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廷聚

賈廷聚

賈廷聚,有豫劇“鬚生泰斗”的美稱,生於1937年,祖籍河南省南樂縣。他10歲隨父學戲,11歲時入河北魏縣紅星劇社,師從張如嶺、谷信、張富相等。1954年加入南樂縣悅眾劇社,後轉入濬縣豫劇團,在此得著名豫劇大師唐喜成賞識,1962年收其為徒,成為豫劇唐派第二代掌門大弟子。1983年他被調入河南省豫劇二團任副團長兼書記後任省豫劇一團團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賈廷聚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河南省南樂縣
  • 出生日期:1937年
  • 職業:豫劇演員
  • 主要成就:豫劇“鬚生泰斗”的美稱
  • 代表作品:《血濺烏紗》、《南陽關》、《岳飛》、《轅門斬子》
  • 師承:唐喜成
簡介,擅演劇目,藝術人生,出生在梨園世家,名聲日盛“蓋豫北”,28年的艱苦磨練,步入藝術鼎盛期,獲得“鬚生泰斗”美譽,個人軼事,取得成績,活動年表,人物評價,相關信息,守護豫劇唐派藝術,師徒情深,蓬蓬勃勃,深度傳承,

簡介

賈廷聚,男,藝名鬚生王,1937年8月11日生。他是中國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貼,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表演學會理事、原河南省豫劇一團團長。曾多年擔任濬縣豫劇團團長。

擅演劇目

包括:《血濺烏紗》、《南陽關》、《岳飛》、《轅門斬子》、《寇準背靴》、《劉公案》、《搜杜府》、《朱元璋斬婿》等劇目。

藝術人生

出生在梨園世家

1937年,賈廷聚出生在南樂縣一個梨園世家,他的祖父和父親愛戲如命,他自幼受家庭的薰陶,10多歲就能登台唱戲,15歲就在《劉公案》中扮演主角劉墉,唱功和表演俱佳,被人們稱作“小紅臉”。
賈廷聚賈廷聚
1953年,由於“倒嗆”變聲,賈廷聚插班到河北魏縣大嚴屯學校讀高小。他的學習成績十分優異,如果能夠一路讀下去,有望步入高等學府,前途無量。然而,他的父親卻做出超常之舉。父親極力反對賈廷聚讀書,聲稱如果兒子繼續讀書,他無力供養;相反,如果兒子繼續學戲,他將不遺餘力地支持。也許是父親早已看準了兒子在戲劇方面的發展潛力,日後可功成名就,才如此執拗,如此武斷,畢竟,知子莫如父啊。
賈廷聚順從父親意願繼續他的粉墨生涯,後來加入南樂縣悅眾劇社。一年後,悅眾劇社劃歸濬縣領導,定名為濬縣豫劇二團。賈廷聚一直是團里的主演,雖然年輕,卻很有威信,所以,22歲時就擔任了該團的團長兼黨支部書記。那年,縣裡保送他到河南省戲曲學校學習導演專業。回團後,他在自導自演的《岳飛》、《文天祥》、《李闖王》、《千里走單騎》等大戲中,扮演一號角色,在藝術上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

名聲日盛“蓋豫北”

1962年,是賈廷聚在藝術道路上發生重大轉折的一年。在豫北地區已頗有影響的他,被濬縣縣委推薦到河南省豫劇院二團學習。在此期間,河南省文化局的領導引薦他結識了唐喜成先生。唐先生對年輕有為的賈廷聚十分賞識,遂收其為弟子。
賈廷聚賈廷聚
賈廷聚在拜師後遵照老師的指點刻苦訓練唐派唱腔,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終於練出了鼻腔共鳴頭腔共鳴胸腔共鳴口腔共鳴四結合的發生技巧。他的唱腔吐字清晰準確,音韻婉轉明麗,以字行腔,字正腔圓,腔隨字轉,韻隨字出,輕鬆流暢而又圓潤醇厚,具有極強的爆發力和穿透力,顯示出陽剛之美。之後他又在老師的指導下苦練帽翅功。帽翅功是一種難度較大的特技,它既能從表面渲染劇中人物的內在情感,又能增強表演得趣味性,給觀眾以美感。練習帽翅功,需要頭部和頸項不住地搖晃扭動,找準了控制的方法。為了練好帽翅功,他下了很大功夫,吃了不少苦。
唐喜成先生非常器重他這個得意弟子,親自傳授的《血濺烏紗》、《三哭殿》、《轅門斬子》、《南陽關》等拿手劇目。賈廷聚的表演藝術和聲腔藝術一改往日舊貌,令觀眾耳目一新。安陽地區的觀眾和同行們在驚喜之餘,給他冠以“蓋豫北”的雅號。

