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嶺圩

赤嶺圩又稱赤嶺街或赤嶺圩。據傳,古時赤嶺、駟嶺的集市在崩圳,崩圳有地名仍稱崩圳街。該地附近駟馬山案山寨水池內有座唐天祐二年(905年)始建的常安院,香火旺盛時,該地也成集市。後常安院被火毀,崩圳街就此凋敝。鄉民集市轉聚在赤嶺大草埔,常安院隨之遷建大路庵,稱萬安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赤嶺圩
  • 別名:赤嶺街或赤嶺圩
  • 所屬國家:中國
大路圩 
民國19年(1930年),安溪民辦汽車員體員棗路股份有限公司籌備處修建赤嶺至榜頭、官橋至西坪公路後,赤嶺成為中心地段,公路兩側興建住宅和商店,該路成為集市。方圓十里的村民貨物商品在此交易,人來人往,相當熱鬧,不設圩期。因赤嶺稱大路,奔烏定歸加上集市均在公路兩側,故稱大路街。民國36年(1947年),僑胞林樹彥在赤嶺林氏祖祠創辦中敬乘乃正中學(即藍溪中學前身)。新中國成立後,1957年當地華僑捐贈興巴己恥建蘆汀大橋和蘆汀戲院。1993年,隨著公路拓寬,兩側翻建大樓商店,並在圩頭興建農貿循立組市場。如今,龍涓至官橋、西榆跨愉坪至官橋、虎邱洪恩岩至官橋,安溪至漳州、長泰、華安一帶,每12分鐘有公共汽車經過赤嶺街,赤嶺凶檔街十分繁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