笨,正常的孩子反常,並患上語文學習的不治之症:品詩則頭痛欲裂,賞文則六神無主,審題是無法逾越的難關,閱讀是斷難突破的瓶頸,寫作是必敗無疑的死穴。然而錯過了最寶貴的讀書季節,已牢牢附體的“名著閱讀缺失症”將從中學、大學一路跟進,直至影響人的一生。 在精神層面,腹有詩書氣自華。名著閱讀的培補精神、靜定心性、滋養心靈的顯著功效,足以為一個人的終身發展奠定根基。一旦遠離了讀書這最重耍的靈魂滋養,學生的精神的土地就會板結,情感的田園就會荒蕪,心靈的泉眼就會桔竭。從而導致大批視野狹窄、見識淺陋、思想貧瘠、精神蒼白的“考試機器”源源不斷地出爐,讓一個個本該活潑靈動的生命,變成只有長度、寬度,沒有深度、厚度的“平面人”。
《走進名著:人大附中學生這樣讀書》選錄讀書筆記數百篇,涉及作品上百部,其中大部分為古今中外名著。有的雖然不是名著,但也是同類中的精品,或是通向名著的橋樑(如《明朝一哥王陽明》)。

作者簡介

於樹泉,人大附中語文特級教師。撰有專著《個性之美》、《我的教學育人探索》及教育教學論文多篇。八年的高三工作,高考成績在北京市連居榜首;兩年的國中教學,名著閱讀活動多有收穫:學生人均20部左右的名著閱讀,兩萬字左右的讀書筆記,不僅養成閱讀習慣,拓寬人生視野,提升讀寫能力;而且陶冶性情,強健精神,滋養心靈,為其終生髮展奠基。
吳凌,人大附中語文高級教師,北京市中學紫禁杯優秀班主任、北京市教學現場課比賽一等獎獲得考。從教16年,融教書、育人於一體,冶閱讀、寫作於一爐,形成明顯的教學優勢和獨特的教學風格,在教師和學生中頗得好評,在校內校外享有美譽。多次擔任畢業班工作,中考成績突出。致力於引導學生做真人,讀好書,愛生活,樂此不疲,孜孜以求。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中學階段多讀一點兒名著對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它會讓人發展得更全面,成長得更健康,在潛移默化中涵養“大家”的潛在品質。華羅庚、蘇步青、錢學森、楊叔子等眾多著名科學家的人生經歷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願中學階段的每個孩子都走在名著閱讀的路上。
人大附中校長 劉彭芝
那些充滿智慧和讓人靈魂飛揚的書,其中任何一本,只要被打開,我們便立即進入了一個與凡塵不一樣的世界——那裡光芒萬丈,流水潺潺,空氣充滿芬芳,果樹四季掛果……
從本書中你會發現,人大附中學生已經走進這個無限美好的世界。
著名作家、北大學教授 曹文軒
一年多來,我讀了十多部中國現當代文學名著,寫下幾萬字讀書筆記。感謝閱讀,讓我能有自己的見解和思想,並能自信地在紙上揮灑自如。
人大附中初二學生 胡雨石

名人推薦

中學階段多讀一點兒名著對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它會讓人發展得更全面,成長得更健康,在潛移默化中涵養“大家”的潛在品質。華羅庚、蘇步青、錢學森、楊叔子等眾多著名科學家的人生經歷無不證明了這一點。
願中學階段的每個孩子都走在名著閱讀的路上。
——人大附中校長劉()芝
那些充滿智慧和讓人靈魂飛揚的書,其中任何一本,只要被打開,我們便立即進入了一個與凡塵不一樣的世界——那裡光芒萬丈,流水潺潺,空氣充滿芬芳,果樹四季掛果……
從本書中你會發現,人大附中學生已經走進這個無限美好的世界。
——著名作家、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

圖書目錄

第一章橫嶺側峰各擅其妙——心靈的滋養
《紅岩》——紅梅花兒開
《四世同堂》——大師筆下的人物
《狼圖騰》——不屈的靈魂
《穆斯林的葬禮》——新月高升
《平凡的世界》——哭吧,少安!
