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曼和多羅泰

赫爾曼和多羅泰

《赫爾曼和多羅泰》是德國文學家歌德的一部敘事詩,又譯作《赫爾曼與竇綠苔》。這部敘事詩分炎九歌。每一歌不用第一歌、第二歌的名稱,卻用一個繆斯的名字作為代號。因為繆斯女神正好有九位,她們是宙斯和謨涅摩緒涅(記憶)所生的九個女兒。不過在次序排列方面,卻與傳統的順序不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赫爾曼和多羅泰
  • 作者:歌德
  • 體裁:敘事詩
  • 又譯作:《赫爾曼與竇綠苔》
  • 又譯名:《赫爾曼與陀羅特亞》
作者簡介,創作過程,藝術特點,時代特徵,中文譯本,

作者簡介

歌德全名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他是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作家、詩人,他一生跨兩個世紀,正當歐洲社會大動盪大變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趨崩潰,革命力量的不斷高漲,促使歌德不斷接受先進思潮的影響,從而加深自己對於社會的認識,創作出當代最優秀的文學作品。他是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浮士德》是“歐洲自文藝復興三百年以來的總結”,表現了資產階級改造自然的氣魄和自強不息的精神。他的其他著名作品還有《少年維特之煩惱》、《葛茲·馮·伯里欣根》、《親和力》、《詩與真》等。
赫爾曼和多羅泰