28年的艱苦磨練

賈廷聚先後在濬縣豫劇一、二團一乾就是28年。這28個春秋對賈廷聚來說非同尋常。他由一個學戲的少年到一方名伶,這中間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飽嘗多少苦辣酸甜,“光拉板車就拉了十年。”賈先生回憶起過去,語氣十分平靜,“那時候外出演出,無論是到城市或者農村,不管遠近,我們都是拉著板車步行。板車是一車兩用,路上拉戲裝、道具,到演出地點後把好多輛板車停靠在一起就是舞台。我愛人生完孩子後,我們還要天天演出,就只能把孩子放在《龍江頌》中做道具用的竹簍里(我們稱之為“龍江頌簍”),走到哪兒拉到哪兒……”
賈廷聚賈廷聚
“文革”期間,八大樣板戲賈廷聚就演了七部,大多是主演。演樣板戲不適合用唐派唱腔,因而他的唐派聲腔藝術無法得到施展和發揮,只能在暗地裡悄悄練習鞏固。“文革”結束後他恢復唐派唱腔,在傳統戲的表演中,他的技藝不斷提高,逐步趨於成熟。

步入藝術鼎盛期

1983年賈廷聚調入河南省豫劇一團,一家幾口就住在一間低矮簡陋的平房裡。夏天下暴雨,小屋進滿了水,鍋碗瓢盆都飄了起來,他的愛人面對著悽苦的景象傷心地哭泣,孩子也嚇得哇哇大叫。而此刻,竟有蛤蟆在屋中呱呱鳴唱,仿佛在為他們的苦楚幸災樂禍。豁達樂觀的賈廷聚事後用十二個字來形容當時的情景——大雨潲,蛤蟆叫,老婆哭,孩子鬧。賈廷聚昔日的老搭檔劉瑜順到鄭州看望他,一見他那不成樣子的“家”,大感意外,搖頭嘆息道:“老賈呀,你在安陽放著好好的‘爺’不當,跑到鄭州來當‘孫子’,你是圖個啥哩,”賈廷聚淡然一笑,不作任何解釋。他捨棄原來優越的生活條件,跑到鄭州受苦遭罪,到底圖的啥呢,愛人也時常會忍不住埋怨他。只有他心裡清楚,他圖的是尋求藝術上更高的發展,為了藝術他甘願捨棄一切。
賈廷聚賈廷聚
到鄭州後,他與老師同台演出了《血濺烏紗》、《轅門斬子》、《朱元璋斬婿》等劇目。他主演的《岳飛》曾被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為紀錄片;《寇準背靴》等劇目先後被中國唱片社等單位錄製為唱片、磁帶。隨著演出範圍的不斷擴大,他的知名度也在越來越高。他在繼承唐派聲腔藝術的同時,還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了唐派聲腔藝術,可以說是既保留了唐派藝術的神韻,又有其個人風格,使唐派聲腔藝術更加成熟、豐滿、大氣。
賈廷聚是一個善於思索的演員,他不僅注重學習唐派藝術非同凡響的演唱技巧,而且在分析劇情、塑造人物、構建戲劇衝突和掌握角色的表演分寸上下功夫。他認識到,聲腔是塑造藝術形象的主要工具,演員演唱,不是單純地賣弄嗓音,為了唱而唱,而是要唱出自己的個性,唱出角色的性格,唱出聲腔的美感。因此,他在演出唐派的代表作《三哭殿》、《轅門斬子》時,就把自己聲腔的理解運用到戲曲實踐中,收到了氣壯山河、感人肺腑的良好效果。這類唱段,至今仍傳唱不息,已經成為豫劇唱段中的經典。
賈廷聚