第二章循序漸進絡繹成章——精神的洗禮
《決戰朝鮮》——驚天地泣鬼神
《長征》——光明先鋒
《野葫蘆引》——領袖腦殼論
《農曆》——信仰
《草房子》、《青銅葵花》——以苦難作為生命的風度
第三章開張胸膽強健精神——生命的豐盈
1.現代名著
《吶喊》——我們需要魯迅
《駱駝祥子》——誰成就了誰
《子夜》——催魂鈴
《家》——反抗
《邊城》——美麗的邂逅
《圍城》——方鴻漸,你為什麼不能說“不”?
2.古典·歷史
《水滸傳》——時遷盜甲
《西遊記》——戒
《大秦帝國》——煌煌商鞅,千古聖人
《蒙古帝國》——天之驕子
《張居正》——十年心血,毀於一旦
《明朝那些事兒》——最強大的武器
《曾國藩家書》——同為善始,何無善終?
《1901》——一段百味雜陳的歷史
《1911》——金陵王氣黯然收
《苦難輝煌》——薛岳的“變臉”
《南京大屠殺》——走進歷史
3.戰爭歲月
《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經典成就奇謀
《西路軍》——虎落平陽被犬欺
《解放戰爭》——統帥
《保衛延安》——最“有料”的戰鬥
《林海雪原》——信念、智慧、勇氣
第四章五官開放神思飛揚——情懷的廣博
1.當代作品
《安魂》——關於死亡
《創業史》——創業的艱難
《青春之歌》——少年強則國強
《正紅旗下》——靛頦文化
《南京安魂曲》——永久的傷痛
《掩不住的陽光》——小紙條帶給我的震撼
《茶館》——讀《茶館》 品人生
《人生》——機遇宿命
2.“文化大革命”、知青作品
《血與鐵》——一顆赤誠的心
《血色黃昏》——林胡的遭遇
《牛棚雜憶》——歷史的傷痛
《今夜有暴風雪》——那種精神不會過時
3.詩歌散文等
《文化苦旅》——最為寶貴的一課
《行者無疆》——前所未有的心靈衝擊
《我與地壇》——黑色的微笑
《林清玄散文》——林清玄散文的風格
《納蘭詞》——一代傳奇納蘭君
《畢淑敏散文》——做本真的自我
《喧囂中的足跡》——孤獨山水
《毛澤東詩詞》——氣勢磅礴的詩篇
《獵殺中國龍》——觸目驚心的“侵略”
《大國崛起·日本》——一個兼具“狼”和“羊”性格的民族——日本
《中國在梁莊》——農村,讓人悲痛
《傅雷家書》——愛已無聲
《蔣勛說唐詩》——山水中的生命狀態
《飛向人馬座》——雙刃劍
《目送》——對生命的目送
《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不謀而合
4.傳記作品
《蘇東坡傳》——樂者東坡
《金戈鐵馬辛棄疾》——《金戈鐵馬辛棄疾》讓我讀懂詞壇飛將
《崇禎傳》——亡國責任誰來負?
《明朝一哥王陽明》——定
《李鴻章傳》——血色殘陽
《徐向前元帥》——偉大的元帥
《錢學森傳》——科學巨星 一代偉人
《居里夫人自傳》——美的震撼
《愛因斯坦傳》——愛因斯坦與讀書
《貝多芬傳》——因苦難而偉大
《拿破崙傳》——一個名揚千古的將軍
《卓別林傳》——喜劇的神話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愛可以帶來奇蹟
第五章登高望遠風光無限——境界的升華
1.俄羅斯(前蘇聯)名著
《復活》——悲劇的根源
《童年三部曲》——讀書帶來光明
《靜靜的頓河》——理性與現實的交錯
《戰爭與和平》——統帥的藝術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逆境中淬鍊的鋼鐵
2.法國名著
《紅與黑》——神學院的怪象
《悲慘世界》——良心的堅守者
《茶花女》——與君歌一曲
《小王子》——追憶:那消失的童話
《巴黎聖母院》——三個人,三種愛
《莫泊桑短篇小說選》——小職員的虛榮心
3.英國名著
《簡·愛》——簡讓我懂得友情的堅守
《雙城記》——超越文學的戰士
《蠅王》——心中的野獸
《莎士比亞悲劇》——揮不去的夢魘
4.美國名著
《飄》——正義?
