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料

哲學意義上的“質料”。

在胡塞爾對於現象學意向性問題的研究中提到:“意向本質作為意向行為的質性與質料的統一。”

“質料”最早來源於亞里士多德。

康德指出:當我們被一個對象所刺激時,它在表象能力上所產生的結果就是感覺。那種經過感覺與對象相關的直觀就叫做經驗性的直觀。一個經驗性的直觀的未被規定的對象叫做現象。而在現象中,那與感覺相應的東西稱之為現象的“質料”。

一切現象的質料只是後天被給與的,但其形式卻必須是全都在內心中先天地為這些現象準備好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質料
  • 拼音:zhìliào
  • 釋義:質地與用料
  • 出處:致袁世凱及國務院電
釋義,

釋義

詞目:質料
拼音:zhìliào
基本解釋
[material] 質地與用料
質料考究
詳細解釋
1. 品質;質量。
蔡鍔 《致袁世凱及國務院電》:“查 滇 產紫銅,質料不亞 日本 ,惟因交通不便,購運較難。” 魯迅 《書信集·致許壽裳》:“此間生活費頗貴,然一人月用小洋百元足夠,食物雖較貴而質料殊佳。”
2. 指物品所用的材料。
葉聖陶倪煥之》十八:“給他穿的須是十分溫軟的質料,裁剪又要講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