獲得“鬚生泰斗”美譽

1990年,賈廷聚出任河南豫劇一團團長。到1998年退休,他在當團長的8年時間裡,自己主演了兩部戲,而將很多機會讓給了年輕人。他說:“我當團長辦了兩件實事,一是解決了大家的住房問題;二是培養了一批優秀演員。退休時我給團里留下了200萬資金和一部轎車。我個人雖然失去一些演出的機會,經濟條件也很一般,但我沒有遺憾。”
賈廷聚擔任團長期間,讓省豫劇一團由低谷走向一個新的高潮。團里在建房時,沒有排練場地,他帶領大家克服困難,48天排好兩部戲,一個月最多組織演出27次。河南省文化廳號召全省戲曲界學習一團的經驗和精神。
退休後,他的主要精力都用於培養唐派藝術接班人,他的三大弟子郭志成宋子根張民都是未來唐派領軍人物。他先後收入室弟子百餘人,其中包括郭志成宋子根張民袁金彪等豫劇名家,現在大多為一些劇團主演和劇團負責人,分布在河南、山西、陝西、河北、山東等地。他經常跑到弟子所在的劇團輔導排戲,或者到一些藝術學校講課併兼任名譽校長。
賈廷聚對弟子和學生的要求是“堅持死學,不能學死。”“堅持死學”,即跟老師或前輩學藝,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苟,一招一式,一腔一調都絲毫不能馬虎,做到準確無誤,理解真諦;“不能學死”,就是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條件和不同劇情、不同人物的要求,靈活巧妙地處理表演和唱腔。從大處說,就是跟老師學藝要先學得像老師,學得到位,然後,再在繼承老師藝術風格的基礎上樹立自己的藝術個性。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主持人白燕升說,賈老師的八字格言,對所有從事藝術工作的人來說,都可當作座右銘。賈廷聚正是做到了“堅持死學,不能學死”,才創造出自己卓越的藝術成就,獲得“豫劇鬚生泰斗”的美譽。

個人軼事

“德藝雙馨的藝術家”這個稱號,賈廷聚是當之無愧的。舞台上,他飾演的多是王侯將相,尊崇忠孝仁義。而生活中的賈廷聚亦是寬厚之人,他講究“對父母、師父要盡孝心;對朋友、同仁要講良心;自我順心。”
然而,自古忠孝難兩全,在忠和孝之間,有時候需要人做出痛苦的選擇。當忠和孝無法兩全時,人又怎能順心呢?這種殘酷而無奈的選擇賈廷聚經歷過兩次,兩次的痛苦是刻骨銘心的——
賈廷聚賈廷聚
1983年的某日,他到平頂山演出。演出之前突然接到家人的電報,告訴他父親去世了。這個噩耗,給他當頭一擊,這是種無法承受的傷痛啊!但他必須把悲傷吞咽下去。父親是個把戲看得比生命都重要,比天都大的老藝人,在他的道德思維中,演員唱戲就是盡忠,先盡忠,後盡孝。所以,賈廷聚只好咽淚裝歡,像往常一樣認認真真地登台演戲。演出結束後他即刻往家趕,坐在公共汽車上,他的眼淚止不住簌簌流淌。
1993年的某日,賈廷聚在登封演出《大明驚雷》,恰巧又是在演出前接到了母親去世的電報……
這些年來,賈廷聚一直在關愛師父的家人。師母住在老年公寓,他和夫人輪流,隔三差五的過去看望,遇到老人家身體欠佳時就留在身邊,精心照顧。他在盡力彌補著沒能為雙親盡孝的愧疚和遺憾。
熟識賈廷聚的人都這樣評價他——善良、寬容、謙和、大度,善待他周圍的每一個人。