《老人與海》——給桑提亞戈的一封信
《瓦爾登湖》——靜
《熱愛生命》——堅持的美麗
《湯姆叔叔的小屋》——萬惡的蓄奴制
《歐·亨利短篇小說集》——永不凋謝的藤葉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騙子為什麼能得逞
5.其他
《堂·吉訶德》——理想的尋求
《百年孤獨》——不可寬恕的屠殺
《絞刑架下的報告》——致伏契克的一封信
《看不見的收藏》——一條潺涭流淌的溪流
《浮士德》——上帝與浮士德精神
《雪國》——美的體悟
《追風箏的人》——追逐永恆的希望
《阿信》——戰爭的苦難
第六章立體閱讀充實人生——品讀無字書
1.參觀名人故居
魯迅故居——也是一堂語文課
老舍故居——追憶北平
宋慶齡故居——崇敬
金陵女子學院舊址——“金陵女子學院”尋訪記
南鑼鼓巷——失去的老北京
前門大街——歷史的積澱
金上京遺址——馳騁沙場的英姿
2.參觀博物館等
抗日戰爭紀念館——對話盧溝橋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銘記國恥
現代文學館——現代文學館裡的雕像
閔龍陶瓷藝術館——陶瓷之韻
“古典與唯美”展覽——雕塑之美
《復興之路》展覽——探索 覺醒 抗爭
韓美林《天地人藝》講座——冰清玉潔
3.戲劇、專題視頻
《茶館》——向人藝致敬
《四世同堂》——失望
《王府井》——“人”的這塊匾
《鎖麟囊》——體驗國粹文化
《老舍》——只求為民,只求為國
《路遙》——黃土地上的哲學
《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
《駱駝祥子》——書與話劇
4.中外影視
《萬水千山》——偉大的壯舉 光輝的歷程
《吳清源》——“慢”的藝術
《鋼的琴》——苦澀的完美
《鳳凰琴》——雪笛輕吹,琴弦悠揚
《鴻門宴》——信任
《辛亥革命》——一群真正讓我敬佩的人
《亮劍》——亮劍精神
《海豚灣》——海豚的悲歌
《黑客帝國》——真正意義上的反思
5.觀察萬象
6.擁抱生活
第七章定向比較引領激勵——集體的智慧
學校支持,年級助推
巧設題目,引領激勵
互相點評,學習借鑑
第八章潛移默化奠基人生——讀書的功德
開闊視野,培養興趣
增長知識,提升能力
鍛造精神,成長生命
明辨善惡,識別美醜
遠離浮華,修養品性
幸福的味道(跋)

後記

幸福的味道
吳凌
新的學年如期而至。我和我的學生已進入忙碌的初三畢業年級。在一個周一的早上,在班車上有些睏倦的我正準備下車,忽然看到窗外一個小個子的男生邊走邊讀著一本書。那黑色的封面,封面上那雙閃著綠光的犀利狼眼,讓我意識到這個小男孩在讀《狼圖騰》。他一定是初一的新生,看他稚嫩的小臉,看他不急不慢地走著,仿佛他的世界只有書中的茫茫草原。我想一定是語文老師向他們推薦了《狼圖騰》這本好書,就像兩年前我們為學生推薦的一樣。也許他正深切地擔心小狼的命運才邊走邊讀吧?這個孩子和他的同學一定也會愛上閱讀,就像他的學長一樣。
不知為什麼,想到這些,我的睏倦立時消失得無影無蹤,微笑著向辦公室走去。在這個校園裡,在我身邊,永遠都不會缺少幸福的味道!
