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南北兩總星圖

《赤道南北兩總星圖》是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文物,制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七月,為木印彩繪紙本,藍綾宮裱,屏掛式,由8條幅縱向拼組而成。版框(不含原裱外沿)每幅高171.4厘米,寬56.5厘米;拼後全圖版框高171.5厘米,寬452厘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赤道南北兩總星圖
  • 制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七月
  • :171.4厘米
  • :56.5厘米
內容組成,流傳歷史,文物研究,歷史價值,

內容組成

《赤道南北兩總星圖》,看上去貌似密密麻麻小星點,放大看卻藏著大乾坤。該圖主要有兩個大圖:南赤道所見星圖,北赤道所見星圖。每個半球圖直徑約160厘米,外圈標有赤道和黃道12宮。圖上的星畫成大小不一,既有星座,也有星雲,甚至銀河系。各星座的名字既有沿用傳統的中國命名,也有從西方翻譯過來的名字。
在兩幅主圖之間及外沿,分別繪有《赤道圖》、《黃道圖》等各種小星圖14幅,黃道經緯儀等各種天文儀器4幅;同時在整幅圖的首尾,還印有徐光啟所撰《赤道南北兩總星圖敘》及湯若望署名的《赤道兩總星圖說》兩篇長文。整幅圖8個條屏的標註次序採用了中國傳統的“左—右”標註。

流傳歷史

專家考證,《赤道南北兩總星圖》是現存於世的時間最早、尺寸最大的東方皇家御用星圖原圖,由明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徐光啟主持測繪,德國傳教士湯若望等參與繪製。
值得一提的是,該圖印繪不久,參與設計繪製的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將其複製了兩個副本送往歐洲。而最為精湛的原本深受明崇禎皇帝的喜愛,一直被崇禎留在身邊。直到清朝該圖才被收藏於內務府。因為該圖一直深藏皇宮中不為外人所見,西方人一度誤認為他們所擁有的是世界唯一。
該圖圖說並沒有註明繪製的具體時間,就像全圖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大標題一樣。但根據考證:該圖的繪製最遲不會晚於1633年11月(徐光啟逝世),但完成面世是在明崇禎七年(1634年)七月。 作為獻給皇帝的作品,該圖無疑被做了藝術再加工。可以想像其整個製作過程:首先是刻好木版墨印,然後填色,包括將全部星座鍍成金色。據湯若望的書信記載:崇禎皇帝很喜歡這套星圖,一直留在身邊。到了清朝,該圖收藏於內務府,內務府輿圖房的目錄《蘿圖薈萃》中有記載。

文物研究

作為皇帝權威的象徵,天文曆法一直被用作維護帝國聲望和統治眾多地方諸侯的政治工具。從16世紀末開始,在天文學方面,由於以前的一些規則已經丟失或過時,出現了不少經驗性的錯誤,因此,一批具有先進西方科學背景,又具有專業天文學背景的西洋傳教士被批准參與中國的天文曆法測制。在重新整合中國傳統天文方法並注意吸收西方天文學成果的基礎上,《赤道南北兩總星圖》誕生了。
史料記載,1634年,《赤道南北兩總星圖》印繪不久,湯若望便私下複製了兩個副本送往歐洲,一份現存梵蒂岡圖書館,一份藏巴黎的法國國家圖書館。由於中國宮廷原本很長時間密藏在宮中,不為外人所知並研究,因此西方人一度認為他們所擁有的是世界的唯一,因此該圖又被尊稱為“湯若望星座圖”。
通過比較發現,中國宮藏圖與梵蒂岡藏圖尺寸、圖畫及圖說基本一致,但圖說中列銜部分有所不同:宮藏圖只列了湯若望的名字與職銜,而梵蒂岡藏圖上,除了湯若望,還列了羅雅谷及欽天監的陳先階等十人的名字。另外一個顯著的不同點是,梵蒂岡藏圖只是在原木版印刷墨圖的基礎上,稍為加了點顏色;而中國宮藏圖由於是供皇帝御用的,顯然又做了藝術再加工,尤其兩張大圖全部底面顏色都塗上了礦物藍色,星座鍍成金色,使整個圖金碧輝煌,藝術性與裝飾性更強。

歷史價值

作為一座里程碑式的歷史文獻,《赤道南北兩總星圖》見證了中西方科學文化交流史。無論在圖的形制上,繪製方法、裝裱方法上以及科學性、藝術性、文物性方面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再生的。作為一座里程碑式的歷史文獻,《赤道南北兩總星圖》使中國古星圖在世界天文學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在歐洲科學革命時期給天文學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是一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傑出星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