創作過程

在歌德的作品中,一直最為人普遍愛讀的,乃是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二十五歲時作)和敘事詩《赫爾曼和多羅泰》(四十八歲時作)。但前者自從出版以後,歌德自己卻很少看,1824年1月2日他跟愛克曼談話時說:“我經常說,自從此書出版之後,我只重讀過一遍,我當心以後不要再讀它,它簡直是一堆火箭彈!一看到它,我心裡就感到不自在,深怕重新感到當初產生這部作品時那種病態心情。”但對於這部敘事詩,歌德卻是始終珍愛的。1825年1月28日,他對愛克曼說:“《赫爾曼和多羅泰》在我的長詩之中是我至今還感到滿意的唯一的一部,每次讀它,都不能不引起親切的同情共鳴。”在《編年記事》1796年條下,歌德自己又記道:“《赫爾曼和多羅泰》寫時輕鬆愉快,也給他人以同樣的感覺。我全神貫注在這個題材和完稿上面,我朗誦這部作品時,總不能不深為感動。”這是因為,這部敘事詩雖然描寫的是狹隘的小市民生活,卻能給人一種健康的幸福感,使人對和平建設自己的家園,產生自信的勇氣和力量,感到美好的希望。
這部敘事詩的內容,是敘述一個飯店老闆的兒子,看中一個逃難在外的勤勞樸實的姑娘,向她未婚,把她接回家去做妻子。情節簡單,平鋪直敘,卻是娓娓動人,書中有關於安靜的田園生活的描寫和讚美,所以被稱為牧歌的敘事詩。
這部敘事詩的素材出自1732年出版的小冊子《善待薩爾茨堡移民的蓋拉市》和1734年出版的葛金著《由薩爾茨堡大主教領地被驅逐的路德教徒移民全史》。但直接給歌德提供題材的,大概是後一本。根據該書的記載,有如下一段軼話:
被驅逐出境的薩爾茨堡的新教徒們在走過德國南部的埃廷領地時,其中有一位姑娘,被一個富裕的市民的兒子看中,他問她肯不肯到他父親家裡去幫傭。姑娘答應了。兒子對父親提出要求,要跟這位姑娘結婚。父親就徵求那位姑娘的意見。姑娘說,別跟她開玩笑。於是兒子就對姑娘說,他是真心愿意跟她結婚的。姑娘想了一會,回答說:如果是真心話,她也滿意。事情就這樣定了。兒子的眼光不錯,那姑娘並不是貧窮的流浪者,她是好人家出身,她把隨身帶出的二百杜卡登拿出來作為陪嫁錢。
歌德約在1794年末讀到這本書,開始時想把它寫成戲劇,但沒有落筆,只把它作為腹稿,擱了多時。到了1796年7月上旬以前,又對這個題材發生興趣,想把它寫成敘事詩。他在同年7月7日致席勒信中說:“我正考慮寫‘現代的牧歌’。”這裡指的就是這部敘事詩。加以荷馬史詩的德譯者福斯於1795年發表的牧歌《路易賽》,也對歌德起了刺激作用,使他也想用同樣的方法來處理這個相同的半牧歌式的題材。
1796年8月18日,歌德前往耶拿。9月11日開始下筆,在席勒夫婦熱情的支持和鼓舞之下,到19日一氣呵成地寫成了原定六章中的開頭四章,即相當於後來定稿九歌中的前六歌。他先寫第二章,接著寫第四章(定稿第五歌與第六歌),然後寫第三章的後半部(定稿的第四歌),再寫其前半部(定稿的第三歌)。最後才寫完第一章。席勒看他每天以一百五十行的速度進行寫作,曾給寇爾納報告說:“我看著他下筆,輕而易舉地迅速進展,達到了使我不可思議的程度。”
歌德原來打算在九月中將全部六章寫完,但由於分量較大,最後兩章,終於沒有續寫。十月初,歌德回魏瑪。由於心情轉變,儘管在伊爾美瑙呆了些時候,也沒有能繼續寫下去。到1797年初,在萊比錫旅行,才把最後兩章的計畫定下。當時就訂約將草稿以一千塔勒的代價賣給柏林的弗里德里希·菲維克書店。2月20日,歌德又去耶拿,正好患感冒,不得不關在房間裡蟄居不出,於是就執筆續寫。席勒夫婦和正在耶拿的威廉·封·洪堡都曾給予鼓勵,並提了些意見,於是在3月2日前,寫好了第五章(定稿的第七歌),並於15日寫完了第六章(定稿第八歌及第九歌)。歌德在3月15日的日記里曾記下“作品完成”。在這中間,歌德曾在席勒和洪堡家中把完成的部分朗讀過。當時席勒也正在寫一部巨著《華倫斯坦》。
其後,歌德又對原稿進行了推敲、錘鍊,於四月初,跟洪堡進行了一星期的討論。改正韻律上的缺陷,並將六章改為九歌,每一歌加了雙重的標題。六月初,完成定稿。在6月7日的日記上記下:“敘事詩完稿。”次日將最後決定稿交給菲維克書店。於同年10月出版。
《赫爾曼與多羅泰》出版後,頗受讀者的歡迎,但也受到當時文學家的懷有偏見的批評,認為是模仿福斯的《路易賽》。這也是因為歌德在不久以前,曾和席勒共同發表過好多諷刺短詩《克塞尼恩》,對當時的文學家進行攻擊,樹立了很多敵人。連克洛卜施托克那樣的人也抑歌德而抬高《路易賽》。但威廉·施萊格爾卻站出來評論,說這部敘事詩是一部大部頭的完美的藝術品,而洪堡也給以好評,擊退惡意的攻擊。因此,不久,這部作品不僅在國內備受歡迎,而且很快就蜚聲國外。英國法國丹麥義大利都相繼出版了譯本。尤其是1822年出版的拉丁文譯本,歌德特別喜愛。1825年1月18日,他對愛克曼說:“我特別喜愛這部詩的拉丁文譯本,我覺得它顯得更高尚,仿佛回到了這種詩的原始形式。”(即原始牧歌和田園詩的形式)