還記得兩年前的一個中午,我疾行在樓道中,現在忘了是為了什麼著急的事,但看到的一幅畫面卻著實震撼了我。我班上兩個調皮的小男孩並肩站在樓道的窗前,一本厚厚的《穆斯林的葬禮》平攤在窗台上。他們倆人的頭幾乎挨在一起,目光也聚焦在同一書頁上。我被這既有趣又溫馨的畫面打動,停下了疾行的腳步。就在這時,他們倆似乎讀完了一頁,一個用手輕輕掀起書頁,另一個輕輕接過書頁自然合上,兩個人的目光又一同投射在書頁上,整個過程是那么默契。就在那一剎那,我眼眶濕了,心中有一種感動升騰。我輕輕地離開了,但這幅畫面卻在心中永遠定格,我相信這個瞬間是校園中最美麗的一道風景。
還記得一年前新的學期開始時,我一如往常地在辦公室忙碌著。一個一貫認真聽話的女孩來到我身邊。
“吳老師,打擾您一下。”
我以為她有什麼問題要詢問,便放下手中的作業,準備為她解惑。
“吳老師,您看過這本書嗎?”她遞給我一本新書——《偷書賊》。
“沒有看過。”我一邊說一邊隨手翻看。
“那我推薦您讀一讀這本書,我假期里讀完了您推薦我們看的書,我又自己找了些書看。我覺得這本《偷書賊》很值得一讀,特別想推薦給您。” 我不禁笑了,對桌的語文老師也笑了。我說:“謝謝你,我一定認真看你推薦的這本書,看完後我們倆再交流。”
女孩滿意地離開了辦公室。走到門口時,又回過頭說:“吳老師,您不用著急還書,您忙,慢慢看。” ,、
我捧著那本《偷書賊》,心裡充滿了幸福感和成就感。閱讀讓學生成長,他們不僅愛閱讀、愛思考,他們還願意分享自己的閱讀。我相信,他們會為我、為身邊的人推薦更多的好書,讓更多的人品嘗到幸福的味道。
坐在辦公桌前,忙碌又熟悉的工作又翻開新的一頁。多么喜歡每周一在我的辦公桌上與整整齊齊碼放好的讀書筆記本準時會面,多么期待打開每一個本子分享孩子們閱讀後的思索、質疑、感悟。這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交流:我和學生、書籍和我們、文字與思想、方寸之間與浩瀚世界……各不相同的思想火花在安靜的閱讀中激情碰撞。有時我會情不自禁地高聲誦讀學生寫下的精彩語段,我享受學生在課堂上交流優秀讀書筆記時的那種和諧美好。我喜歡和孩子們一起坐在圖書館,在一抹陽光下捧著一本書專注地閱讀。當我抬起頭看到那一張張認真入神的臉,一雙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感受到一顆顆沉浸在書香世界的心時,心中就會充滿寧靜和幸福。
我知道,這幸福的味道會帶給我和我的學生成長的力量。我相信,這幸福的味道會一直陪伴我們。

序言

與徑典同行的幸福
朱永新
2012年10月中旬的一天,應人大附中之邀,前往該校承辦的“教育部國培計畫”——中國小骨幹教師研修班,作一個題為“閱讀為什麼很重要”的講座。說來也巧,講座開始前,於樹泉老師送了我一本書稿,內容恰恰反映的是人大附中學生在怎樣開展閱讀,這就是現在擺在您面前的這本《走進名著——人大附中學生這樣讀書》。
於老師告訴我,這本書是初一初二學生的讀書筆記精選。兩年多來,六七百個日子,他和備課組的老師們“咬定青山不放鬆”,帶領孩子們持之以恆地閱讀中外文學名著,通讀了很多大部頭文學經典。據粗略統計,學生人均課外閱讀文學名著在20部以上,人均寫讀書筆記在兩萬字以上。這本書很厚,卻只是筆記汪洋中的一滴水。於老師和吳凌老師在學生讀書筆記中精選出這很少一部分,編成了這本80多萬字的書。
經典是建築心靈殿堂的基石,但在這個許多中學為考試和分數忙碌的時代,這原本應該最為穩固的基石早已搖搖欲墜。有這樣的學校、這樣的老師和這樣的學生,長期堅持閱讀,追隨經典而行,真的不容易。