取得成績

主要演出和獲獎劇目有:1958年主演豫劇《五月夜》,獲河南省新鄉地區戲曲匯演表演一等獎。1964年主演《三哭殿》,獲河南省安陽地區青年演員匯演表演一等獎。1980年在《滿江紅》中飾演岳飛,被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錄製。1993年,參加河南省赴台友好演出團,在台北市演出《三哭殿》等劇,歷時一個月。1994年,主演《曹操與關公》,獲河南省第五屆戲劇大賽表演二等獎。1996年,主演《大明驚雷》獲河南省第六屆戲劇大賽表演一等獎。1996年,參加河南省迎接香港回歸演出團,赴香港演出《轅門斬子》等劇。1999年,參加河南省迎接澳門回歸演出團,赴澳門演出《轅門斬子》。2001年,在北京參加“梨園春北京戲曲周”,主演《三哭殿》、《南陽關》。2002年,在“中原文化寶島行”活動中,演出了豫劇《滿江紅》(片斷)。
賈廷聚賈廷聚
一位專家賦詩稱他的演唱為“幾點梅花歸笛孔,一灣流水入琴心”,形容他的唱腔純淨、透明,如同滿池春水,堪稱玉壁之音,美譽“豫劇鬚生泰斗”稱號。受到國內及港、澳、台觀眾的歡迎。
國內著名戲劇評論家荊樺馬紫晨等先後在國內報刊撰寫評論文章,對其表演藝術和唱腔進行賞析與評價。

活動年表

2006年5月3日,農曆丙戌年四月初六日:2006年五一河南十大名家《梨園春》戲曲晚會舉辦
2006年10月6日,農曆丙戌年八月十五日:河南戲曲界2006年中秋演出舉行
2006年11月6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十六日,晚:河南省豫劇一團藝校實驗團首演新版《花木蘭
2006年11月18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廿八日,晚:2006年河南省戲曲名家大型演唱會暨汪荃珍常艷霞為徒儀式舉行
2006年11月23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初三日,上午:張松曉拜賈廷聚為師
2007年8月25日,農曆丁亥年七月十三日,晚:“中原戲曲雲南行——慰問在滇工作的河南同鄉”系列演出第一場
2008年2月12日,農曆戊子年正月初六日:“英協之春2008優秀劇目大展演”第二天
2008年3月15日,農曆戊子年二月初八日,19時30分:紀念陳素真誕辰90周年祥符調陳派藝術名家票友演唱會舉行 為紀念陳素真誕辰90周年,由河南電台戲曲廣播、河南省豫劇二團聯合主辦,鄭州祥符劇社承辦的“祥符調陳派藝術名家票友演唱會”在河南兒童影劇院舉行。
本次演唱會以鄭州祥符劇社作為基本演出班底,雲集了祥符調及陳派藝術名家吳碧波、賈廷聚、王素君趙吟秋郭美金和眾多的戲曲票友,演唱劇目囊括《拾玉鐲》、《撿柴》、《柳綠雲》、《三上轎》、《梵王宮》等陳派經典劇目。

人物評價

曾以一曲《三哭殿》唱響大江南北的河南豫劇“鬚生泰斗”賈廷聚將率領眾弟子於2010年5月2日在《梨園春》集體亮相!唐派嫡傳第一人賈廷聚在忠實地繼承唐派藝術的基礎上,對唐派藝術的發展和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功不可沒。
近幾年來,賈廷聚從未離開舞台,他應邀參加了許多演出活動,足跡遍及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安徽、江蘇、湖北、新疆廣大地區,不辭辛勞,風塵僕僕,滿腔熱情地為觀眾服務。可謂寶刀不老,雄風猶在,仿佛煥發了二度青春。
尤為可貴的是,賈廷聚始終以唐派藝術薪火相傳、後繼有人為己任,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為了唐派的傳承他收下了省二團的郭志成為第一個掌門弟子。多年來經常又有一些中青年演員,向他求教,他都儘量給予熱誠的指導。有許多專業演員,或托人介紹,或登門自薦,要拜他為師,他根據不同的條件和自己的力量,先後又擇優收了百餘名徒弟,其中包括山東、河北、安徽的演員,他在百忙中認真執教,使唐派藝術得以後繼有人。如今,賈廷聚先生仍然身體健康,精力旺盛,老而彌堅,不墜青雲之志。