藝術特點

按照一般傳統的順序為:
1,敘事詩女神;2,歷史女神;3,戀歌女神;4,抒情詩女神;5,悲劇女神;6,讚歌女神;7,舞蹈女神;8,喜劇女神;9,天文女神。
根據赫西奧德的排列順序為:
1,歷史女神;2,抒情詩女神;3,喜劇女神;4,悲劇女神;5,舞蹈女神;6,戀歌女神;7,讚歌女神;8,天文女神;9,敘事詩女神。
其他在造型藝術上,也可以看到另外不同的順序。希臘歷史之父希羅多德著《歷史》一書,冠以九位繆斯之名代篇號(或謂為後人所加),其順序與赫西奧德同。因為是歷史著作,故以歷史女神為首。歌德這部作品是敘事詩,理當以敘事詩女神為首。至於其他的繆斯,則隨意改變,以圖同每歌德的內容能取得配合,雖然不一定都很得當。
這部敘事詩採用了外來的格律,即揚抑抑六步格,也就是荷馬的敘事詩體。歌德是一個關於向外國文學學習和借鑑的作家,從他的詩集裡可以看到:他學習希臘詩人品達羅斯寫過自由體和頌歌體詩,學習羅馬詩人普洛佩提烏斯寫過《羅馬哀歌》,學習波斯詩人哈菲茲寫過《西東詩集》,而這部敘事詩,卻是為學習荷馬而寫的。當時德國詩人福斯已譯出了《奧德賽》(1781)和《伊利亞特》(1793),這兩部敘事詩的傑出的翻譯,對歌德和席勒都起了很大的影響。歌德想創作一種體現荷馬精神的古典的德國詩,因此寫了這部敘事詩。它充分體現了這種古典六步格詩體的優美,在形式和內容上,也取得了諧和一致,展示了一個新的古典美的世界。我們看到,歌德在這部敘事詩里,很多地方採用了荷馬筆調,襲用了荷馬用語。例如荷馬詩中常用大段的比喻,如《伊利亞特》第三歌開頭部分敘述特洛亞人呼噪前進,用五行詩句把他們比作跟侏儒族作戰的野鶴,歌德在這部敘事詩的第七歌開關部分也用了五行詩句把赫爾曼念念不忘多羅泰的面影比作一個行人看到壯麗的夕陽,不管走到哪裡,老像看到夕陽的影子在眼前晃蕩一樣。荷馬詩中還有一種常用的復敘法,例如《伊利亞特》第二歌60-75行,阿伽門農在會上講話時,把夢魔託夢給他所說的話(同一歌23-33)一字不易地複述一遍,歌德在本詩第六歌藥材店老闆敘述多羅泰的裝扮時,也把第五歌中赫爾曼口述的情形複述了一遍(不過並沒有一字不易)。又如荷馬史詩中有以第二人稱代替第三人稱(恍如作者自己站出來現身說法)的用法,如《伊利翁之歌》第十六歌787行:“那就像,帕特洛克羅斯,你的末日臨頭了。”歌德在這詩中也有三處用了這種筆法。荷馬史詩中在神名、人名之前,常加以各種形容詞,稱作les épithetès,有時可當作某個神、人的專用名號,如捷足的阿喀琉斯、足智多謀的俄底修斯(有如《水滸傳》中的智多星),也有的是通用的形容詞:如高貴的俄底修斯、如神的亞歷山大、狡詐的克洛諾斯、聰明的安忒諾耳、勇猛的狄俄墨得斯之類。歌德這部敘事詩,人物較少,但也常在人名前加上形容詞:如高尚的明智的神父、善良的母親、善良的兒子、高尚的姑娘等。荷馬敘事詩中有些常見的用語,如在感情衝動或情緒緊張時說話,常說他說出“有翅膀的語言”(επεαπτερóεντα),例如《伊利亞特》第一歌201行,福斯這樣譯道:Und er begann zu jener und sprach die geflügelten Worte,歌德在本詩第五歌中有一句也模仿這種用語而這樣寫道:Da versetzte sogleich der Sohn mit geflügelten Worten(於是那兒子立即急急忙忙地說道)……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時代特徵