不僅中學,大學也不例外。一直關注學生讀書的著名學者溫儒敏先生曾在北大、清華等多所重點高校做過有關大學生讀書的抽樣調查,結果令人悲哀:大學生“不讀書”已經是普遍現象。作為培養精英人才的重點大學,文學經典被人冷落,每年人均通讀只有3部,而翻閱最多的兩本書,一本是流行雜誌《讀者》,一本是傳授如何搞陰謀詭計的《厚黑學》。由於不讀書,學生的理論基礎普遍欠缺,學術研究蜻蜓點水。寫論文時,往往借網路時代之便利,搜尋網路上對錯難辨的知識碎片拼湊成篇。閱讀,這本該是學校最日常的景象,竟成為許多學校的罕見風景。
如此沉重的現實,實在令人扼腕。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人大附中的國中生們在短短兩年時間裡,居然人均通讀了20本以上的文學名著,寫下了數量可觀的讀書筆記,足以讓當下的高中生和大學生望塵莫及,這不能不讓人感慨。
我一直認為,對於孩子們的成長而言,沒有比培養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和閱讀習慣更重要的事了。打開這本書就能發現,從初一到初二,隨著閱讀量的增加和讀書的深入,學生的讀書筆記從語言表達、布局謀篇到思維能力、認識水平發生了質的變化。
但這些遠不是閱讀經典帶給孩子們的全部,甚至也不是孩子們從經典閱讀中獲得的最為寶貴的收益。因為經典閱讀的作用,不僅在於激發讀書興趣,培養閱讀習慣,拓寬人生視野,豐富人文積澱,為孩子們未來的高中學習、大學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更在於陶冶性情,砥礪意志,滋養心靈,成長生命,給孩子們塗好絕美的精神底色,為其人生大廈夯實最穩固的根基。
我並不十分在意這些讀書筆記寫得多么文采飛揚、精彩紛呈。我看重的是,那些偉大的經典名著,與學生們一起生活了多少時間,與這些稚嫩的心靈產生了多少共鳴。無論這些學生將來置身任何領域、從事何種工作,這種由名著閱讀養成的靜定專注的閱讀習慣,都將使他們獲益無窮。一個真正與經典同行的人,一定能夠走得更遠。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名教師若能帶領學生開展有效的經典閱讀活動,無論對學生對父母對學校,還是對社會對國家對民族,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於老師和吳老師就做了這樣一件有價值的事情,僅從這件事情中,就能看出教師一職的意義所在。
我認為,《走進名著——人大附中學生這樣讀書》不僅是一本簡單的讀書筆記彙編,這本書能夠帶給我們許多思考。至少,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以下幾點啟示:
首先,要把握住最佳時機,解決“閱讀時間”問題。
國小階段,是閱讀的黃金季節,是培養閱讀興趣和提高閱讀能力的關鍵時期。但由於受年齡、心智水平、接受能力的限制,有一些偉大的經典名著還不能夠在國小期間閱讀。到了高中,課業負擔很重,學生又往往無暇他顧。
於老師等認為,培養閱讀能力的黃金時間應該在國中,尤其是初一初二。一旦沒在國中階段進行有質有量的課外閱讀,錯過了這一讀書的黃金時間,指望到高中、大學或走上工作崗位後再提升讀寫能力,實際上已經意義不大。因為,一旦國中階段學生的讀書興趣沒激發出來,讀書習慣沒有養成,閱讀視野沒有打開,那么在今後的日子裡,他們就會對讀書心存障礙和牴觸,不會讀書將導致不去讀書、不想讀書,其閱讀理解能力也將因此被終生“定格”在一個很低的層面匕,再難補救。溫儒敏先生關於大學生讀書的調查結果即是明證。
