賕

賕,讀作:qiú。賕字從貝,求聲。意為以財物枉法相謝也。賄賂之意。

尊私行以貳主威,行賕納以疑法。——《韓非子·八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賕
  • 注音:ㄑㄧㄡˊ
  • 部首:貝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編碼筆順,詳細釋義,古籍解釋,

編碼筆順

異體字
筆畫
總筆畫
11
統一碼UNICODE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筆順
U+8D47
MFIY
BOIJE
LOVS
73899
丨フノ丶一丨丶一ノ丶

詳細釋義

〈動〉
(1) 行賄 [offer a bribe]
賕,以財物枉法相謝也。從貝,求聲。——《說文
宋官御史,坐行賕免,居林下,大煽威虐。——蒲松齡《聊齋志異·紅玉》
尊私行以貳主威,行賕納以疑法。——《韓非子·八法》
(2) 又如:賕紋(納賄);賕賂(賄賂);賕吏(賄賂官吏);賕托(賄賂請託);賕納(賕賄;賄賂)
(3) 受賄 [accept bribe]
官暗而吏賕,故冤不得直也。——《齊東野語》
墨吏以賕亡,戰士以勇殞。——《雜說》
(4) 非理而求;強求 [demand]。如:賕官(貪官);賕謝(受賄)
[名]
賄賂,用來買通別人的財物 [bribe]
吏坐受賕枉法。——《漢書·刑法志》
誣守納己賕。——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劾戶部尚書侶鐘縱子受賕。——《明史卷一百八十八·列傳第七十六》
賕的書法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說文》以財枉法相謝也。《徐曰》非理而求之也。《史記·滑稽傳》又恐受賕枉法。
又《玉篇》賕,質也,請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