本詩講到了法國大革命歷史時期,因此要說一說歌德對法國革命的態度:他把十八世紀三十年代的一段軼話從時間上拉長到1789年法國革命後的一段時期,把故事發生的地點從薩爾斯堡附近搬到中部萊茵河右岸的一個小城,這裡靠近歌德的故鄉,而在萊茵河對岸,法國革命軍為了追逐被擊潰的干涉軍,已進入德國國土。這樣,作者就不能單單企圖描寫一個世外桃源的小城生活,而必然反映出那個時代。歌德自己在1796年12月5日寫給J.H.邁那(魏瑪美術學校校長,歌德之友)的信中曾說:“我試圖把一個德國小城生活的純人性的東西,在敘事詩的坩堝里,從它的礦渣中分離出來,同時想把世界舞台上巨大的動盪和轉變,用這面小鏡子來予以反映。”歌德的這面小鏡子反映了那個革命時代消極的一面。眾所周知,在法國革命爆發以後,德國的上層知識分子,大都是同情革命的,對於法國革命的精神都是贊同而報以熱烈歡呼的,但隨著革命逐漸深入,尤其是在雅各賓黨專政時,他們卻嚇得倒退,甚至對革命抱著反對的態度,歌德也不例外。他曾寫了一些嘲諷革命的詩歌,如《威尼斯警句詩》中某些詩篇和戲劇《市民將軍》(1793)、《激動的人們》(1794)等。而在這部敘事詩的第六歌中,通過老村長之口,說出了對革命感到幻滅的心情。不過,這雖是歌德作品中中為人責難詬病之處,我們卻也不能過分深怪,因為,當革命浪潮洶湧衝來的時候,總不免泥沙俱下、魚龍混雜。德國作家蓋奧爾格·弗爾斯特爾,他是沒有被革命恐怖行動嚇倒的,做過美因茨的一個共和國的領導人之一,一直在巴黎忠心耿耿地從事革命工作,他在一封書信中曾寫道:“搗亂分子和陰謀分子偽裝成人民之友,藉以斂財致富,在法國作威作福,而最聰明的腦袋,同時也是我心目中最善良的心靈,卻一個個死在這幫傢伙手裡。”恩格斯在致馬克思信中也曾寫道:“恐怖多半都是無濟於事的殘暴行為,都是那些心懷恐懼的人為了安慰自己而乾出來的。我深信,1793年的恐怖統治幾乎完全要歸罪於過度恐懼的、以愛國者自居的資產者,歸罪於嚇破了膽的小市民和在恐怖時期乾自己勾當的那幫流氓。”(《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33卷第56頁)。由此可見,革命陣營里混進了壞人,拖了革命的後腿,這也是客觀事實。因此,歌德的這種心情,對於今天的我們,倒也並不是不能理解的。
儘管這部敘事詩歌頌了德國小市民安分守己、害怕革命的保守思想,有其庸俗的一面,但從藝術角度來看,還是一部寫得頗為成功的優秀作品,有可以值得借鑑的地方,不能一筆抹煞。梅林曾作過這樣的評價:“歌德在《赫爾曼和多羅泰》一詩中,關於在古典的形式里注入現代生活的內容,其技巧更比《伊菲革涅亞》和《塔索》大不相同!這部篇幅不大的敘事詩均勻嚴整,卓爾不群,猶如荷馬史詩質樸簡潔,比起那種追奇獵險的浪漫主義不知要高出多少!”

中文譯本

本書最早由周學普翻譯,譯名為《赫爾曼與陀羅特亞》,版本最早見於民國二十六年。其次有郭沫若譯本,譯名為《赫曼與竇綠苔》,版本最早見於民國三十七年。現在通行的譯本是錢春綺在1965年秋所譯,原根據萬耶古典叢書歌德全集譯出,後來又根據魏瑪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歌德十卷集的第五卷進行了一些修改。原文是揚抑抑格六步體詩,譯稿用了每行六頓的譯法,原詩不押韻,譯詩也不用韻,有些跨行詩,也是根據原詩安排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