人大附中的老師們正是抓住了這一閃而逝的兩年時光,充分加以利用,因而取得了如此不凡的成績。
其次,要推薦最佳作品,解決“讀什麼”的問題。
在解決了閱讀的價值和意義之後,“讀什麼”,就是閱讀最重要的問題了。作品過淺過易不利於調動閱讀興趣,而過難過偏——譬如厚古薄今、厚外薄中的傾向,同樣會形成閱讀障礙,影響閱讀的展開。
從這本書中我們發現,人大附中的名著閱讀活動,是從中國現當代經典作品起步的。打開這本書,我發現,一個個文學大家:魯迅、茅盾、老舍、巴金、沈從文、錢鐘書、宗璞、路遙、余秋雨、史鐵生、林清玄、龍應台……向孩子們翩翩走來;一部部堪稱經典的文學名著——《吶喊》《茶館》《子夜》《紅岩》《邊城》《四世同堂》《狼圖騰》《文化苦旅》《野葫蘆引》《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讓孩子們浸潤其間,如醉如痴,欣然忘我。
在閱讀《平凡的世界》時,一個同學寫道:“一打開《平凡的世界》,我的魂兒就被吸進去了!”
當合上這部書時,他又滿懷不捨地寫道:“結束了嗎?我又向後翻去,只有空白的紙張作為回答。真希望它能夠一部接一部,不停地繼續下去,而現在遇到了告別,我有點不捨了。捨不得放下,捨不得離開,捨不得手中的這個平凡的世界。”
《四世同堂》更是強烈地打動了孩子們,有的同學一鼓作氣通讀作品之後,又從頭細細地加以揣摩,有的同學甚至看了三遍、五遍……
在對現當代名著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之後,老師們在推薦作品時,從時間上適當向古典名著擴展,從空間上逐步向外國名著擴展,從體裁上則向散文、人物傳記、紀實作品擴展,逐漸拓展孩子們的閱讀視野。在第五章,我看到孩子們去司湯達、莫泊桑、小仲馬、高爾基、狄更斯、雨果、梭羅的著作中暢遊;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的崇高,莎士比亞“四大悲劇”的震撼,《堂‘吉訶德》中的荒唐騎士,《靜靜的頓河》中驍勇非常的哥薩克,《百年孤獨》里觸目驚心的布恩迪亞家族傳奇……都不僅帶給孩子們以巨大啟迪,同時帶給孩子們以極大樂趣。就這樣,孩子們對閱讀經典產生了強烈興趣,閱讀的局面也隨之打開。
再次。要有科學有效的方法。解決“怎么讀”的問題。
經典閱讀是語文學習之根,是心智成長的基礎,現在已有不少人對此有基本的共識,但在許多學校,往往是給學生一個長長的書目了事,對於學生讀沒讀、怎么讀,則很少去做具體的指導和持之以恆的引領,這樣的經典閱讀,結果聊勝於無,也形同虛設。
於老師他們則不然。他們每次推薦一部作品,往往要求師生共讀,年級同學共讀,甚至學生父母共讀。讀完一部,再推薦下一部。與此同時,要求學生寫下自己的真切感受,每周不少於一篇,篇幅長短不限,體裁形式不限,內容角度也不限。關鍵是要放手放膽,寫出真意和個性,展示思考和才情。每次的讀書筆記,老師有批閱,有講評,有指導。優秀的讀書筆記作為範文印發全體學生,既是示範,又是激勵,充分調動學生們讀書和寫作的熱情。兩年來,老師們一直堅持這種以閱讀帶動寫作、以寫作深化閱讀的做法,使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興趣、閱讀質量不斷提高,讀書筆記越寫越好,達到了讀寫結合、讀寫共進的目的。