相關信息

守護豫劇唐派藝術

有一種唱腔,峭拔、激越、明亮,那如同龍吟虎嘯、行雲流水的音韻,穿雲裂石的旋律,使人聽來心曠神怡。廣袤的中原大地,如今到處迴蕩著這種獨特的豫劇男聲唱腔,形成“十生九唐,無生不唐”的局面。被譽為“鬚生泰斗紅臉王”的賈廷聚是唐派藝術嫡傳第一人,是豫劇唐派藝術最忠實的守護者。

師徒情深

1962年,賈廷聚拜師唐派藝術創始人唐喜成
那一年,唐喜成38歲。他以祥符調為基礎,融沙河調豫西調等為一體,形成自己獨特的“二本腔”發聲藝術,音域寬廣,聲音洪亮,控制自如,高低音銜接自然。
唐喜成出生於尉氏縣一個貧苦人家。最初以洪亮的“娃娃腔”開始演“旦角”。17歲時,嗓子卻啞了。他不得已另闢蹊徑,刻苦練就“二本腔”,即假聲。1956年參加全省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時,他榮獲演員一等獎,聲名大振。
那一年,賈廷聚25歲。他的嗓子忽然壞了,演藝生涯陷入困境。
出身於梨園世家的賈廷聚,10歲學戲,14歲就開始挑大樑,被譽為“小紅臉”。 22歲就當上了濬縣豫劇團團長。後調入省豫劇二團,遇到唐喜成
唐喜成感動於賈廷聚的刻苦執著,愛惜這個身形高大的年輕人。他指導賈廷聚發聲,注意聲音的寬度、厚度和力度。此後,賈廷聚系統地學習了唐派的代表劇目《三哭殿》、《轅門斬子》和《南陽關》。二人還多次同台扮演清官嚴天民,師徒合作,相映生輝,成為劇壇一段佳話。

蓬蓬勃勃

此後40多年,賈廷聚牢記師傅教誨,堅守唐派藝術的同時,從唱腔到表演,從豐富劇目到拓寬戲路,使唐派藝術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他不僅能演古裝戲,而且能演現代戲,在《紅燈記》、《李雙雙》等戲中成功地塑造了李玉和、孫喜旺等舞台藝術形象。他主演的《岳飛》曾被中央新聞電影製片廠拍攝成戲曲紀錄片,《寇準背靴》等劇目先後被中國唱片社等單位錄製為唱片。1996年,他率省豫劇一團演出的《大明驚雷》獲河南省第六屆戲劇大賽表演一等獎。
退休後的賈廷聚沒有一刻閒著。71歲的他每天堅持喊嗓練身段。他的臥室里,擺放著大刀和皂靴。如今,他已經收了46名親傳弟子,遍布河南、河北、山東、安徽等地,有的在市地劇團當團長,有的辦起了個人演出團體。這些學生很多已經有了再傳弟子。唐派藝術蓬蓬勃勃傳到第四代。

深度傳承

當選非遺傳承人後,賈廷聚覺得更有勁兒了,“國家對豫劇藝術這么重視,讓我信心十足。我每天都在家裡練‘踢靴功’,準備再演20年。”
2008年,他打算寫一本書,理論總結唐派聲腔藝術,詳細介紹唐派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他正在改編《寇準背靴》,吸納曲劇、河北梆子等聲腔藝術,更名《訪帥出征》。目前,劇本已經改好正排演。他還想把優秀的唐派弟子召集起來,在省會展演,向戲迷匯報唐派藝術的傳承情況。他說:“只要觀眾喜歡唐派藝術,我們就堅持唱下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