其實,這種做法與新教育實驗倡導的“共讀共寫共同生活”理念完全一致。共同的閱讀,不是一項簡單的閱讀活動,而是一種以團隊智慧補個體思考之欠缺的有效閱讀,尤其在形成共同的語言和密碼、共同的價值和願景上效果顯著,對於班級文化和學校精神的構建,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後,要有敢於擔當的自信,這是一切問題的根本。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中,在相當程度上,教育已退化為教學,教學已退化為傳授知識,傳授知識已退化為追求考分。素質教育如此節節敗退,也推波助瀾地讓以考分高低判斷學生優劣、決定學生命運,成為較為普遍的社會現實。許多父母甚至學生自己都認為,名著閱讀哪怕千好萬好,但對提升考試成績沒有立竿見影之效,耗費這么多時間讀書,遠不如用來做習題。
在這種情況下,去引導學生走進經典、閱讀名著,是要承擔風險的,也很容易招致非議,是件受累不討好的苦差事。但是,人大附中的於老師和他的夥伴們知難不退,充滿自信。他們堅信閱讀的力量,堅信教育的規律,並且通過創造性的工作,讓學生們與那些偉大的靈魂對話。因為他們堅信,任何勸導規訓的金玉良言“都比不上他自己翻開書頁,親身體驗書本中奇妙而廣博的世界”。
歲月考驗著信任。閱讀有理由自信,於老師他們有理由自信:我們可以從這本書中欣喜地發現,短短兩年的名著閱讀,給學生們帶來了怎樣的巨大改變。
從國小時的只喜愛看漫畫笑話、讀科普自然到熱衷於閱讀文學、歷史、軍事、經濟;從只關注情節、愛看熱鬧到細品人物、感悟人生;從迷戀電腦遊戲、上網聊QQ到端坐檯燈下與一本好書相伴相知;從覺得“閱讀名著”於考試分數無益反而耽誤時間到把閱讀名著當做最重要的精神食糧;從皺著眉頭、咬著筆桿苦苦寫不出讀書筆記到酣暢淋漓、不吐不快地盡訴心聲……學生們的生活改蠻了。
曾經嘲笑革命烈士的照片為“傻樣”,而今心中對先輩充滿最崇高真摯的敬意;曾經質疑中國落後的裝備怎么可能在抗美援朝時打得過先進的美國軍隊,而今他們相信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源泉;曾經作為國小時被光環籠罩、眼中有不屑、心中有傲氣的驕子,而今懂得了生活中有無數值得敬畏的事物,於是日益沉靜謙遜……學生們的心靈改變了。
而改變的,又豈止是學生?於老師他們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他們自豪地寫道:“這種成長的過程是神奇的變化,悄悄地、靜靜地、默默地發生在每一個孩子身上,這種成長不僅僅是你能看到的長高大了、變健壯了、知識淵博了、能力增長了;更重要的是他們得到了一種能一直向前、不畏艱險的勇氣,擁有了一種明辨是非、拒絕誘惑的力量,獲得了一種陶冶性情、滋養心靈的妙方……孩子們正堅實地走在屬於他們的人生路上!”是的,學生們青春生命的拔節,也正是教師們教育生命的豐盈。
我曾經說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可以說,這本書的每一章、每一節、每一頁、每一篇,都是對這句話的生動詮釋。讀罷此書,相信你一定會與我有著同樣的感受:書籍是美好的化身,閱讀是美妙的旅程,身為人大附中的學生是幸運的,與經典同行的師生是幸福的。
朱永新
2013年1月19日晨寫於北京滴石齋
(作者為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書香校園”倡導者,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專職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